南怀瑾先生关于《史记》重要篇目以及司马迁写史之深意的讲述,透彻而珍贵,对于现代人认知中国历史乃至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对于南师讲述史记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共分为三部分: 章介绍司马迁写史的独特奇 之处;第二章对于史记重要篇目的解密阐述;第三章介绍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史。本书方便传统文化爱好者 加深入地领会《史记》背后的深刻见解, 深层地领略读史的重要意义,且能古为今用,提升智慧洞察力。
英国埃及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约翰·罗默根据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研究和实地考察经历,基于曾被弃之一旁的证据,以及近二十年来的全新考古发现成果,撰写了一套三卷本古埃及史作品,重新构建了我们对世界上已知最早文明之一的理解。 第二卷的主要内容始于修筑吉萨大金字塔的时期,涵盖了古王国的衰落、第一中间期的出现、中王国的兴起和君主制的重建,以及中王国的衰亡等阶段,其间的主角既有法老和廷臣,也有普通民众。相较第一卷中相对沉默无言的历史,本卷所涉及的非凡历史因圣书文字的出现而显得更为喧闹,它见证了古埃及王国中宫廷文学的诞生、统一国家的复兴以及法老时代最精美艺术品的问世。在叙述历史之外,本卷还梳理了埃及学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关于这失落已久的古埃及世界的传统观念在最早书写这段历史的年代遭到扭曲的
家庭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理解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对“家”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许烺光基于云南西镇的深入田野调查,勾画了一个社区中的中国传统家制与伦理。本书以家族兴衰之现象透视中国历史之规律,挖掘中国社会体系中文化与人格的复杂关系,阐发父子一体与大家族理想的相互构成。其中,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社会行动均以“祖荫”为核心。祖荫下的观念与生活形塑了诸多人格类型,奠定了社会基本结构,贯彻于整个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古史辨是改变近代中国史学气候的一个晴天霹雳。本书把古史辨运动当作近代学术思想发展中一个历史现象来描述,主要探讨了运动何以会爆发、以什么样的风貌出现、带来什么影响等近代思想史问题。本书认为,导致该运动产生的 关键性的因素是清季今文家的历史解释,而清末民初错综复杂的思想学术环境尤为重要,顾颉刚个人的\"冲天一击\"则是运动的触媒。此外,本书也考察了三个层面的问题: 个层面:思想家们原来的想法到底是什么,这些想法与他们生活于其间的思想传统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二个层面:思想家们真正做到了什么;第三个层面: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思想家们的实绩产生了什么影响,及后来的人怎样去理解其作为。在描述历史现象时,本书对\"心理事实\"与\"历史事实\"加以分殊,认为不管合理或不合理的思想都可能在历 造成巨大的影响,在
《意识与社会》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H.斯图尔特·休斯的代表作,奠定了作者在思想目前的地位。其副标题“1890-1930年间欧洲社会思想的新取向”,明确了本书的研究主题和时间范围。这本书研究19世纪末期欧洲不断变化的社会思潮,所涉思想家和问题都颇为广泛,包括克罗齐、涂尔干、弗洛依德、韦伯、尼采,以及其他伟大的欧洲思想家,可以说是对“天才集群”的研究。 本书的主旨,如作者在导论中所言:“我所要努力去发掘的(至少在一些经过挑选的思想家中去发掘),就是构成20世纪早期批判性之自觉的共同态度。”书中所探讨的问题与当今社会仍然紧密相关: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是否站得住脚,甚至,是否需要?合理性与柏格森或弗洛伊德的理念是否合拍?科学与宗教之间是否有,或者是否应该有关系?对后人而言,历史学是否有终极意义? 书中另附有哈佛
“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字记录的多彩多姿、源远流长,是中国民族精神之所寄,也是世界文明中特有的奇迹。”本书是对印刷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文字记录及其载体的系统性综合研究,上起殷商,今日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下迄唐初(公元700年左右),印刷术的发轫时期,揭示了中国文字记录的丰富、延续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目前所独具的特色。第一章,讨论中国古代文字记录的特色和重要性,及其演进的社会背景和学术因素。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叙述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字载体,包括甲骨、青铜、陶器、玉石、简牍、缣帛和纸卷,详细讨论其内容、书体、制度及其特质。第八章讨论各种书写工具的形式和演变。第九章,总结以上各章所述要点,以通俗语言做概括性的阐释。本书的重点在考察铭刻和书籍之起源及其形体的演变,如材料、形式、技术、方法等。各种书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甲骨文丛书 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 者 杨斌著译 出版时间 20211101 I S B N 9787520182812 定价 10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精装 版 次 1 字 数
本书在对北宋宫廷政治的研究中开辟了新天地。作者行文风格生动活泼,娴熟的引文翻译和丰富的轶事不仅清晰地阐释了主要论点,同时使它成为一本引人入胜的有趣读物。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这是第一本对司马光的事业和思想进行全面研究的英文著作。
“山西文化记忆”项目是2022年年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评选产生的,包括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山西老陈醋等在内的32个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项目,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西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本书选取“山西文化记忆”32个项目中的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丁村遗址、河东盐池、陶寺遗址、晋国博物馆、晋商票号、天龙山石窟等几个项目,通过展示、追寻各个项目中的文明碎片,探寻山西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印记,激发读者对山西的热爱之情。
本书将敦煌3-10世纪的佛教活动置于敦煌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对历史上敦煌佛教文献的社会性质、敦煌石窟佛教艺术的社会功能、敦煌僧团的社会作用、敦煌佛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从敦煌看佛教对社会发展的进步用途等方面的探讨,论证历史上的敦煌佛教是社会化的佛教,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实践,为佛教与社会的共存共进和未来提供历史的借鉴。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武则天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 者 孟宪实著 出版时间 20210801 I S B N 9787220121272 定价 10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457 (千字)
本书为历史学家杨念群在对当代历史研究进行反思与回顾的基础上,所作的有关“览史”“阅世”的一系列思考。作者从人们熟知的历史常识出发,延宕开去,深思论议藏匿于史书中 不为人所知的种种面向。在作者看来,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常识之中,这些历史常识本身应当是被怀疑的。因此,要对已构成我们生活常识的那部分历史观提出 商榷和修正,想办法克服刻板僵化的认识,激活一些鲜灵的思想。作者回到历史场景,重审历史书写,既为历史研究提供现代镜鉴,又以史学精神关怀当下社会。
山西文化记忆”项目是2022年年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评选产生的,包括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山西老陈醋等在内的32个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项目,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西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本书选取“山西文化记忆”32个项目中的晋祠、佛光寺、悬空寺、解州关帝庙、应县木塔、永乐宫、太原双塔·永祚寺、皇城相府等几项山西最为典型的古建,力图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山西地上文物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让读者充分了解和感知山西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山西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书在尽可能多的搜集和占有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分析,论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到宋初的贡举制度、选官制度、考课制度、职官制度、殿阁制度、起居制度、史馆制度、军事制度等内容,尤以论述此时期的科举、职官及军事制度为详。书稿结构条理清晰,内容翔实,论述精当,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为世人研究五代十国的历史文化及社会面貌提供了一个可贵的范本,对了解和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的典章制度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书内容讲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陷入了毁灭。许多城市, 交通路线和工厂被摧毁。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已经做出了左右世界命运的重要决定。然而, 被分成东西方的大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冷战时代欧洲的崛起是本书的核心主题。欧洲进入了非常繁荣的时期, 西欧经历了一次基本的社会民主化。在西欧出现了现代福利国家, 自由民间社会和稳定的民主国家。在残酷的独裁政权下, 东欧经历了被迫的工业化, 扫盲运动和社会保障化。哈特穆特·凯尔布勒将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以及同等重要的政治史和欧洲史都融合在此书中。
新中国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建设、发展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人民的创业史、探索史和奋斗史,是接续奋斗、创造新辉煌、书写新的伟大成就的历史。《当代中国史研究》在创刊三十周年之际,组织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理论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对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并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旨在助力新中国史“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建构自主的新中国史知识体系。
”山西文化记忆”项目是2022年年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评选产生的,包括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山西老陈醋等在内的32个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项目,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西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本书选取“山西文化记忆”32个项目中的壶口瀑布、寒食节·绵山、赵氏孤儿·藏山、雁门关、洪洞大槐树、山西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陈醋等几个能充分展示大美山西以及山西特色的项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示山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激发人们爱山西、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清风之华:王杰与乾嘉两朝政治》是文史学者卜键继《国之大臣》后,历时八年,查阅史料、多次实地考察创作而成的又一部力作。本书以清代中叶名臣王杰为引,展开一幅时代的画卷。本书史料充分,作者笔墨酣畅,让读者在其中看到清代中期的选人用人制度、司法制度、赋税制度、社会治理方式、官员生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作者通过对中央与地方、皇帝与官员、官员与官员、官民之间关系的描写,全面呈现了清代中期的政治图景。全书背景宏阔,但细节却生动有趣,一个个人物形象借助于细节跃然纸上,读起来饶有趣味,发人深思。
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商业繁荣,消费革命出现,这刺激了在政府之外的地下组织的建立,并且,随着法国殖民地的不断开拓,这个由马德林创建的地下世界也延伸到了全世界,控制了兴旺一时的黑市贸易。本书讲述了马德林建立、发展这个地下商业帝国,且最终被捕判处死刑的经历。不仅是一部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黑社会组织的传记,更展现了贸易体系刚开始全球化时期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