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产业与文明 复杂社会的兴衰 技术与文明作者张笑宇文明三部曲最终章 全新视角的现代社会兴衰史揭示复杂社会的兴衰 通俗历史读
    •   ( 179 条评论 )
    • 张笑宇 /2023-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如果“一条河流”能够影响上下游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那么,“一条产业链”为什么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呢?本书借鉴“地缘政治”的概念,提出了“产缘政治”这一崭新理论,结合上至古希腊罗马、下至当今的世界历史实例,以产缘政治的视角重新看待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大国崛起的历史。作为第一届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力作“文明三部曲”之终章,对4000年人类历史进行剔肤见骨地解剖,切中“技术·商贸·产业”三大历史的龙骨,揭示塑造我们这个世界最巨大、最隐秘的力量。新锐历史学者张笑宇,以近期新的认知模型重新解释历史与我们的世界:以“漏斗—喇叭模型”,重述技术进步的逻辑;以“三流循环”,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以“产缘政治”,阐释国家的博弈与兴亡。本书将带你重新思考:古罗马政体与奴隶产业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中古时代欧

    • ¥53.4 ¥108 折扣:4.9折
    • 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修订本 马俊亚著 分析清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政策对淮北地区的交互影响 淮
    •   ( 653 条评论 )
    • 马俊亚 /2023-02-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主要分析了自清以来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所产生的交互影响,着重考察淮北地区人类活动,特别是政府行为和官僚意志对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影响。作者分析了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影响及作用。作者所讨论的空间范围,包括苏北、皖北、鲁西南在内的淮河下游地区,分别从漕运、盐业、农业、民生等面描述了淮北社会在中央政府基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下,如何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后来的穷乡瘠壤。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上述这一时期淮北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衰变及平民的生活状态也做了细致地考察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清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在“顾全大局”的政治思维下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

    • ¥75.3 ¥149 折扣:5.1折
    • 良渚 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 新华书店正版 本书结合良渚文化的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全面讲述了良渚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 当当
    •   ( 12 条评论 )
    • 李新伟 /2024-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良渚文化(约距今5300~4300年)是中国*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率先完成早期国家构建,成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重要实证。本书综述近期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讲述了良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强调了其榜样作用。书中提出,前良渚时代各地区的灿烂发展和相互撞击,激发出新的政治理想,良渚文化取得的成就,是熔合此前发展成果的结晶;良渚文化虽然在距今4300年前后衰落,但并未以反面教材的形象黯然退场,而是对此后孕育夏王朝的各地区社会发展和激荡整合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中有对良渚文化精彩发现的全面介绍,对良渚图像资料的新鲜解读,也有对良渚早期国家构建方式的深入思考。本书可以加深一般读者对良渚文化的切实了解,也有助于考古、历史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开展进一步学术探讨。

    • ¥59.6 ¥118 折扣:5.1折
    • 清代文学史案
    •   ( 7 条评论 )
    • 严迪昌 著 /2024-12-01/ 上海古籍
    • 本书为严迪昌先生遗著,经其弟子整理, 公开出版。本书分为“遗民心谱”“朝野离立”“流派消长”“风雅总持”“人间世相”“八旗人文与闺秀才人”六编,收文三十余篇,涉及清代的诗、词、文、戏曲、小说等文体,对清代文学史实重予审辨,扫除诸多偏见、陈见,视角独到,考论精辟,尤见文心与史识。另有其弟子所撰导读、年谱等,便于读者了解其生平与学术。

    • ¥81.4 ¥158 折扣:5.2折
    • 文献清源与史学问径 中华书局
    •   ( 2 条评论 )
    • 苗润博 /2023-08-01/ 中华书局
    • 《文献清源与史学问径(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中华书局》作者精研宋元史籍与四库文献,从历史文献学入手,立足实证,力求新知。此次收录近作二十四篇,以扎实的个案研究和宏通的阐释解读,一以贯之地探究由文献入史学的路径与方法,摸索历史研究的新范式。 从作者的亲身实践到方法论层面的不断反思,《文献清源与史学问径(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中华书局》亦可看作一部青年学者的养成史,对于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的研习入门,定多启发与共鸣。

    • ¥58.3 ¥98 折扣:5.9折
    • 两宋烽烟录 第三卷 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 中华书局
    •   ( 2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5-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三卷,聚焦十二世纪宋金战争史,以女真崛起、金国建立为起点,展现宋金和战历史的复杂进程。力图突破传统史观,融合社会治乱、人事更迭、经济升降及地缘外交等因素,呈现出宋、金和战的风云变幻,以及众多历史人物的功过、命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二世纪宋金间的和战博弈。

    • ¥58.3 ¥98 折扣:5.9折
    • 两宋烽烟录 第一卷 十世纪后期宋辽和战实录 中华书局
    •   ( 3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5-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一卷,作者依据翔实的资料,对北宋王朝建立前后,与北方契丹辽王朝间的征战与共处,作了全面梳理。凭借深厚的文献功底,对关键事件,如陈桥兵变、高梁河之战、澶渊之盟等,予以清晰阐释,不仅穿插相关历史背景介绍,而且融入个性化分析,讲述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世纪后期宋辽之间的和战博弈。

    • ¥58.3 ¥98 折扣:5.9折
    • 两宋烽烟录 第四卷 十三世纪宋蒙(元)和战实录 中华书局
    •   ( 2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5-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四卷。自1234年宋蒙联军攻灭金朝,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败亡,宋、蒙(元)之间的战事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本书以宋蒙(元)之和战为主线,旁及蒙古崛起、西夏灭亡、蒙古西征、宋蒙联盟灭金、蒙古汗位争夺等支线,全景式展现了十三世纪两大政权的军事对抗与政治博弈,既是对传统宋元战争叙事的深化与拓展,也是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 ¥58.3 ¥98 折扣:5.9折
    • 纷纭万端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沈松侨著 /2024-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沈松侨先生的论文集,共9篇。这些文章品质精良、研究扎实,综合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观点与成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整体来看,本书各篇在史料的搜集、考据和利用上颇显功力,用新材料讲新故事。如《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一篇,以1936年出版的《中国的一日》为材料基础,考察近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关系与社会认同;或如《经济作物与近代河南农村经济》,利用档案、时人调查、近代报章等多样史料,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数据支持。另外,作者对中西史学理论掌握熟练、运用灵活,使其所论问题不局限于近代中国,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

    • ¥54.4 ¥98 折扣:5.6折
    • 适时与趋变:敦煌汉简书写研究 李逸峰 著
    •   ( 3 条评论 )
    • 李逸峰 /2025-03-01/ 中华书局
    • 汉字书写有何规律可循?字体演变如何在日常书写中完成?两千年前的汉代简牍墨迹,隐藏着哪些汉字书写与字体演变规律? 本书以敦煌汉简为研究对象,以汉字书写研究为核心,通过对字样笔形、部件、结构体势等的全面分析,探讨了影响书写的诸多因素以及书写对汉字字体演变的影响,考察了敦煌汉简书写特征及其所反映的书写规律与隶变、草化、楷化等字体演变规律。

    • ¥75.3 ¥128 折扣:5.9折
    • 纷纭万端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33 条评论 )
    • 沈松侨 /2024-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沈松侨先生的论文集,共9篇。这些文章品质精良、研究扎实,综合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观点与成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整体来看,本书各篇在史料的搜集、考据和利用上颇显功力,用新材料讲新故事。如《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一篇,以1936年出版的《中国的一日》为材料基础,考察近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关系与社会认同;或如《经济作物与近代河南农村经济》,利用档案、时人调查、近代报章等多样史料,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数据支持。另外,作者对中西史学理论掌握熟练、运用灵活,使其所论问题不局限于近代中国,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

    • ¥53.8 ¥98 折扣:5.5折
    • 两宋烽烟录 第二卷 十一世纪宋夏和战实录 中华书局
    •   ( 2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5-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二卷,以宋夏百年和战为中心,系统梳理西夏从边陲小邦发展为与宋、辽鼎立强国的历程。从军事、外交、经济等多个角度,对西夏“以小搏大”的立国策略,以及宋、辽、西夏间的势力消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一世纪宋与西夏之间的和战博弈。

    • ¥51.2 ¥88 折扣:5.8折
    • 清代贵州客民与地方社会变迁 中华书局
    •   ( 4 条评论 )
    • 袁轶峰 /2024-12-01/ 中华书局
    • 本书将客民群体置于区域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研究客民迁徙与分布、客民与地方开发、客民与地域社会变革、国家与地方的社会治理、客民土著化与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等内容,重点探讨客民土著化与地方国家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客民在土著化进程中实现了地域认同,而王朝权力在地方社会不断深入,完成了“大一统”的国家秩序,二者是并行不悖的,为理解“国家与社会”二元合一提供一条新的解释路径。

    • ¥58.3 ¥98 折扣:5.9折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步出版活动史料整理与研究/陈矩弘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2024-08-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全书研究时间范围自新文化运动兴起至新中国成立。按照历史进程的先后顺序,分为孕育、初创、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个阶段。作者以文献史料为依据,通过系统的资料整理,从出版物(书、报、刊)、出版活动(编、印、发)、出版管理等方面,对各个时期的出版业进行考察,着重记述其发展历程、研究其发展动因、揭示其发展规律。书稿中引用了大量原始文件和资料,并与其他相关史料进行对比分析,尽可能地做到言之有据和客观全面。全书脉络清晰地呈现了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及内在联系,拓展了现代出版史的研究范畴,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和史料整理价值。

    • ¥94 ¥188 折扣:5折
    • 逸周书(精)/卢校丛编/王荣鑫/四部要籍选刊/总主编:陈东辉/校注:(西晋)孔晁/浙江大学出版社
    •   ( 10 条评论 )
    • 孔晁 /2021-07-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清乾隆年间卢文弨抱经堂刻本《逸周书》为底本进行影印。《逸周书》,亦称《周书》、《汲冢周书》,是一部记录周代历史的书,内容庞杂,涉及史事、思想等。此书成书年代现在还没有定论,有春秋、战国、西汉、西晋等多种说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先秦资料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此书所记载的内容,我我们了解周代的历史和思想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 由于其中有些观点不完全符合儒家思想,所以此书未获得应有的重视,传本往往校勘不精。直到清乾隆年间,卢文弨汇集众本校订,并刊刻了抱经堂本,学界才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本子。此次影印,即以卢文弨抱经堂刻本为底本。

    • ¥69 ¥138 折扣:5折
    • 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修订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马敏 /2022-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所论,从古代“士”阶层的兴起、传统绅士阶层的形成和演变、绅商合流的萌发,一直延伸到近代绅商阶层的形成及其角色和作用;同时又通过绅商阶层的类型区分、社会属性、社会功能、政治参与的探讨,与西方的早期资产阶级作众多层面的比较,陈述对于“市民社会”、“公众领域”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官商关系的见解。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推进近代中国绅商研究,而且可以深化人们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及其结构、体制变化的整体认识。

    • ¥89.7 ¥168 折扣:5.3折
    • 碑铭里的乡村社会 明清以降清水江流域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中华书局
    •   ( 2 条评论 )
    • 李斌 /2025-03-01/ 中华书局
    • 本书以清水江流城碑刻为核心史料,从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分析碑刻里的移民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民族聚居形态的内在机理;对碑刻里展现的秩序世界进行考察,通过“ 款组织”、争江案、 江步制度、“栽岩议事”“府示立碑”以及乡村公共秩序等事项,分析了官民在清水江地区建立社会秩序的路径和展衍过程;此外,勾勒了碑刻里的“女有外行”,展现了少数民族妇女们较高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她们分享社会话语的权利。

    • ¥57.7 ¥98 折扣:5.9折
    • 山系人文 民间文献与历史地理探研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王振忠 /2024-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振忠著作集之一。“山系人文水满川”,是今人对“徽州”二字形态的形象解析。与此同时,“山系人文”亦包含着自然与人文的两层意蕴,与历史地理学关涉的两个重要分支密切相关。近数十年来,民间历史文献的大批发现,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具体说来,对徽州文书的广泛收集、整理和研究,亦有助于历史地理与徽学这两个学科领域的深入拓展。本书以来自田野的第一手民间文献为中心,从诸多侧面探讨生态、村落、城镇、商业以及相关史志。

    • ¥60.6 ¥108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