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从零开始读的中国史 系列的开篇,集中讲述了先秦时代的历史,展现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和定型的。 由于缺少文字记载,人们对先秦历史,尤其是夏以前的历史知之甚少。这一次,作者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考证和考古资料的研究,用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还原了5000多年前神州大地的面貌,讲述了从神话中的黄帝蚩尤大战到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崛起,再到周朝分封制建立与崩塌的几千年历史。 在书里,我们能看到承载后人政治理想的黄帝、暗黑版的尧舜禅让、恢弘的夏宫城与夏文明、震惊世人的殷墟与商王朝,还有以小博大的周人如何建立周王朝,周朝的百余个诸侯国又是如何尽归秦手。 从零开始读,探寻中国从何处而来,了解中国最初的面貌。
范荧、俞钢编写的《中国历史悬疑系列(先秦卷)》选入的98篇文章,内容从人类起源、三皇五帝到歧 舌国、商鞅之死,涵盖了先秦时期各个方面的历史谜 团。在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的基础上,作者结合*新研究成果,对这些谜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读者 理清思路,了解历史真相。有些谜团碍于现在掌握的 资料有限,虽然尚且无法得到直接的答案,但是作者 也将对该问题研究形成的各家观点一一列明并进行了 分析,一方面总结了之前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启 发了后续者的思路。本书文字精练,图文并茂,可读 性强。
西周,上承夏商,下启春秋战国,是孔子备加推崇的时代。然而,由于史料缺失,了解西周全貌变得非常困难。幸运的是,大量青铜器的出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也使重述西周历史有了更大的可行性。 本书参阅了《史记》《尚书》《诗经》等史料和出土青铜器记载,用严谨的态度进行梳理,用通俗晓畅的语言叙述,还原出一副完整、连续、丰满、生动的西周历史图景,再现了一部以文武周公领衔的英雄史诗。作者笔触所及,还对西周的政治、军事、制度、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期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在西周萌芽发展的状态,彰显出作品思考的深度价值。作品还辅以图片和表格等形式,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本书既是一部面向大众的通俗作品,也是一部对弘扬传统文化有价值的严肃读物。
德国思想家卡尔 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时期。 本书以春秋时期活跃的外交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再现众多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按国别描述了春秋五霸崛起的外交战略、技巧和历史经验教训。在春秋时期,大国谋求霸权,小国求得生存。这与当今国际形势大同小异。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强大一时的秦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4年时间,而秦国发展为秦朝却经历了近700年时间。全书分为 崛起,对峙,腾飞,扩张,统一,崩溃 六个部分,探寻历史的细微之处,为我们讲述诸侯国秦国与大一统秦朝之间的历史渊源,展现围绕大秦而发生的军事争霸、政治外交、经济改革等精彩历史。
本书是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系列 的第1册,以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前三卷(周纪一到周纪三)为基础译注本,主要分原文、白话、注释、解读四部分,对其进行深入解读。作者除了对《资治通鉴》原文进行了白话解说,添加注释,并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精彩的剖析点评。
《春秋史》纵横会通,将二百四十二年的春秋时期的周以及各主要封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关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脉络梳理的清清楚楚,将我国动荡变化最激烈时期之一的春秋时期的各个方面动态的展现给读者。
本书以晋国为主角,以秦国、楚国为配角展开叙述,介绍了晋文公历经磨难终成一代霸主的人生经历。通过晋国的兴盛分析山岳国家与平原国家的差异、物质条件与精神力量的相互关系、中央集权化、初期领土国家的诞生、帝王学的诞生、贵族制度的发展过程等内容。
全书以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前三卷(周纪一到周纪三)为基础译注本,主要分原文、白话、注释、解读四部分,对其进行深入解读。作者除了对《资治通鉴》原文进行了白话翻译,添加注释,且 正了原文中的一些错处,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了解读,对历史事件进行精彩的剖析点评。 本书观点独到,文字通俗易懂。
本书是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先生所著四部断代史的□□部,为其毕生学术功力真正之所在,备受史学界所推崇,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基本参考书之一。本书分前后两部分,上半部叙述政治历史的变革,包括王朝的兴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各个时代的政治设施及其成败得失,以及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邻国的关系等;下半部对该时代的社会文化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叙述,实际上是一部广义的社会文化史,涉及社会组织、社会等级、农工商业、衣食住行、人民生计、政治制度、学术宗教等方面。先生逊言: 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世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 本书充分体现了吕思勉的历史研究方法,从始至终,充斥着各种读史法门、史学观点,索隐钩沉,纵横开阖,史料充足,然后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又极喜翻案,
《文明的历程》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组织撰著的一套先秦史系列丛书,共五卷,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本册为《夏朝》,对夏朝史与夏朝文明所涉及的学术问题抒发多年的心得,立足最前沿,视野宏阔,精义纷呈。
《榖梁传》为《春秋》三传之一,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凡242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该学说为战国时鲁国人穀梁赤创立,最初也是口口相传,西汉时才形成文字,且成书时间当晚于《公羊传》。《穀梁传》强调维护宗法,立论合于常情,不为妖妄怪诞之说,长于解经而少有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