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史》是一部记述西周春秋时期晋国历史的方志。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唐叔虞被封为唐(晋)君开始,历三十三个国君,到前453年,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为止,共六百年的历史。全书共分十八章,详细介绍了晋国各个时期发生的大小事件及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状况。
《北魏王言制度研究/一苇丛书》是一部学术专著,系作者的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以北魏王言制度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北魏的政治制度。王言为皇帝的御用文书,王言制度是文书学研究、中古时期文书行政研究的重要內容。作为皇帝权力的象征,王言既是制度革创的载体,亦是政治决策的重要方式,经皇帝下达的命令文书,一须遵循王言之体的书式、用语,二须遵循王言的生成与出纳机制,二者构成王言制度的双重向面。王言制度是考察北魏及南北朝政治史的一扇窗。
东晋被学者称为门阀政治时代,是南北土族共同构建的偏安江南的政权。其延续了当时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独具特色。而源于中原颍川地区的庾氏是这个时代士族的代表。庾氏能够在东晋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与皇权司马氏联姻的结果。司马氏与庾氏联姻的原意是为了抵制强势的王氏。但是之后的形势并没有朝着司马氏预期的方向发展。庾氏以帝舅身份掌权,在控制皇权方面,并不次于历史上的其他外戚集团,但庾氏出身士族,兼有当时士族的诸多特点。如此,我们给庾氏的定义就是外戚士族。庾氏的崛起部分是时代因缘巧合的结果,但更多的是两晋时期士族维护士族利益政治和中央集权政治的诉求。庾氏从政的中心点是家族利益,政治身份是士族和外戚,这几个交合点就决定了其家族的政治行为具有维护士族利益和中央集权的双重作用。
该书是一部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格局演变的史学著作。书中选择了魏晋南北朝政治格局变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本位、正统与守国三个问题作为主要讨论对象,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位、正统与守国也是作者理解从九州幅裂到天下一统的魏晋南北朝政治格局变迁的三条主线。作者认为,如果对这几条线索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了解和认识看似纷乱的魏晋南北朝历史就比较容易了。
《现代史学家文丛: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补订本)》是周一良先生对《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共十二部史书的读书札记。现在呈现给读者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补订本)》,不仅是收入周先生对上版札记中46条札记条目的补注,有的条目下有两条补注,实际共有补注51条。补注的内容来自正史、笔记、类书、碑刻、域外史籍、佛藏、考古发现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有就是敦煌书仪研究中的新发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