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 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 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夏金元史。此为第33辑,收录35篇学术论文,分为宋代政治史研究、宋代军事史研究、宋代文化史研究、宋代文献与考证、辽金元史研究等栏目。
本书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六章。绪论部分重点介绍选题的缘起以及君主论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拓展空间,这也是此一研究的起点。章是“引言”,在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君主论的特征与发展作系统论述。第二至六章,分五个方面阐述两宋君主论,这五个问题分别是:,宋代类书对君主现象的表述;第二,宋人的正统观念与君主论;第三,以史为鉴和资于治道为旨趣的君主论;第四,宋人的“春秋学”及其民族观与君主论;第五,宋人君主论的两种思想倾向“内圣外王”与“王霸道杂”。笔者通过这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力求从不同角度阐述宋人君主论的关注重点与发展脉络,以及这些君主论与当时的君主制度和社会政治之关系。
一、主要内容:10-13世纪是两宋和辽朝、西夏、金朝等政权对峙的时代,也是中国各民族进一步融合的时期,宋朝和西夏前后有一个半世纪的直接接触,期间大部分时间处于敌对和交战状态,和平共处、友好往来的时间较短。正是如此,双方剑拔弩张的对峙、刀光剑影的厮杀以及充满人情味的民间友好往来,构成了复杂而悲壮的宋和西夏关系的历史篇章。全书39万字,引用各种文献资料200余种。分12章,主要论述了北宋对西夏政策的演变,北宋末期及南宋与西夏的关系,宋、夏的统兵体制、兵力配置、装备、给养,宋夏的历次重要战役,宋夏战争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宋夏贸易与双方战争的关系,宋夏与辽朝的三角关系,宋夏对西部吐蕃、党项等族的争夺,北宋和西夏的交聘情况,以及双方的国信使制度,“外交”文书等。而结论和尾论则就宋夏关系史的研究方法、史料的运用以及相关的
有关立宪运动的史料相当丰富,内容广泛。它包含历史档案馆与各地档案馆、图书馆所藏的各种未刊档案和私人档案、已刊的档案及官方文书、大量报刊、清朝官员的著述和有关人物的著述、往来文稿、师友书札、日记、笔记、电稿、年谱、回忆录、各立宪团体所发表的文件、会议记录、各种宪政宣传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