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版)》作为儒家礼制的核心,祖宗崇拜的原则与实践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宋代,这种原则与实践凝聚为所谓“祖宗之法”。围绕“祖宗之法”,在宋代曾有许多不尽相同的提法,例如“祖宗法”、“祖宗家法”、“祖宗之制”、“祖宗典制”等等。诸多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本朝前代帝王所施行法度中一以贯之的精神之追念与推崇。赵宋王朝的所谓“祖宗之法”,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论题。遵行“祖宗之法”,说得浅白一些,就是“一切按祖宗的既定方针办”。这一类寻求既定方针的思维方式,执行者对于既定方针的界定修饰,以及在“既定方针”的说法下各行其是的做法,自古至今的人们都并不陌生。“祖宗之法”在宋人看来,是治理国事的“法宝”,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
《宋金时期庆阳职官辑补及其他》是一本资料全面、内容翔实、眼界开阔、颇具特色的宋金时期庆阳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力作,全书近二十篇论文,所有的论题和《宋金时期庆阳职官辑补及其他》的书名一样,看似平淡,可是在刘先生的感悟与表述中,别具一番内涵深意,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表现了作者刻苦用功、呕心沥血的心路历程。
有人认为:宋的疆域不广,武力不强,敌国外患,连绵不断,是一个最丢面子最没有分量的朝代。本书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极为肤浅的看法。其实,宋是中国历重要的一个王朝。秦汉之后不可能再有泰汉,隋唐之后不可能再有隋唐。惟有宋王朝能够承先(全盘继承中华文化)启后(对后人起到启蒙作用)继往(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开来(开创世界近代史的新时代)。从宋之后,方有中国。“中国”一词,在过去只指一块地方(略同于“中原”)。从宋代起,才开始指一个国家(政治实体),同时兼为中华文化的载体。长期以来,我们错误地认为:没有西方的科学技术,全世界不可能走向近代化。事实上,使世界走向近代的主要科学发明产生在宋代,世界近代化源于宋代。如果本着“学其所长,弃其所短”的原则,我们就敢于提出“以宋为师,向宋学习”的口号,对
逃跑黄帝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为何重用奸臣秦桧,设计把在前线浴血拼杀的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召回朝廷,并通过各种手段,逐步解除主战将领的兵权,分别予以陷害?岳飞之罪,真的是莫须有吗?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 杀岳飞之后,南宋与金媾和,换得一段时间苟且偷安的日子,然而这段时间,由于秦桧有金撑腰,遂逐步控制整个南宋朝廷,皇帝赵构,最后竟形同虚设。赵构发挥自己擅长的隐忍之能,直到秦桧死去,才慢慢重新掌握朝政。在此期间,赵构和秦桧分别耍了什么阴谋诡计,进行了哪些政治博弈? 赵构的养儿赵昚一心想成为中兴之主,为国雪耻,但慑于赵构压力,只能隐忍不发。赵昚掌权后,曾顶住压力,重用主战派北伐。在此期间,涌现出岳飞之后的最传奇将军,多次打胜仗,雪耻有望,但为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南宋后期,与金国
赵昚退位成为太上皇后赵惇即位,妒后李凤娘喜欢搬弄是非,为皇太子妃时就已令宋高宗等对她反感,却为何能够把持朝政,赵昚和赵惇父子关系被其离间,甚至赵惇行动都被其约束?宋宁宗赵扩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是外戚。赵汝愚为相,韩侂胄与赵汝愚不和,图谋排斥赵汝愚。赵汝愚罢相,理学被打压,韩侂胄当政,这其中有多少阴谋诡计和政治博弈?南宋最终是如何走上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