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华文明历经数千载演变,在这个时期达到巅峰,文坛璀璨、发明无数、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走向完善,宋朝是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的朝代之一,却又同时终结了汉民族自古而来的尚武之风,从此转向重文轻武。北宋有9位皇帝,南宋也有9位皇帝。他们的命运和宋朝国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有政治上的屈辱,也有军事上的顽强,经济重心此时在从北到南的流动过程中逐步转移,宋朝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识之士总能在国家社稷将要倾倒之时力挽狂澜,使危机四伏的宋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延续了320年的漫长国祚。
这是一部历史类通俗读物,是 你不了解的 系列的一部。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令华夏重归一统。中华文明历经数载演变,在这319年里达到,文坛璀璨、发明无数、中央集权走向完善,是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的朝代之一,却又同时终结了汉民族自古而来的尚武之风,从此转向重文轻武 北宋有九位帝王,河南巩义的北宋皇陵却只有七座帝陵;宋太祖黄袍加身,身后八位帝王却非其后嗣;宋太宗大肆宣扬佛教;宋真宗写出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仁宗知人善用,是 守成贤主 ;宋英宗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帝王;宋神宗年轻有为;宋哲宗欲承父志,可惜英年早逝;宋徽宗才华堪称自古帝王之,靖康之耻却永远和他的名字烙在一起 这里有你不了解的北宋史!南宋,有着黑云摧城中的鼎力反抗,有着将军壮士的浴血奋战,有着落魄后的东山再起,有着江
1127年,金军攻陷宋都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和3000余近支宗室。徽宗之子赵构在杭州重建宋朝,他死后帝位回到了匡胤子孙手里。流落到南方的宗室继续得到政府的特权和照顾,但获得了应举、做官的自由,逐渐融入士大夫阶层,个中佼佼甚至官至宰相。1279年,宋朝灭亡,赵氏三兄弟后裔作为宗室的历史宣告结束,作为宗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家与国的联系 为紧密直接的,莫过于宗室。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宋朝宗室充满传奇与变幻的历史长卷,其中有娓娓的史实叙述,也有深刻的制度检讨。
陈得芝所著的《蒙元史研究导论》系以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甲编《序说》(汉文史料部分原由丁国范教授执笔)为基础修订增补而成。该书初版于1997年,2004年再版时《序说》部分没有进行修订。最近十多年,蒙元史的汉文史籍又出了若干新点校、增补本或新发现的资料,蒙、藏文及其他多种文字史籍也出有新的刊本和译本,中外学者的研究更有显著进展,新成果层出不穷。白先生总主编的这部大型通史多达12卷22册,两版都是整部销售,对只需要断代史的读者不便。第八卷的《序说》对中外多种文字史料和外(特别是国外)的蒙元史研究有比较详细的评介,据反映颇适合于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作为入门书使用,所以抽出来作了较大幅度增订,改称《蒙元史研究导论》,单独刊行。
《一本书读懂元朝》由屈文军所著,《一本书读懂元朝》分上、下两编。上编“元朝历史大势”,按时间先后顺序,全景式展示了大蒙古国及元朝波澜壮阔、席卷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下编“元朝历史专题 ”,从不同的方面透视了元朝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和文化新气象。书中设置以下栏目: 篇章概述:介绍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概况; 历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讲述重大事件,注重可读性与趣味性: 大事年表:以编年的方式,简要展示历史演进线索; 知识链接:以名词形式,阐述与历史故事相关的事件: 常识介绍: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实等; 图片传真:以历史图片。展示讲述内容的相关场景等。
《一本书读懂元朝》由屈文军所著,《一本书读懂元朝》分上、下两编。上编“元朝历史大势”,按时间先后顺序,全景式展示了大蒙古国及元朝波澜壮阔、席卷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下编“元朝历史专题 ”,从不同的方面透视了元朝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和文化新气象。书中设置以下栏目: 篇章概述:介绍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概况; 历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讲述重大事件,注重可读性与趣味性: 大事年表:以编年的方式,简要展示历史演进线索; 知识链接:以名词形式,阐述与历史故事相关的事件: 常识介绍: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实等; 图片传真:以历史图片。展示讲述内容的相关场景等。
公元十二世纪,蒙古势力逐渐强大,成为蒙古草原上五大部落之一。至铁木真继承汗位,通过长期的兼并争战,最终统一了蒙古各部。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蒙古各部推为大汗,建立蒙古汗国。蒙古建国后,继续对外扩张,先后灭亡西夏、金、宋,远征中亚、西亚,发展成为横跨欧亚的蒙元帝国。帝国崩溃后,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儿汗国与元朝各自独立。公元1368年,元朝为明所灭,中原蒙古贵族退回蒙古高原,继续活动,史称「北元」。 本书介绍的就是蒙古汗国、元朝和汗国的历史,也就是从1206年至1368年这162年当中15位大汗和皇帝,以及汗国真实的历史故事。这其中许多需要总结的历史经验,是极其难得和宝贵的警示。分4部36章介绍了从蒙古族源、蒙古汗国,直到元朝灭亡,包括汗国的历史及蒙元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共插图100多幅。
《宋史》(精):宋史专家陈振先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对宋朝这个中国历史积弱王朝的政治、军事等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举教育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作了详尽而的论述,充分反映了当代宋史研究的成果。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从公元10世纪至公元13世纪初,与当时的北宋王朝对峙,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南北朝。辽宋分立,各自都按照自己的政治制度与统治模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辽宋以后,元人两次议修宋,辽、金三史,即以“谁为正统”的问题迟迟确定不了而历时80余年不能成书。最后只得“各予正统,各系其年号”而修《宋》《辽》《金》三史。《辽史》虽然首尾欠缺、记事也不完备,但仍然是今人研究该段历史的基本史料。李锡厚先生从事辽史研究30余年,成绩卓著,是公认的辽史研究大家。本书即是他毕生研究的心血结晶。 书稿共7章29节、另有绪论、征引书目与索引。分别以不同的篇幅叙述了辽朝的建立、兴盛与衰亡及辽朝的典章制度、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生活。著者对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神宗时期的重大改革,它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利民还是害民?抑或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引发的争议至今不断。但无可否认的是,变法的许多举措极其前卫,甚至 了时代近千年!1067年,20岁的宋神宗赵顼接手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帝国:内因三冗问题而财政困顿,外有辽国、西夏等势力虎视眈眈。该如何处理危机?司马光、张方平等保守派主张循旧路,节流到底。唯王安石,从开源的角度提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理财大纲,深深吸引了天子。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围绕富国、利民、强兵,逐一推出变法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民生等诸多领域,尤以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 颠覆性,体现了近代才出现的 经营思想。书中对这些变法举措的 、推行、争议作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但变法损害权贵利益,挑战传统观念,引发满朝攻讦。
《西夏王朝》一书,是由人文历史学者唐荣尧,通过十多年沉身史籍研究、二十个省区田野调查,依托央视年度重磅纪录片《神秘的西夏》,精心创作的一部讲述西夏王朝存亡兴衰的巨著。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