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赵宋:如是我见
    •   ( 78 条评论 )
    • 赵冬梅 著,汉唐阳光 出品 /2025-03-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由六篇讲座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单元: (一)《华夏群星闪耀时》是最简版的北宋政治文化兴衰史。上篇介绍北宋前中期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展现 帝制时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绩 。下篇讲述 大变法 如何造成了 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 ,是 最好成绩 的消失史。 (二)《东坡过岭》讲述 过岭 之后的苏东坡在惠州的快乐生活。《苏轼,在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苏轼兄弟是如何看待司马光和王安石的。 (三)《帝制时期的王朝政治:我的想法和做法》试图从《白虎通义》等帝制国家官方树立、承认的理论文本出发,抽象出帝制时期王朝政治的理想形态,为不同王朝的政治史研究建立坐标。 (四)《传统中国,何为真实?》讨论了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古人所说的 真实表达 (或者说 实录 ),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 真实表达 ,真的是一回事吗?

    • ¥34 ¥68 折扣:5折
    • 辽夏金元史
    •   ( 819 条评论 )
    • 张帆等 /2023-08-01/ 中信出版社
    • 10世纪 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时期,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先后建立的辽、夏、金、元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成为广阔草原的霸主,更越过草原界限统治了北方,乃至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这一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 传统历史学家以宋朝为正统,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往往被视为配角,作为落后者和破坏者的形象出现,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历史叙事中也被忽视。实际上,从东北的原始旷野到西北的戈壁绿洲,在兼具游牧、渔猎、农耕经济和多民族、多文化共处的疆域内,这些王朝在各自不同的传统与现实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在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一次次碰撞之中,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发生,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本书由国内辽夏金元史领域的中坚学者联袂撰写,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不

    • ¥48.3 ¥88 折扣:5.5折
    • 熙丰残照:北宋中期的改革
    •   ( 51 条评论 )
    • 萧瀚 /2025-01-03/ 广西师大
    •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北宋熙丰变法的史学专著。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将熙丰变法置于两千多年的中国皇朝历史,乃至世界史中进行考察。书中系统且全面地梳理了熙丰变法的各项重要改革,并运用当代制度经济学等多种跨学科方法论对改革的成本、收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熙丰变法的成败得失,揭示其独特性与超前性。 此外,书中对围绕变法的激战过程进行了生动、翔实的描述,同时对北宋新旧党的重要人物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的政治品格做了细致的梳理与评价,可作为了解北宋中期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

    • ¥48.4 ¥98 折扣:4.9折
    • 正版包邮 隳三都 蒙古灭金围城史 周思成著 完整呈现引人深思的金国衰亡史,细节还原惊心动魄的城池攻防战
    •   ( 561 条评论 )
    • 周思成 /2021-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2世纪,发祥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跃居东亚霸主地位。这个政权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使北宋蒙受 靖康之耻 。然而自1211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开始,二十多年间,金国接连丧师失地,抵抗运动中心被迫从中都先后迁到汴京、蔡州,最终在蒙古和南宋军队的夹攻中覆亡。 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 围城战 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展现了中都、汴京等城市被蒙古军围困期间,金国军民的抵御策略,以及物资短缺、疫病来袭情境中的挣扎求存及心理状态。作者以通俗晓畅的笔法完整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金朝的治乱兴衰之缘由寓于叙事之中。 外部面临新兴势力的冲击,

    • ¥33 ¥68 折扣:4.9折
    • 【2021中国好书】隳三都 蒙古灭金围城史 周思成 引人深思的金国衰亡史 女真族的大金王朝 辽金宋汴京沦陷汴京之围城战
    •   ( 401 条评论 )
    • 周思成 /2021-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2世纪,发祥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跃居东亚霸主地位。这个政权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使北宋蒙受“靖康之耻”。然而自1211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开始,二十多年间,金国接连丧师失地,抵抗运动中心被迫从中都先后迁到汴京、蔡州,最终在蒙古和南宋军队的夹攻中覆亡。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围城战”为主线,还原了几场关键大型战役中双方军事布局和交战历程,揭秘了金国内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变、兵变及权力更迭,展现了中都、汴京等城市被蒙古军围困期间,金国军民的抵御策略,以及物资短缺、疫病来袭情境中的挣扎求存及心理状态。作者以通俗晓畅的笔法完整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金朝的治乱兴衰之缘由寓于叙事之中。外部面临新兴势力的冲击,境

    • ¥33.6 ¥68 折扣:4.9折
    • 赵宋:如是我见 赵冬梅新书 深度解读大宋兴衰 苏轼王安石变法 儒家政治与真实表达 传统中国历史书籍 中国通史
    •   ( 4 条评论 )
    • 赵冬梅 /2025-02-01/ 山西人民
    • 本书由六篇讲座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单元:(一)《华夏群星闪耀时》是 简版的北宋政治文化兴衰史。上篇介绍北宋前中期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展现“帝制时期儒家政治的 成绩”。下篇讲述“大变法”如何造成了“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是“ 成绩”的消失史。 (二)《东坡过岭》讲述“过岭”之后的苏东坡在惠州的快乐生活。《苏轼,在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苏轼兄弟是如何看待司马光和王安石的。 (三)《帝制时期的王朝政治:我的想法和做法》试图从《白虎通义》等帝制 官方树立、承认的理论文本出发,抽象出帝制时期王朝政治的理想形态,为不同王朝的政治史研究建立坐标。 (四)《传统中国,何为真实?》讨论了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古人所说的“真实表达”(或者说“实录”),跟我们 所理解的“真实表达”,真

    • ¥33.6 ¥68 折扣:4.9折
    • 大宋之变1063—1086
    •   ( 496 条评论 )
    • 赵冬梅 /2020-06-01/ 广西师大
    •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饱受争议,有人说它积贫积弱,有人说它文明辉煌。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认为,从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文人政治家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抗争与博弈,再现共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荣光与屈辱。以抽丝剥茧的分析推理,典雅流畅的语言,探究大宋之变的错综因果和历史真相,揭示帝国兴衰的深层根源。

    • ¥42.9 ¥88 折扣:4.9折
    • 唐宋历史评论(第十四辑) 包伟民,刘后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502
    •   ( 3 条评论 )
    • 包伟民,刘后滨 /2025-02-1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我国史学自古以会通为己任,太史公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郑夹漈取历代之籍,通为一书,无不高屋建瓴,以求鸿博。近世以后,西学东渐,学尚分科,史为断代,以求精深,或失褊狭,有昧于史事演进之大势。唐代结束魏晋以来相承之旧局面,宋代呈现历史文化之新面貌。唐宋之间有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唐宋并称,既有文化形态上的相继,又有历史风貌上的转型。时代特色及历史定位,要求史学研究突破单一的唐史与宋史研究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旧局面,构建 唐宋史观 的新思路,树立 唐宋史研究 的新框架,在更为宏观、通达的历史视野中观察、理解从中古到近古的唐宋之变。编辑部同人创办《唐宋历史评论》,正是这种学术新思路的践行与推动。 《唐宋历史评论》以关于唐宋历史的专题研究与评论为特色。主要刊发问题导向的关于唐宋历史专题研究

    • ¥39.5 ¥79 折扣:5折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 罗家祥 大学问出品 北宋党争 经典 宋朝政治史研究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晚期政治人物统治集团 士大夫政
    •   ( 62 条评论 )
    • 罗家祥 著 /2024-08-01/ 广西师大
    •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新旧党争,争的是什么?为何北宋的朋党屡禁不 ?激化的党争之下,朝野之上受害 的又是谁?本书是一部北宋党争研究的经典之作。书中以王安石变法为关键节点,立足于神宗熙宁以来的新旧党争,聚焦庆历至靖康近六十年间的党争历史,关注其政治侧重、人事变动以及对政局的即时因应,细致分析了北宋中晚期政治人物、统治集团的作为以及政局对王朝统治根基的影响,解释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和士大夫政治的异化,揭示了士大夫政治为何走向僵局的某种必然性。全书史料扎实,考证严谨,作者文笔颇具感染力,具有较强的叙事感和可读性,可作为理解北宋党争的重要读物。

    • ¥44 ¥89 折扣:4.9折
    • 元末士人危素研究
    •   ( 2 条评论 )
    • 肖超宇 /2020-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元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较之其它其他王朝都拥有更多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正因如此,以人物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元朝政治、文化发展的特色以及多族士人圈的形成与互动,成为元史学界历来关注的重点。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云林,是十四14世纪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元明鼎革之际重要的政治人物。本书主要收录了危素的家世与早年经历、危素在元明两代的政治活动、危素的社会交往、危素在文史与书学方面的成就几个部分。

    • ¥39.5 ¥79 折扣:5折
    • 甲骨文丛书·肇造区夏:宋代中国与东亚国际秩序的建立
    •   ( 4 条评论 )
    • 谭凯Nicolas Tacket /2020-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与开放多元的唐帝国相比,两宋的政治文化给后世留下了封闭内省的印象。但谭凯认为,拜唐末五代特殊的地缘政治遗产所赐,宋代的政治精英拥有空前的国际化视野。通过分析宋、辽、西夏的文献与考古证据,谭凯阐述了一种常态化的国家间外交如何在有宋一代形成,而宋辽分治华北的现状又如何催生了一种全新的边疆意识与族群观念 这些发生在国际关系领域的 唐宋变革 将在之后的一千年里左右人们对 中国 的认知。

    • ¥34 ¥68 折扣:5折
    • 伊利汗国的中国文明 陈春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九色鹿系列 202312
    •   ( 66 条评论 )
    • 陈春晓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3 14世纪,蒙古统治下的元朝和伊利汗国关系密切、交流频繁,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对伊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书聚焦蒙元时代中国西迁伊朗的移民群体,以及元朝和伊利汗国之间的使者,考察他们为中华文明西渐所做的贡献。同时,重点讨论了中国物质文化在伊朗的传播,揭示出中国文明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物质文明层面, 中国制造 为改善古代世界人民的生活贡献了巨大力量。

    • ¥49.4 ¥98.8 折扣:5折
    • 两宋王朝史(赵宋王朝320年间的兴亡起伏)(精)
    •   ( 38 条评论 )
    • 张邦炜 /2021-09-01/ 郑州大学
    • 这是一部晓畅生动的王朝兴亡史。作者以理性平和的格调、浓淡相宜的笔触、丰赡翔实的内容,铺展开两宋320年、18个皇帝波澜起伏之画卷。对太祖太宗创建北宋立定规模,真宗仁宗因循守旧,英宗神宗变旧图新,哲宗绍述熙丰,徽宗钦宗矛盾,高宗偏安东南,孝宗壮志未酬,及南宋后期政治日趋昏暗至 等两宋历史诸多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颇为客观、中肯的评价,深入浅出,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宋朝历史读本。

    • ¥38 ¥78 折扣:4.9折
    • 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精)
    •   ( 50 条评论 )
    • 虞云国 /2019-08-01/ 上海人民
    • 近年来,由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南宋史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而建炎、绍兴之际南渡君臣的所作所为,不仅左右着南宋初期的政局走向,而且影响着整个南宋的政权格局与历史命运,很值得深入研究。本书为作者虞云国有关宋高宗时代的研究文章结集,内容涉及靖康之变北宋王朝刹那覆灭到建炎南渡高宗政权初步立足的历史过程、宋高宗于岳飞在宋金和战上特殊的君臣关系等,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不仅代表了作者对于南宋初四十年历史的认识, 有助于一般读者深入认识“中国转向内在”这一主题。

    • ¥33.1 ¥68 折扣:4.9折
    • 宋代地域文学研究
    •   ( 3 条评论 )
    • 杨万里 /2020-08-01/ 上海古籍
    • 宋代文化创新的驱动力,除一部分是来自文化中心京师之外, 多的是来自地域文化中心,这是宋代才开始的普遍的文化现象。本书重点描绘了南宋永嘉、南宋两浙路、南宋闽北、两宋台州、两宋吉州、两宋临江军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学创作实绩,细腻勾勒当地学术群体的学术脉络、传承统绪、交游影响。本书稿将空间维度加入到文学研究之中,有力地推进了宋代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 ¥38 ¥78 折扣:4.9折
    • 九色鹿·10~13世纪古格王国政治史研究
    •   ( 18 条评论 )
    • 黄博 /202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区建立的 古格王国 的早期历史,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节,揭示10~13世纪西藏社会的世俗政治力量与宗教教派力量的权力关系的具体演进过程。

    • ¥39.4 ¥78.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