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崖山《弃长安》作者张明扬新作 历史大变局 南宋灭亡史 元朝崛起史 刘擎、虞云国、郭建龙等推荐 当当网正版书籍
    •   ( 2476 条评论 )
    • 张明扬 /2024-08-08/ 中信出版社
    • 崖山海战,是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著名战役。1279年,蒙古军队与南宋军队在广东新会崖山海面上,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最终南宋军队落败,陆秀夫负末帝赵昺投海殉国。 本书以历史中的十二个地名(蔡州、钓鱼城、鄂州、上都、益都、泸州、襄阳、大都、丁家洲、临安、崖山和零丁洋)为线索,自1234年 端平入洛 开始,一直写到1279年南宋灭亡,时间跨越了近五十年。书中分两条主线,一条线探讨南宋何以灭亡,另一条线探讨元朝何以崛起,同时从政治、外交、文化、军事等多元视角,生动地描写了从蒙宋灭金到崖山海战的整个过程,襄阳鏖战、临安出降、南宋灭亡,以及最后的文天祥之死,描写得恢弘而悲壮。作者用缜密、细腻的文笔描写了忽必烈、蒙哥、王文统、阿合马、吕文焕、贾似道、刘整、文天祥等诸多历史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力求还原一段

    • ¥46.9 ¥69 折扣:6.8折
    • 【赵冬梅新作】宽容与执拗 迂夫司马光与北宋政治 文人政治家的互动、缠斗与纠葛 法度与人心 人间烟火 大宋之变 中信出版社
    •   ( 1095 条评论 )
    • 赵冬梅 /2023-11-01/ 中信出版社
    • 本书以北宋史学家、政治家、一代大儒司马光的成长轨迹、人生经历、社会活动为核心,讲述了其生命所跨越的自真宗、仁宗、英宗、神宗至哲宗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变迁,以及与其休戚相关的北宋政坛上如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苏轼兄弟等名臣的互动、恩怨与纠葛。 司马光究竟是谁?是宋人眼中恤民爱民的司马丞相,还是当代人悉知的顽固的守旧派、王安石变法的死对头?是古代孝子的典范、温和敦厚的友人,还是坚刚勇毅的台谏官、保守稳健的改革者?是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名垂史坛的文正公?还是充满局限的大儒、宽容政治的掘墓人?虽然时代赋予了他诸多标签,但隔着千年历史,他在当代人认知中的形象与面目依旧遥远又模糊,甚至古往今来对他的解读多少带有一些暧昧或偏见。 北京大学宋史专家赵冬梅教授以多年宋史研究积淀为依托,自司马

    • ¥73.4 ¥108 折扣:6.8折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精装全彩插图本)
    •   ( 465 条评论 )
    • 张呈忠 著,理想国 出品 /2024-09-01/ 上海三联书店
    • 一个王安石,千年金融史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理财,而青苗法是王安石最重要的理财新法之一。 青苗法推行了近半个世纪,对北宋王朝的历史走向有着重要影响。因为青苗法的推行,北宋政坛严重分裂,形成了激烈而持久的新旧党争,直至北宋亡国。无数人的命运因为青苗法而发生变化。苏轼因反对青苗等新法而身陷囹圄,司马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废除青苗而战斗,蔡京通过恢复青苗等新法而成功崛起,北宋王朝在关于青苗法的争议中灭亡,南宋开国宋高宗即宣告青苗法永不施行,朱熹反思青苗法而行社仓法结果依旧深陷困境 本书讨论了宋朝历史上青苗法行、罢、复行、再罢的曲折历史以及相关人物的历史命运,借青苗之眼,管窥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并从青苗法的实际运作方式入手,参照古今中外农业金融的实践经验,回应了王安石到底是 金融宰

    • ¥77.4 ¥98 折扣:7.9折
    • 杯中日月: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
    •   ( 161 条评论 )
    • 杨印民 /2025-02-04/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一部从酒文化的视角来解读元代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创新之作。作者以自己的博士研究为基础,综合文史记载与图像资料,深入发掘元朝酒史,勾勒出元代酒业、酒俗、酒政的多彩图景,并探讨元朝衰亡与皇室尚饮之间的关系。作者着眼于元代四大酒类 马奶酒、葡萄酒、粮食酒、配制酒的发展流变,细致梳理了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民间百姓及方外僧道的饮用酒风俗,并对元代酒肆经营、禁弛博弈、酒课财政等做了深入研究,生动再现了元代 遍饮天下酒 的大一统时代风貌。全书叙事流畅,图文并茂,趣味性与学术性兼备,是一部颇具新见的元代社会生活史佳作。

    • ¥70.6 ¥98 折扣:7.2折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郭建龙 著 《汴京之围》《密码三部曲》中国古代史 元史 历史变局 当当网正版书
    •   ( 206 条评论 )
    • 郭建龙 /2024-10-31/ 中信出版社
    • 元朝,这个统一了中国全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南北对峙与多政权并列割据局面的强大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一百余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本书试图从财政经济的角度给出一个解释。 本书从成吉思汗西征的财政影响说起。成吉思汗采取了军事掠夺制、达鲁花赤制度、投下制度等种种措施,利用商业精神建立了更庞大的世界性政权,为古代中国历史上最重商的王朝 元朝打下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基础。 到了忽必烈时期,因其大肆征战,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财政隐患和制度弊端。而之后皇帝更是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为元朝的结局埋下伏笔。除了元朝统治者在蒙汉文化之间游移不定,造成了社会分裂外,还有一大问题,更是让元朝命悬一线:南北的财政和政治失衡。 在元朝,北方受盘剥过重,已无力提供更多的财富;而作为王朝大部分税收来源地的南方,却没有

    • ¥59.8 ¥88 折扣:6.8折
    • 宋徽宗
    •   ( 23609 条评论 )
    • 伊沛霞 著,韩华 译,理想国出品 /2018-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宋徽宗在位期间,中国几乎是世界上*的国家。在位二十多年间,这位极富艺术天赋的皇帝引领宋朝达到了文化上的鼎盛。不过,因为被女真人俘虏,*终死于异国他乡,宋徽宗更多的被后世认为是一个失败的皇帝,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伊沛霞教授积数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为英文世界为这位皇帝撰写的完整传记,力图矫正大众对徽宗 腐化、昏庸 的偏见。伊沛霞重塑了宋徽宗的形象,将其放回历史语境中,还原一个繁荣国度的君主不断追求卓越荣耀的雄心 尽管这份雄心以悲剧收场。 徽宗在即位早期竭力超越朝廷党争,随后将精力转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他大大拓展了朝廷的慈善事业,建立官学、医院、孤儿院、乞丐墓地。作为艺术家,他身边围绕着杰出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他还修筑了壮丽的宫殿、寺观和庭园,后世几乎难以超越。他对道士青眼有加

    • ¥70.8 ¥118 折扣:6折
    • 宋代农业地理
    •   ( 443 条评论 )
    • 韩茂莉 /2024-11-26/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是对两宋三百余年农业发展及其地理分布的整体讨论,为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的历史地理学代表作。书中不仅宏观地指出农业生产对于宋代国运与民生的重要意义,而且立足于宋代自然环境、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区域差异,从人口、土地、农作物、水利、农业技术等方面,对宋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南地区、荆湖地区、川峡地区、岭南地区五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特征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的关系。本书建构了 农业地理 的研究范式,资料扎实、立论严谨,展现了宋代各地农业综合体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对宋代农业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 承上启下 的特征作了精准概括。本书有助于读者通过 农业视角 去观察两宋时期的政治变迁与经济发展,有着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70.6 ¥98 折扣:7.2折
    • 辽金农业地理
    •   ( 345 条评论 )
    • 韩茂莉 /2024-11-1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是一部关于辽、金两朝农业与地理的学术著作,从广义农业的视角,探讨了辽金时期的人地关系,即通过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顺应与突破。辽金两朝囊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着各具风貌的自然地理单元,同时还有几条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界线横贯全区。与两宋王朝相比,其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都有着更为剧烈的变动,由此引起的人口迁移等社会因素,不断推动农业生产地域结构的变革。作者在全面复原辽金两朝农业地理面貌时,着重分析了草原农耕区形成前的环境特征、辽金王朝建立后的人口流动特征、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特征、农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的地理格局等问题。全书立足传统文献,结合考古发掘与实地考察,对辽金两朝农业活动的区域特征及其历史过程做了整体讨论。

    • ¥69.1 ¥96 折扣:7.2折
    • 宋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3册)
    •   ( 2651 条评论 )
    • 陈邦瞻 撰 /2018-09-01/ 中华书局
    •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撰。陈邦瞻,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书成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全书按时间编排,历史演变脉络清晰,从《太祖代周》到《文谢之死》,对从赵匡胤称帝到小皇帝赵昺自尽,每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等都讲得有条不紊。尤其是《王安石变法》一卷,收录大量奏折,充分展示出统治阶层内部和下层群众对变法的态度,以及王安石本人对变法的坚决程度,对后世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本次出版的点校本,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并完善部分史实资料。

    • ¥85.2 ¥118 折扣:7.2折
    • 辽夏金元史
    •   ( 846 条评论 )
    • 张帆等 /2023-08-01/ 中信出版社
    • 10世纪 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时期,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先后建立的辽、夏、金、元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成为广阔草原的霸主,更越过草原界限统治了北方,乃至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这一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 传统历史学家以宋朝为正统,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往往被视为配角,作为落后者和破坏者的形象出现,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历史叙事中也被忽视。实际上,从东北的原始旷野到西北的戈壁绿洲,在兼具游牧、渔猎、农耕经济和多民族、多文化共处的疆域内,这些王朝在各自不同的传统与现实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在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一次次碰撞之中,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发生,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本书由国内辽夏金元史领域的中坚学者联袂撰写,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不

    • ¥64.4 ¥88 折扣:7.3折
    • 宋论(王夫之著作)新版
    •   ( 1418 条评论 )
    • 王夫之 著,舒士彦 点校 /2019-12-01/ 中华书局
    • 宋兴,统下,民用宁,政用父,文教用兴,尽于是而益以知天命矣。天曰杂谌,人之不可狃也,天无可狃之故常也,命曰不易,人之不易承也,天之因化推移,斟酌而曲成以制命,人无可代其工,而相佑者特劝也。

    • ¥25.3 ¥32 折扣:7.9折
    •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修订本)
    •   ( 397 条评论 )
    • 何冠环 /2021-03-01/ 中西书局
    •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为1994年同名书的修订版,尝试通过研究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进士的政治生涯这一个案,尤其是胡旦、赵昌言、田锡、冯拯这四人的事迹,分析他们的政治生涯,论述他们借同年关系结党之事。从同年进士结党的角度,探究北宋朋党之争的面貌。此次修订本增补了新出土的史料以及1994年以后出版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增加《北宋中叶边臣李师中事迹考》一章。

    • ¥51.8 ¥72 折扣:7.2折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960—1279)
    •   ( 2069 条评论 )
    • (美)何复平 著,叶树勋单虹泽 译 /2022-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文人士大夫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颇为独特,比起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这一群体看待佛教更具超越的眼光。此书是对宋代文士如何看待佛教的系统考论。作者从大量的文集和方志中筛选出相关的寺院碑记,将其归拢到不同的问题之下,从多个方面综合呈现这一群体的佛教观。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在唐宋之变的大背景下,宋代文人对佛教的看法出现了哪些重要变化、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书中强调,思想史研究的标签化容易给人造成宋代理学昌盛、佛教边缘化的印象,但事实上,佛教在宋代远没有被推到中国文化的边缘,而是融入到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 ¥50.7 ¥78 折扣:6.5折
    • 两宋烽烟录:第二卷 十一世纪宋夏和战实录(精)
    •   ( 22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18/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二卷,以宋夏百年和战为中心,系统梳理西夏从边陲小邦发展为与宋、辽鼎立强国的历程。从军事、外交、经济等多个角度,对西夏 以小搏大 的立国策略,以及宋、辽、西夏间的势力消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一世纪宋与西夏之间的和战博弈。

    • ¥74.3 ¥88 折扣:8.4折
    • 两宋烽烟录:第四卷 十三世纪宋蒙(元)和战实录精
    •   ( 22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19/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四卷。自1234年宋蒙联军攻灭金朝,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败亡,宋、蒙(元)之间的战事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本书以宋蒙(元)之和战为主线,旁及蒙古崛起、西夏灭亡、蒙古西征、宋蒙联盟灭金、蒙古汗位争夺等支线,全景式展现了十三世纪两大政权的军事对抗与政治博弈,既是对传统宋元战争叙事的深化与拓展,也是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 ¥82.8 ¥98 折扣:8.4折
    • 两宋烽烟录:第一卷 十世纪后期宋辽和战实录(精)
    •   ( 22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1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一卷,作者依据翔实的资料,对北宋王朝建立前后,与北方契丹辽王朝间的征战与共处,作了全面梳理。凭借深厚的文献功底,对关键事件,如陈桥兵变、高梁河之战、澶渊之盟等,予以清晰阐释,不仅穿插相关历史背景介绍,而且融入个性化分析,讲述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世纪后期宋辽之间的和战博弈。

    • ¥82.8 ¥98 折扣:8.4折
    • 两宋烽烟录:第三卷 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精)
    •   ( 21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25/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三卷,聚焦十二世纪宋金战争史,以女真崛起、金国建立为起点,展现宋金和战历史的复杂进程。力图突破传统史观,融合社会治乱、人事更迭、经济升降及地缘外交等因素,呈现出宋、金和战的风云变幻,以及众多历史人物的功过、命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二世纪宋金间的和战博弈。

    • ¥82.8 ¥98 折扣:8.4折
    • 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元(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温海清以细腻流畅的文笔写给大众的蒙元史)
    •   ( 612 条评论 )
    • 温海清 李学勤 郭志坤 /2024-01-01/ 天地出版社
    • 1.专业学者,文献可靠:作者温海清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矢志于蒙元史研究多年,精熟相关史料原典和研究论著,对蒙元史的古代典籍《史集》《蒙古秘史》《元典章》《元史》等了若指掌,对中外的蒙元史的研究成果也十分熟悉,为本书的文献史料依据提供了可靠保障。 2.用语通俗,文笔细腻:作者语言不仅通俗易懂,难能可贵的是,文笔比较细腻,行文没有生硬之感,文法也合乎逻辑,不同于一般史学作品的晦涩难读。作深入浅出的勾画,着重于从欧亚大陆世界体系以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的角度,展现蒙元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特殊历史意义和地位。 3.故事性强,图文并茂:本书每章都有大量的历史故事穿插其中,引人入胜,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作者尽力还原历史现场及当时人的切身感知,通过细节勾勒出一幅别开生面的游牧帝国与世界历史。

    • ¥36 ¥58 折扣:6.2折
    • 讲谈社08: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   ( 368 条评论 )
    • 杉山正明 著,理想国 出品 /2020-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 系列 辽 西夏 金 元 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专家杉山正明撰写,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推荐,直接涉及的是9世纪后半期至14世纪末大约五百年间的历史。作者没有像中国人通常惯于接受的那样,依照 唐 五代 两宋 元 的历史变迁主线来呈现公元10到14世纪的中国史;相反,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看做是阻断、破坏了本应由两宋来实现的国家统一大业的夏、辽与金,不再仅仅是出现在音乐正剧里

    • ¥44.2 ¥68 折扣:6.5折
    • 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8册)
    •   ( 3852 条评论 )
    • 沈约 撰 /2018-05-01/ 中华书局
    • 《宋书》一百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南朝梁沈约撰。记述了自东晋后期刘裕兴起、刘宋立国至灭亡前后七十多年的历史。 刘宋是南北朝时期shou个南朝政权。晋安帝元兴二年(四〇三),桓玄代晋称帝,国号楚。次年,北府兵将领刘裕等率众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和广陵(今江苏扬州)两地起兵,攻灭桓玄,名义上恢复晋朝的统治,实际上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晋恭帝元熙二年(四二〇),刘裕受禅建宋(历史上又称刘宋),改元永初,仍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凡八帝,历时六十年,至宋顺帝昇明三年(四七九),萧齐代宋,刘宋政权灭亡。刘宋之初,西有汉中,东与北魏夹黄河相对,后期疆域退缩至淮河、秦岭一线,与同时期统治北方的北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沈约(四四一 五一三),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 ¥346.6 ¥480 折扣:7.2折
    • 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全8册)
    •   ( 1066 条评论 )
    • 沈约 /2019-11-02/ 中华书局
    • 《宋书》,本纪10篇、列传60篇、志30篇,共一百篇。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沈约根据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的《宋书》,进行增删、订补工作。《宋书》保存了很多的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参考价值很高。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完全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z高。《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份量占全书的一半。《宋书》志的部分上溯先秦,魏、晋尤为详尽,记载了不少诏诰、奏疏和古代乐曲、歌词等珍贵资料。余嘉

    • ¥234 ¥360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