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共2册)新版
    •   ( 8840 条评论 )
    • 方敏马克烽耿向东李侃 编 /2022-08-20/ 中华书局
    • 这本《中国近代史》作为高等院校的历史教材,从1977年初版至今,先后经过三次修订,累计印行100余万册,在高等院校的历史教学和广大读者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对于编著者来说,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说是鼓励,因为编著者的劳动,通过教学实践和读者的检验,得到了公众的承认;说是鞭策,因为编著者感到书中还有不少缺陷,需要改进。鉴于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进展,这部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因此决定再作一次修订。这次修订,大体上是在保持原来框架的基础上,对某些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适当简化了对若干历史事件历史过程的叙述;充实了一些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对清朝统治集团的活动和变化情况,也略有增加。同时改正了某些史实错误,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

    • ¥30.5 ¥61 折扣:5折
    • 汗青堂丛书145·夹缝中的总督 曾国藩的五次困局
    •   ( 2435 条评论 )
    • 鞠海 后浪 /2024-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作者所说, 这既是个人境遇所逼,也是时代潮流所迫 。担任总督之前,曾国藩率孤军迎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当上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

    • ¥49.9 ¥99.8 折扣:5折
    • 黄同学漫画中国史:清末民初那些年1-2(全二册)
    •   ( 13752 条评论 )
    • 那个黄同学联合读创 出品 /2019-06-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继前作《二战那些事》畅销30万册后,国内以漫画的形式讲述清末民初 中国近现代历史浓墨重彩的开端的作品。《黄同学漫画中国史》以轻松、幽默的画风,按历史发生的时间轴,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将那一段宏大的清末民初历史如画卷般慢慢展现在读者的眼中。让读者轻松地记住了清末民初的那段历史,明了战争的缘由,知晓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特别的故事。 ★爱闻苹果香气,还喜欢 cosplay ?没想到慈禧的生活如此有趣! ★ 清朝带货达人 NO.1 李鸿章独创的杂烩菜风靡北美饮食圈! ★百年名枪 汉阳造 ,辉煌开创中国自制步枪新纪元! ★清朝*短命的纸币,还未发行就已变成古董 ★功夫之王 or 杏林圣手?真实历史中的黄飞鸿竟是民营企业家! ★爱穿西装、打网球,还喜欢收藏眼镜?没想到溥仪竟是 京城潮男 ! ★怎样才算 帅 ? 关于民国军

    • ¥49.9 ¥104 折扣:4.8折
    • 甲申前夜·大晦
    •   ( 1155 条评论 )
    • 刘鹤 /2024-05-10/ 中华书局
    • 《甲申前夜 大晦》以明末为历史背景,以松锦战役中浮海逃回的辽东明军下级军官刘破虏在崇祯十六年冬天的一系列诡异经历为主线,描绘了在明王朝行将就木的最后时光里,官员、军人、百姓在大灾、大疫、大战中的人生百态和命运沉浮。

    • ¥39 ¥78 折扣:5折
    • 从晚清到民国(2019新版)
    •   ( 94088 条评论 )
    • 唐德刚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19-12-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曲折动荡的长江三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十九世纪开始的中国两千年一遇的 社会文化大转型 现象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 人文史观 一如 自然史观 ,1840 年的一场战争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长河须历经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通过三峡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了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

    • ¥32.6 ¥68 折扣:4.8折
    • 平天下:曾国藩的暮年雄心
    •   ( 580 条评论 )
    • 周禄丰 /2024-08-01/ 岳麓书社
    • 安庆之战后,曾国藩总督两江,指挥清军与太平天国进行最后决战。曾国荃胆大心细,率军直捣金陵,逼迫洪秀全将攻打上海的李秀成调回,从而进入战略防御。湘军逐渐掌握战争主动,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拿下 天下第一功 克复金陵,彻底消灭太平天国。 打下天京,曾国藩步入人生巅峰。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主动裁军、勒令弟弟养病,处处谦恭退让。曾国藩的急流勇退,反而招来朝廷的种种刁难和打压,多次提出辞呈却不被允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在剿捻战事中,曾国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被朝廷斥责 畏敌不前 ,遂坚辞主帅,重返两江。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得以施展治民理政抱负: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开科取士、整顿盐务,江南地区得以迅速恢复元气。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积极发展洋务,致力于将传统儒学与现代科学相融通。就在曾国藩致

    • ¥44 ¥88 折扣:5折
    • 民国风度——一以贯之的国人精神传承(套装2册)
    •   ( 9766 条评论 )
    • 徐百柯 从玉华 陈 卓 青豆书坊 出品 /2017-04-01/ HarperCollins UK
    • 《民国风度》 底子上都有一个 士 字守着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 士 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 硬朗 ,而又 好玩 、 有趣 的人。 《民国风度 2》 为先生立传,意在同行 33位大师,从民国走来,与共和国风雨同行,但依旧守护着一以贯之的

    • ¥31.9 ¥66.6 折扣:4.8折
    • 中国近代史(套装上下册)
    •   ( 3442 条评论 )
    • 陈恭禄 著 /2017-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34年完成的《中国近代史》是陈恭禄著作中影响*大的一部专著,曾被目为代表民国时代*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全书共19篇,约70万字,叙述起自晚清鸦片战争,迄于20世纪30年代初。跨越时间长,涵盖内容丰富,论断公允。其所论及领域极广,地理、民族、政治、经济、交通等。

    • ¥49 ¥98 折扣:5折
    •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
    •   ( 3854 条评论 )
    • 杨奎松,汉唐阳光 出品 /2020-05-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从 一枪不放司令 到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张学良如何完成蜕变? 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 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 西北大联合计划 为何半途而废? 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 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 *为什么说 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 ? 中共与张学良的结合,何以*终演变成了 兵谏 ?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 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

    • ¥39 ¥78 折扣:5折
    • 魏特琳日记
    •   ( 4789 条评论 )
    • [美]明妮·魏特琳 /2019-03-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记载了日军从轰炸南京、进攻南京到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在南京进行殖民统治到全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和沦陷时期南京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重要到资料。由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专门收容妇女难民到难民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成了日军实行性暴力到重要目标,作为该难民所的负责人,魏特琳的日记是揭露侵华日军性暴行*说服力的证据。魏特琳女士爱憎分明,感情真切,想象力丰富,其日记文笔优美流畅,可读性强,其日记对揭露日本到法西斯暴行具有重要到价值。

    • ¥44 ¥88 折扣:5折
    •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始末(内附高清修复历史图片,附赠八国联军侵华思维导图),深度还原1900庚子事变,全景解读八国联军
    •   ( 54 条评论 )
    • 姜迪伟 /2025-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清末,列强纷纷侵入中国,他们在中国领土上横行霸道,任意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伴随列强入侵的西方传教士打着传播福音的旗号,勾结官府,鱼肉百姓,招收了大量不法教民。在其庇护下,教民为非作歹,欺压良善,激起民众的普遍痛恨,民教冲突不断升级,以 扶清灭洋 为口号的义和团悄然兴起。戊戌政变后,保守派得势,他们迷信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功,欲借其达到排外的目的,在保守派的纵容和推动下,义和团迅速发展壮大,他们毁铁路、拔电杆、烧教堂、杀教民,逐步由山东直隶进入京师。列强大为恐慌,以保卫使馆和传教士为由,组建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皇亲国戚仓皇西逃,留下千年古都被洋人蹂躏

    • ¥49.9 ¥118 折扣:4.2折
    • 海外中国研究·帝国之后: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1885—1924)
    •   ( 1310 条评论 )
    • (美)沙培德 著,刘芳 译 /2023-10-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885年至1924年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与文化变革,这场变革根本上是由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引起的。本书追溯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探讨经历过两千多年君主统治的中国人,为何在清末民初不再相信君主制,并且如何在新观念上建设新的国家。作者娴熟运用各类史料,不仅梳理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思想演变,分析大众政治文化中反映出来的观念,还重点阐释 公民 主权 等概念在中国被吸收与改进的过程,为中国从旧式王朝向现代国家的关键转型提供了新的解释,对有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经典话题亦能有所启发。 方法论上,本书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变置于国内政治斗争以及对帝国主义反应的大背景之下,勾勒出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清晰脉络,提供了一种对跨文化知识交流的有益探索。

    • ¥44 ¥88 折扣:5折
    • 文明等级论与近代中国
    •   ( 71 条评论 )
    • 章永乐 /2024-11-01/ 东方出版中心
    • 当代世界一直存在如下关于中国的叙事模式:19世纪以来,西方 先进国家 打破了中国的停滞状态,向国人启蒙了何谓 现代文明 ,中国需要深入自省,完成未竟的 启蒙 ,最终融入所谓 世界主流文明 。这种对 文明 的单向度与等级化的理解,可以被称为 文明等级论 。它源于近代西方列强在建立全球支配地位过程中形成的主体意识,并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知识界与舆论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它又隐藏在 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这样的概念身后,为延续少数全球北方国家的特权地位提供理论论证。 当代中国已经形成了 中国式现代化 的道路自觉,坚决摒弃 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 ,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本书收入的一系列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旨在更细致地

    • ¥39.7 ¥69.8 折扣:5.7折
    • 【精装版】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精装正版包邮 新增浮想录摘编 中国近代史导论著作近代社会结构演变中国近代史历史
    •   ( 35 条评论 )
    • /2024-12-30/ 三联书店
    •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 本书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 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

    • ¥48 ¥88 折扣:5.5折
    • 法庭上的妇女 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 [美]陈美凤 著 中国近现代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20 条评论 )
    • (美)陈美凤赵珊 译 /2025-02-01/ 广西师大
    • 一本对晚清民国纳妾法律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的妇女史、法律史著作,立足于司法机构会议记录,不同地区出版的期刊,以及581起涉及妾的法庭案件记录,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呈现了妾在社会、家庭中的百态,展演了妾这一群体在法庭上捍卫自身权益的戏剧性故事,对20世纪中国法律对妇女及其家庭的实际意义进行了生动描述。同时,作者以性别、家庭、法制、社会文化等视野切入,联通法律史与妇女史,探索了法律制度的变化是如果作用于妾及其家庭的,以及其带来了怎样的婚姻乃至家庭关系变革,反映了一夫一妻制和性别平等观念在中国的变化与普及。

    • ¥44.5 ¥89 折扣:5折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 171 条评论 )
    • 杨天石, 闫妮 编 /2024-10-01/ 重庆出版社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是一本反映辛亥年保界救亡运动的作品。1911年,英国侵占云南片马,法军陈兵中国云南边境,沙俄借修订《伊犁条约》及附约之际,企图攫取新疆、蒙古等地的多种权利。传说列强在巴黎集议,计划瓜分中国,仅留河南、陕西作为中国土地。在边疆和民族双重危机进一步加剧的情势下,当时的政界、商界、学界、华侨、留学生等群体掀起了保界、拒约与爱国救亡运动,并迅速影响全国,成为保路运动的前奏;而在舆论准备、社会组织、发展商团等民间武装等方面,为辛亥革命做了准备。本书广泛收集中日两国的资料,汇编成集,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 ¥34.9 ¥69.8 折扣:5折
    • 甲午战争
    •   ( 3806 条评论 )
    • [日]陈舜臣 著,新华先锋 出品 /2018-09-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历史小说《甲午战争》以袁世凯、李鸿章、日本的陆奥宗光、朝鲜的金玉均为中心,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为始,详细讲述了自朝鲜的壬午兵变到甲申政变,从日本处心积虑发动战争到后李鸿章出面收拾残局,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整部小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客观地描写了那个特殊时代不同利益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刻画出垂老的晚清是如何被青春萌动的明治日本打败的,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追问。在这场战争中,中日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幕?朝鲜又扮演了怎样的关键角色?

    • ¥39.5 ¥79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   ( 255 条评论 )
    • [日]佐藤慎一 著,刘岳兵 译 /2024-08-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和精神世界为主要课题。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对外关系由朝贡体制转换为条约体制,而且面临着被瓜分的威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王朝体制到共和体制转换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动和社会变动,其规模之深广是不难想象的。生活在这种激荡的旋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如何认识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想使中国如何变化,是本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书以凝练的笔法、独特的视角,分别从 万国公法观的变化 法国革命观的变化 体制选择 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的转换过程,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心路历程。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新修订精装版)
    •   ( 654 条评论 )
    • 李剑农 /2020-10-01/ 应急管理出版社
    • 本书记述了从鸦片战争到国民党北伐、北洋军阀的覆灭近百年的政治、军事、经济史。材料丰富,叙事准确,分析透彻,评价公允,特别是对历史事件的根源及来龙去脉叙述得非常清楚,使人读了豁然省悟,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好书。 本书是一本经典名著,本书在国内外影响颇大。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说它是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清晰的*全面的评述 对于西方的研究学者来说,作为一种可靠的纪事史和重要资料的简编具有重要的价值 。

    • ¥44 ¥88 折扣:5折
    • 风雅:历史的细节与温情(签名版)
    •   ( 376 条评论 )
    • 马勇 著 /2024-03-01/ 海南出版社
    • 在本书中,马勇老师以十多个重要人物为线索来记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提出了不少新说。例如,他根据翁同龢在戊戌变法前后的具体行动、言谈文章,串联起变法发起及至失败的过程;又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声称自己得到了光绪皇帝的 衣带诏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康有为在说谎,但作者通过分析,得出了新的看法;如此等等。本书中,作者向读者展现历史中的人是如何影响历史的事件,从而影响整个历史的走向。这些文章笔法严谨,见微知著,有别于富于情感的历史随笔,也有别于宏大、专业的历史论文,言必有据而好懂易读。 本书汇集了作者在过去十几年对近代中国主要人物、重要事件的讨论。作者认为,大人物创造了历史。他们做出了决策,要比一般人更有力量。但是,民众是历史的最终创造者。历史中的许多重大突破,让历史进程改变

    • ¥39 ¥78 折扣:5折
    • 天国之秋 甲骨文丛书 裴士锋 著 坎迪尔历史奖大奖作品 关于中国、西方以及太平天国内战的传奇 中国通史书籍
    •   ( 1138 条评论 )
    • Stephen R. Platt /201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十九世纪中叶,东西两半球各自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西半球那场发生在崛起中的美国,东半球则发生在日益衰颓的中国。而当时的全球霸权英国,则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影响。大清帝国这场内战,台湾称为太平天国之乱,大陆则视之为革命或农民起义。奇特的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是当时中国为数极少的基督徒,他在屡试不第之后崩溃瘫软,断断续续做异梦四十天,数年后宣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并开始领导宗教运动,随后转为政治军事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嵌入全球贸易体系中,西方列强的外交与军事力量对清廷或太平天国更有一定的影响力。西方各国的舆论甚至国会内部,对于是否干涉这场战事各有看法,但才刚攻进北京并放火烧掉圆明园的英国最后却选择帮助满清朝廷。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伊藤博文便认为,英国介入使得清廷多活

    • ¥34.5 ¥6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