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1995年初版,是这一领域最的专著。通过本书可以系统了解到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行经,和中国人民遭受压迫、掠夺和奴役的悲惨情景。本书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量引用手档案资料。作者认为近代日本侵华的罪责,不仅仅是军阀,还有财阀和政客,而这一点是日本学术界许多学者极力有意回避的。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日本学术界都很注意他的这一研究成果。近年来又有一些新的成果,拟再次修订。
红军长征是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被迫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由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至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在紧急的战略转移途中,在血与火的战斗间隙,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先后召开了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等70多次重要会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不但决定了长征的方向,也决定了红军的生死存亡。本书以大量珍贵的手资料和历史照片,文图并茂地从会议这一独特视角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完整、全面的长征。
本书 是作者在国共关系研究上的成果之一。作者历经数年,搜集整理了两党在抗战前后十多年间谈判的草案、提案和谈话录,以及在各时段开具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证了各种涉及谈判问题的来往信件、电报、报告、情报及会议记录等材料;解密解析了“‘收编’与‘改编’”“‘合并’与‘跨党’”“新四军问题交涉”“蒋毛会面之流变”“马歇尔调处的成与败”“打亦谈来谈亦打”“南京代表团的困境”等一系列谈判的核心问题;真实再现了在云谲波诡形势下,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
本书继承了作者多年对现代文明发展差异的研究思想,还包含了一些新的观点。主要分析了现代大革命发展的文明和历史背景,它们与现代性、现代文明以及多样现代性发展的关系;现代政治体制的动力和革命象征的命运,在不断变迁的现代文明中,它的动力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