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康奈尔大学年轻的博士候选人施坚雅怀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战争中的四川,安顿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展开了对中国乡村的田野调查。他努力学习四川话,住进农户家中近距离体验乡村生活,也常常坐到茶馆里与人聊天,观察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从市场角度研究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逐渐从市场运作中发现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密码。 基于在高店子的田野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施坚雅在本书中引入 中心地 六边形模型 等概念,剖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及其现代变迁,提出了著名的市场体系理论和基层市场社区理论,跳出行政划分的范围,为中国研究开拓了新局面。本书是施坚雅模式的理论起点和基础,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反响,至今仍是中国研究绕不开的经典之作。
本书以蒋介石日记为主要依据,辅以其他国内外重要相关史料,带领读者探寻蒋介石的生平及内心世界。在本书中,杨天石通过大量引述和分析研究蒋介石日记,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及权威的资料,以专题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青年时期的蒋介石、参加革命的蒋介石、**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蒋介石、内战时期的蒋介石、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家庭生活中的蒋介石等等。通过史料的挖掘,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其思想发展历程,带领读者追寻真实的蒋介石。 本书于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获全国31家媒体及中国图书学会共同评选的 年度十大好书称号 。此次插图增订本。一方面,对原版的文章进行部分调整,删除个别篇目,增加杨天石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配上珍贵的图片资料,如蒋介石日记原件影印、台湾及美国关于蒋介石的重要文档影印资料,蒋
《杨奎松著作集:革命》囊括*的中国现当代史研究学者杨奎松教授研究中国现代革命的四本经典著作,精装套封配以珍贵插图。作者精心校订文字,并撰写长篇新序。 在这套集子中辑录的四种专著,围绕的都是一个核心问题,即二十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中国革命。《 中间地带 的革命》和《*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着重讨论的是中共革命的国际背景,尤其是受到俄国革命,亦即受到强邻苏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问题。前者侧重于宏观线索的梳理与解读,后者侧重于说明*个人在其中的经历与作用。《国民党的 联共 与 反共 》和《西安事变新探》,着重讨论的是中国近代两大革命党,即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大陆近三十年分分合合及胜负较量的问题。前者侧重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关系总体变化的解读,后者侧重于国共关系史中影响重大的事件说明。
本书是关于中国最古老农业区一个典型村庄全面而详尽的研究。这个村庄是作者的家乡,凭着对那里人们生活的熟悉和公正,作者写出了这本书。作者把台头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家庭、村庄、村际这三个层次入手向读者呈现台头村总体的生活面貌,建构起一套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传统乡村经验研究体系。本书是切近理解和科学精确的完美结合,是第一本把中国乡村生活各方面综合起来加以完全贯通和透彻理解而成的书。该书和早于它出版的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林耀华的《金翼》,以及晚于它出版的许烺光的《祖荫下》并列为早期中国人类学的里程碑作品。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
20世纪初,受西方入侵的影响,中国乡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国家竭力扩大和深化其对乡村社会的权威。作者深度解析1900 1942年华北乡村在政治权力渗透下的变迁,通过细致的个案研究,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华北乡村的社会、政治、经济交织维系的场景,提出 权力的文化网络 国家政权内卷化 理论,在海内外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了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解放大上海到1950年国民党军从舟山群岛撤退的 大上海解放史 。不仅有主体战役,还有反特务、反封锁、反轰炸,以及 银元之战 物价之战 。讲述了70年前我党如何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依靠广大群众解放大上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风采,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国民党。 作者刘统摆脱了传统军史写作的框架,将目光投射到上海解放的全貌。不仅包括了1949年上海战役,还将更多的笔触放在了为恢复这座城市的生机和运转,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打击投机,稳定市场;清除匪特,保卫安全;改造旧社会,注入经济活力等种种举措。这样的写法,更能凸显解放上海的深远意义和内涵。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 关于这《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的价值,可以用雷利 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 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毁灭的种子》而得以开拓。
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面相来表述全体,在中外学界都很流行。新文化运动就是如此,既存研究多以《新青年》及北大师生辈的声音来概括整个运动,而忽视其多元并进的一面。在当年具有重大影响的 梁启超系 ,也有其自身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希望 以解放求改造 ,创造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文化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实现再造文明,其目标和方式都与北大师生辈有所不同。同时,该群体并非既存言说中新文化运动的外在对立物,而是新文化运动的构成性力量,参与且形塑了时代的思潮。后来被历史记忆所抹去的,也不单只是他们的文化观点与作为,更重要的是抹去了这一构成性作用。本书侧重思想的过程与肌理,以 梁启超系 这一群体的故事为主线,重访 另一类 新文化理念,呈现了全新的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 。
本书按时间顺序,梳理出1910 1976年间毛泽东曾经作出、后来又被证实了的准确预见近600个。这些预见,主要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等著作中选出,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每条预见,都先列出预见的内容,再列出预见后发生的历史事实,让读者对照着了解毛泽东先前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样被证实的。通过这些预见,读者可以深刻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会成功,可以体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难、革命和建设成果的辉煌,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是怎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步一步走向更大成功的。本书为了解毛泽东、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新中国,提供了又一批新的史实,开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本书语言流畅,故事性、可读性都很强。阅读本书可以
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的县制经历了各种改革和演变,主轴是 官治 与 自治 两种基本模式的相互排斥与结合。《官治与自治:20 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在简述中国古代县制的基础上,对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演变进行了系统、翔实的研究。研究重点包括:各时期县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官治与自治的县行政组织及职能,区乡地方自治组织和运作,县级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制度,县政人员的考试、任用、考绩制度,以及县制演进背后的社会变动等。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 九一八 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州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为避免冲突扩大采取妥协政策。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是中国民众却始终无法忘怀那段历史。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那段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历史太过血腥和惨烈,注定要铭刻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底;其二是侵略者面对中华民族的大度,始终不肯真心忏悔和反省,反而妄图篡改历史;其三是那段横亘于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由于牵扯了千万人民,掺杂了无数民族恩怨,至今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未能披露于世人面前。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 ,以 叙事 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 街头文化 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从城市的外观 、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当改良者试图对街头的使用进行控制时,便引起了下层民众为其生存空间的斗争。随后在革命运动中,民众又以街头作为政治反抗的舞台。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民众和精英为共同利益而合作,组织自卫活动捍卫他们的生存,同时也是维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是引入第三方因素国际性地解决中日矛盾,还是局限于中日两国而单独解决中日矛盾,此为中日之间的重大分歧点。本书以中国外交为主线、日本外交为辅线,探究双方围绕这一分歧点而展开的战略博弈。方法上,本书在兼顾中日、双向比较的同时,重视将中日双边关系置于中日美苏德等多边关系之中加以宏观检讨。布局上,第一章至第五章以1931 1937年为对象,通过考察两国在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方针与对待 直接交涉 的态度等问题上的政策演变,追踪双方在大战略的对峙中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以1937 1941年为对象,基于对重大节点与事件的连续性的个案研究,论证中方对国际解决战略的修正与坚持,剖析日方在大战略上背离单独解决的初衷而挑起多国战争的路径与背景。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 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
吕思勉是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在中国通史的构建上做出了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本书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制度典章,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桥川时雄是近代日本知名的汉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前在北京生活了近三十年,1920年代初在北大做旁听生,认识了蔡元培、陈独秀、章太炎等中国学者,听过李大钊、胡适、黄节、鲁迅等教授的课程。桥川生前重要的事迹是主持编纂目录学著作《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书收录的各篇,来自一个日本人眼中民国学术界的方方面面。亦旧亦新的时代,思潮、主义、学派,各擅胜场,这些触动作者心绪的率直写照,既来自发生现场的观察,也包含作者个人的学术趣味与志向,不失为研究民国时期学术史的一批珍贵资料。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抵商邱,北自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域内进行的。 淮海战役自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开始,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结束,历时六十五天。 淮海战役是国共双方武装斗争中决定全局胜负的一个规模*的战役。这个战役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战争之不得人心,其失败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也从另一面显示了*军事思想的伟大和英明。为了研究这段历史,我们收集、整理了有关资料并编纂此书,以供兵家和史学家参考。收入本书的资料,均为参加淮海战役的原国民党军将领所提供,是他们亲身经历的记录。为了如实地反映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的实际状况,在编审过程中,我们对有分歧的重要问题,一时难于核实的,则多说
作为一个学术领域,金石学起始于北宋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金石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金石提供了中国古代学者和艺术家的吉光片羽。作者通过对金石学在晚清和近代的变迁,讨论作为古代文人消遣和收藏鉴赏手段的金石学如何演变为现代历史学的一个领域,期间,传统金石学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新的历史学方法、考古学方法交融,逐渐变为现代中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由此,读者也可以窥见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对文化史、艺术史以及现代中国思想史感兴趣的人,以及研究不同社会的古文物发展历史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大有裨益。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白谦慎 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 中间地带 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是我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少数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这本书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中共,何以能由极度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终竞被中共所推翻?
1948年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发布 五一口号 ,得到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当时,由于国民党当局的迫害,许多民主党派总部及大部分民主党派领导人、社会各界代表人物都集聚在香港。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将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护送到解放区,筹建新政协、创建新中国,已成为中共中央迫在眉睫的政治任务之一。但南方尚未解放,要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排除港英当局的百般阻挠,秘密、安全地实现这场穿越台湾海峡的迁移行动,难度之大、风险之高,可以想见。、周恩来指挥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经过香港分局和华润公司等机构的周密安排,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郭沫若等300多位民主人士分批北上解放区,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组织民主人士从香港北上这一壮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强大的凝聚
1939年,华北联大由陕甘宁边区的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青训班、延安工人学校等四所院校合组而成,甫一诞生就穿越陕、晋、冀三省并辗转于晋察冀边区各地流动办学,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逾万名干部,对坚持华北抗战、开展边区各条战线工作以及配合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全面展现华北联大九年办学历程的专著,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史料条分缕析、生动清晰地再现了那个信仰坚定、青春激扬的革命年代的新型大学风貌,从中可以感受到非常时期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坚持理想、敢于牺牲的精神境界。 华北联大是中共在敌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和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红色联合大学,也是民国时期办学时间最长的联合大学,更是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联大作为贯穿整个抗战时期并延续到解放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在张氏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叶公超好色,顾维钧风流;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汪精卫、陈壁君的奇妙夫妻档;胡汉民发牢骚;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郭松龄宁折不弯,吴佩孚浪得虚名;阎锡山见风使舵、张宗昌能战、孙传芳不甘寂寞;以及溥仪溥杰,没落的皇室家族的种种 张氏的口述,随兴而谈,随意而至,流于细碎,却趣味盎然,更往往于不经意间,好比在历史的铁屋子里,开出一片极窄的天窗,露出来的,是遍寻史书也不能得的真实。
长达14年的中国抗战是在国际体系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并呈现出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中国抗战的爆发、进程以及最终胜利均与国际体系的变化密切相关。本书系统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国际体系变化的因应,重点关注国民政府战时外交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一,主动利用国际体系当中有利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公约、规则、组织以及国际矛盾等,积极争取国际支持,营造有利于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其二,正确认识和应对国际体系本身的变化,坚守自身立场,分清敌友关系,最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并实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书力图从国际体系的视角把握国民政府战时外交决策的总体特征,阐明国际体系变化对中国抗战历程的影响,揭示中国战时国际地位提高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