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李宗仁(1891—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 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襄赞下,于1958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 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
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逃向苍天: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即是从点滴细节对各色人物命运的探究分析,他们的经历、遭遇、思想变化,与大历史、大时代息息相关。1955年5月19日凌晨,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彭柏山在家中被捕。此前,上海成立了“反胡风运动”的五人领导小组,在北京亲自召见了一位领导小组成员,听取汇报。当听说上海还未发现胡风分子、一切还在调查中时,非常不高兴说上海太斯文了,反问“上海不是有一个彭柏山吗?”就此一句话,决定了彭的命运。被人称为“梅花院士”的陈俊愉,“文革”中,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反复批斗。一个重要罪状是:“国民党定梅花为国花,你喜欢梅花就是喜欢国民党!”他花二十多年心血写成的书稿,连同相关照片、资料
该书通过对红军长征经过四川时,在相关十来个市、州及县(区)留下的遗址、足迹和相关资料进行的比较系统的清理、考证、研究,加上大量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地完整、集中反映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史过程。在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该书对于丰富红军长征研究著述和四川红色文化、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为红军长征史迹和文物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做的一项开拓性的奠基工作,对开发四川红色旅游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五四那些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著名学者马勇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做了一次深刻的回眸,详尽地叙述了五四运动的社会背景、精英人物、重要期刊、著名学府、各种代表思潮等,并对五四运动的文化精神做以独到的解读。在这部专著里,读者可以看到李大钊的 铁肩道义 妙手文章 ,听到陈独秀对 民主 、 科学 的啼血呼唤,览阅胡适对白话文学、对整个新文学的贡献,感受蔡元培北大办学纲领以及殷殷的爱生之情。同时,本书还厘清了刘思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渊源。该书以详实的史料,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百年前的五四运动,确是中国现代以来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民国社会生活史(上下)(精)》专题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包括饮食生活、服饰风俗、建筑与居住生活、行旅交通生活、婚姻生活、生老礼俗、卫生保健习尚、丧葬习俗、生产与行业生活、社交与节庆风尚、娱乐生活与风尚、信仰习俗等,系统展示和深刻阐释20世纪上半叶我国民众的生存理念、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习的嬗变过程,具有原创性和独到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