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 2019)》由当代中国研究所著,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历程,解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以及在中国语境中的运用,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宝贵经验及对后人的启示,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具有光明未来的一种选择。
在百万册的洋洋洒洒的《五百年来谁著史》,以及荣获“中国好书奖”并20万册的《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之后,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又撰写了这部重磅作品——《龙兴:五千年的长征》。 这本书从制度与治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矛盾的角度,深刻回顾并分析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大事因缘”,是一部通史。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开辟,中篇为稳定,下篇为复兴。沿着殷周之变、周秦之变、魏晋隋唐之变、唐宋之变,通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到今天“数千年未有之新时代”,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阐释中国制度变革逻辑,解读中华民族复兴。 全书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是一部从制度与治理角度总结历代得失的学术思想史,更是一部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中华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史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始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这些方针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客观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变化。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列教材之一,研究对象为国史学科体系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大背景出发,分八个时间段,讲述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20年70多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本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把握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体系中经济史研究的重点,科学客观地再现和解读了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奇迹的历史。
新中国70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本书以基本民生为主线,并借用社会学的范畴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等;通过记叙、梳理上述诸方面在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同时对发展中的曲折、工作中的失误也不回避、不轻描淡写,重在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从而令人信服地还原了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本书的出版能够对丰富国史、党史的学习有所贡献,也能够对推动中国今后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撑。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研究,本书收入了作者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的56篇论文(外加2篇访谈),并按照 新时代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与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新时代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新时代与中国当代史的阐释和总结 新时代与中国当代史的学科建设和宣传 等5个专题,加以分类编排。 作者认为,新时代以来的历史在新中国史中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现代史、当代史的一个新阶段,也是改革开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新阶段。新中国史的研究编纂和宣传教育,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的精神,进一步牢牢把握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审视和阐释国史,加强国史学科建设,为激励人们坚定历史自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 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 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 高增长,低通胀 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安史之乱”不仅是唐代的一个转折,而且是中国古代史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藩镇割据的出现,隐然牵动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态势。但是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中国学术界缺乏足够的研究。本书处理主题安史之后唐帝国的重建,将西方新史学中的空间观念引入唐史研究领域,极具学术敏锐度,对于此一问题有了极大的推进,也是很吸引人的话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97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作者叙述了 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 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 高增长,低通胀 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农业学大寨”,新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长、参加人数多、涉及面广、影响*的一场农村运动,它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诞生的?十六载岁月,出现了哪些不平凡的人物和事情?它对之后中国社会的余震是什么……本书用当事人回忆、报刊宣传、领导讲话、等手资料揭示新中国那不平凡十六年的起起落落。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借鉴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吸收现有的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成果,史论结合,梳理和分析了1949年至2019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揭示新中国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和相互推进过程中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及其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的文化创新,勾画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概貌,展示文化所发挥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借鉴,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历史和思想文化资源。
本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简称《国史编年》)第五卷,起止时间为195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本卷在编写过程中,注意突出围绕1953年三大任务形成的主线,即《人民日报》本年元旦社论所指出的:“1953年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三项伟大的任务:,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争取更大的胜利;第二,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个五年计划,完成和超额完成1953年度建设计划;第三,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以及围绕这一主线所发生。的其他重要事件。 本卷条目的主要资料来源于当时出版的《人民日报》、《新华月报》等,以及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选集》、《刘少奇选集》、《周恩来选集》、《朱德选集》、《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和编写的《*文集》、《建国以来*文稿》、《*传》、《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丛书共六卷,此书为其一。本书以唯物史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吸收现有的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成果,史论结合,梳理和分析了1949年至2012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揭示新中国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和相互推进过程中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及其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的文化创新,勾画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概貌,展示文化所发挥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借鉴,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历史和思想文化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丛书六卷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 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
......
《新中国70年》运用真实准确的史料、严谨详实的数据和平实顺畅的语言,全面、系统、准确记述了新中国自1949年10月成立至2019年10月7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理论、重大实践;生动展现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与奋进历程;生动描述了新中国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间发展奇迹;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中国实践的不断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史,也是新中国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该书还生动记述了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简称 《国史编年》)是以编年体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旨在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供翔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为国内外读者查阅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资料提供方便。举凡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民族、社会、人口、宗教、疆域、地理、区划、灾害、气候、生态、资源、军事、国防、外交、对外联系和国际反应等方面的大事,均在编写之列。《国史编年》为多卷本,自1949年起,每年独立成卷,采用纲目体编写。《国史编年》一般由纲文、 目文、文献、注释、附录等部分组成。部分条目史事简单,将纲目合一,仅以纲文记事。与纲目文内容相关的重要文献或史料,分别以文献或附录形式附在纲文或目文之后,并标明资料来源。对纲目文涉及的人名、地名等,作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简称 《国史编年》)是以编年体形式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旨在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供翔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为国内外读者查阅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资料提供方便。举凡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民族、社会、人口、宗教、疆域、地理、区划、灾害、气候、生态、资源、军事、国防、外交、对外联系和国际反应等方面的大事,均在编写之列。《国史编年》为多卷本,自1949年起,每年独立成卷,采用纲目体编写。《国史编年》一般由纲文、 目文、文献、注释、附录等部分组成。部分条目史事简单,将纲目合一,仅以纲文记事。与纲目文内容相关的重要文献或史料,分别以文献或附录形式附在纲文或目文之后,并标明资料来源。对纲目文涉及的人名、地名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撰著的《新中国70年》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奉献的一份贺礼。 撰著和出版《新中国70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赋予当代中国研究所的重要任务,也是该所作为国史主要研究和宣传机构的重要责任与使命。该书撰著和出版过程中始终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亲切关怀、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 《新中国70年》运用真实准确的史料、严谨详实的数据和平实顺畅的语言,全面、系统、准确记述了新中国自1949年10月成立至2019年10月7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理论、重大实践;生动展现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当家做主,建立、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