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讲述古代地中海诸文明兴衰、探讨西方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地中海古代通史。作者查尔斯 弗里曼以埃及、希腊与罗马这三个*代表性的地中海古代文明作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全面回顾了自公元前5000年古代近东文明勃兴,至公元600年古典时代结束为止,整个地中海世界跌宕起伏的历史。本书超越了传统的政治史框架,力图通过文学、艺术、哲学、建筑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维度,全方位地介绍与解释历史。作者还用大量篇幅回顾了近代以来欧洲人重新发现与接受希腊-罗马文明的历程,提醒读者警惕对于历史的滥用。书中另附有多幅精美的插图与地图。 本书虽然是一部古代历史的入门级读物,但书中仍不乏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严肃的思考,并用浅显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了西方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重大考古发现。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灾难性的时代。 这种过时而不可信的说法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提及中世纪,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依旧是 黑暗 落后 这样悲惨的印象。但实际上,中世纪并不是一个粗野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甚至是有着种种进步的时代。 本书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远望早期的社会动荡、帝国分崩,俯瞰中期的人口增长、城市发展,近观晚期的灾难和裂变,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中世纪。书中还添加了不少关于拜占庭的内容,形成了更为完整的中世纪发展历史。 作为一部经典著作,本书旨在重点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帮助人们理解中世纪人是如何建造他们的世界,理解并改变这个世界的。
●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首次出版 ●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二战中纳粹的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批判总结,提出著名的 平庸的恶 的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争论 ●详细记录纳粹战犯庭审全过程,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正当性 ●特别收录阿伦特德文版自序与德国史学巨擘汉斯 蒙森导读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 犹太问题*终解决方案 重要执行者阿道夫 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 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 平庸的恶 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 听命行事 或 国家行为 的借口得
1933年到1945年,被称为 第三帝国 的纳粹德国迅速兴起又急速覆亡。威廉 夏伊勒自1925年起开始观察纳粹活动,以亲身经历与采访手记,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缴获的大量秘密文件、军事命令、私人日记,以及纽伦堡审判席上的供词和证言等,全景式描绘了希特勒德国的历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 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反面人物,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事件,更对
1933年到1945年,被称为 第三帝国 的纳粹德国迅速兴起又急速覆亡。威廉 夏伊勒自1925年起开始观察纳粹活动,以亲身经历与采访手记,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缴获的大量秘密文件、军事命令、私人日记,以及纽伦堡审判席上的供词和证言等,全景式描绘了希特勒德国的历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 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反面人物,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事件,更对
全书展现了英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包括21世纪以来到当下的历史,阐释了这个国家的兴盛之道,透视了其成功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了英国民族的禀赋和创造力,展现了其所开创的现代文明,以及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作者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言近旨远,启人心智。《英国通史》自版问世以来,一再加印,获得读者的一致好评。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作为苏联蕞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di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地方不再与莫斯科亦步亦趋,民众开始反对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戈尔巴乔夫进退失据,叶利钦有仇必报,政变者各怀鬼胎 透过亲历者的叙述,切尔诺贝利、东欧剧变、八月政变、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定义模糊的名词或符号,而成为生动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平民、从国/内到国外,马特洛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大国欲坠的势头,铺展开一张角力的大网,并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苏联的蕞后岁月。蕞终,这个帝国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力量尽数吞噬。它几度挣扎着浮出水面,求得那赖以生存的一丝氧
歌德曾说: 一个人如果看到了罗马,他就看到了一切。 作为古代世界中首屈一指的大帝国,罗马人曾将欧亚非的广大地区纳入疆域,罗马人开创的一系列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管理模式以及公共工程等,至今仍影响着西方社会,成为现代西方文明永不衰竭的活水源头。 诸王传说、政体沿革、凯旋荣光、权力辉煌、英雄陨落,都将在这一部波澜壮阔的罗马帝国发展演变史中清晰呈现。让我们一起在历史、人文、哲学智慧中获得浸润,激荡心中的美德和恢宏理想,了解有温度的 永恒之城 罗马,了解当今的西方社会与世界格局。
18世纪,启蒙时期代表人物、史学泰斗爱德华 吉本以毕生精力,创作出享誉世界200多年的不朽名著 《罗马帝国衰亡史》。 自问世以来,《罗马帝国衰亡史》受到无数名家的极力推崇,包括哲学泰斗休谟、 经济学之父 亚当 斯密、世界历史学科奠基人麦克尼尔、科幻经典《银河帝国》的作者阿西莫夫等。二战时期知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经常在演说中引用书里的金句,其政治和战略思想也深受该书影响。 《罗马帝国衰亡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展现了罗马帝国1300多年由盛而衰、直至毁灭的全过程。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文字,使得西方人一谈及罗马帝国,必定会想到此书。此书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 透过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不同领域的人士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启发: 政
1415年,普鲁士王国的前身勃兰登堡选侯国,还是神圣罗马帝国所有选侯国中不起眼的一个;500年后的 一战 前夕,它已崛起为争夺世界霸主之位的欧洲强国。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到的? 在崛起的过程中,普鲁士曾经历了四次衰退期,还一度面临亡国的危险,但在历史紧要关头,大选帝侯、腓特烈大帝、施泰因和沙恩霍斯特、俾斯麦等伟人横空出世。他们是如何力挽狂澜、扭转国运的? 普鲁士500年的崛起史,也是一部霍亨索伦家族的奋斗史。这个统治家族是通过怎样的奋斗,让普鲁士不断崛起的? 在《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这部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近现代史导师约翰 马里奥特和格兰特 罗伯逊合著的经典作品中,这些问题和思索都得到了精彩解答。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代表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落幕,新兴伊斯兰强权的崛起,更为欧洲、近东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变化,甚至一度被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长达7周的战役中,双方不论民族、信仰,均表现出惊人的英雄气节与坚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英国历史学家史蒂文 朗西曼196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
本书纵览古代高卢到现代法国历史进程,描述法国从王朝到共和国、帝国和共和国的演变历程和政治变迁。古老动荡的法兰西,政权频繁更迭兴替,政治家博弈权谋,人文星空光辉灿烂。作者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体而微,完整再现历史。 战马嘶吼的高卢大地上,血性的法兰西人民为自由、民主、人权、博爱而战。多情浪漫的法兰西贵族名媛,以香水、美食、时装和红唇引领世界的时尚。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启智开蒙,奠定整个西方世界现代思维的基础。这是一个充满浪漫的人文理性而又血性激情的国度。
提到巴黎,人们总会首先想到幽雅的林荫大道,波希米亚艺术家和咖啡馆,而《巴黎血色历史》讲述的是这座光明之城的另一面 暴乱和革命、肮脏和瘟疫、战争和宗教迫害的故事。巴黎在历史上曾被维京人洗劫,被普鲁士人攻击,被德国纳粹占领;这里是1572年天主教徒屠杀新教徒、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一系列暴力冲突发生的地方。本书以精妙的文字和180多幅彩色和黑白插图,对巴黎的血色历史进行了全面回顾。
君士坦丁堡横跨欧亚大陆,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冲之地,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和战场。本书以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作为一个征服者骑着白马进入君士坦丁堡为开端,引人入胜地叙述了该城在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之后的双重角色:既是欧洲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吸引着从巴黎至伊斯法罕的民众和思想的磁石。本书的结尾是奥斯曼帝国的最后一任统治者阿卜杜勒迈吉德乘坐东方快车匆忙驶离君士坦丁堡。在这两大事件之间的漫长岁月里,作者透过该城熙熙攘攘的表象,通过叙述奥斯曼苏丹及其王朝对于它的影响力、在君士坦丁堡定居和效力于苏丹的主要家族的经历,比如泰斯塔家族、柯普律吕家族和马夫罗科扎托斯家族,记录下它曾经作为帝国首都、圣城、贸易转口港、娱乐胜地的历史。就其文化和智识生活来说,它亦是一座现代化实验场所,无愧于 举世向往
什么是拜占庭?提到拜占庭,人们无形中就会产生双重联想,一面是阴谋、暗杀、阉割,另一面是巨额财富和闪闪发光的金银珠宝。实际上,中世纪的拜占庭并不是每天都在上演钩心斗角和虚伪背叛的戏码。拜占庭人不只是财富的代名词,也并非一群神秘莫测的人。拜占庭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领袖和军事统帅、充满创造力的神学家和天才的艺术家 拜占庭文明有着千年之久的历史,在整个中世纪影响了地中海东部地区、巴尔干半岛和西欧的全部国家,即使其间它的影响力偶有波动,也始终没有完全消失。拜占庭文明糅合了异教和基督教文明,集希腊和罗马文明之大成,既有古典时代晚期文明的特点,又带有一些中世纪文明的特征。拜占庭文化和艺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朱迪斯 赫林写作本书的初衷是将晦涩难懂的拜
德意志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分裂得七零八落,而不分裂的时候,就把其他国家打得七零八落。这是个令人生畏的民族,这不仅体现在它一度对外的铁血和强硬,更体现在它冷峻、稳健、严谨的民族性格,以及永远不会被打垮的强韧心理素质。更令人惊叹的是,在音乐和哲学领域德意志民族的表现更堪称完美。 本书用明快晓畅的笔法,将德国历史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对这个民族的心理解读极为到位。读完后,你会理解,德国这个铁血的战士,如何能将虔诚的修道士、思辨深刻的哲人和才华洋溢的音乐家这几重身份结合得如此完美,同时可以让我们重温那已经久违的贵族精神。
11世纪时,在教皇的召唤下,一大支基督教军队闯入了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世界,占领了两种信仰都奉为圣城的耶路撒冷。在这*次十字军东征之后200多年间,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为争夺圣地的统治权而争斗,双方都坚信他们在为自己的神服务。 书中不仅描述了各次十字军东征的大量军事细节,作者托马斯 阿斯布里奇还从政治、社会、宗教动机和人物入手,全面剖析了这段超过两个世纪的冲突。尤其是,他从基督徒和穆斯林双方的视角讲述这段史诗般的斗争,这在至今所有的十字军史著作中还是头一次。 在作者激情洋溢的讲述下,我们被带入一个满是传奇英雄的世界,但他也不忘揭露充斥在那个时代的令人惊骇的暴力杀戮,并且清点了后世对这段往事的误用和滥用。
500余年前的1517年,西班牙人征服了新大陆,开启了在当地的殖民统治,他们不仅带来了枪炮、疾病与宗教,也带来了欧洲人书写历史的方式。为了推行法令,西班牙人必须知道当地人的习俗,了解当地人的过去,但他们却对当地社会一无所知。 对印第安人来说,历史和时间是什么?彼时,时间还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概念。受欧洲基督教时间格局训练的西班牙人,如何接受中美洲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入侵者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奋力捕捉美洲印第安社会的记忆,试图重构一个与基督教世界遗产联系起来的过去。对印第安人来说,在他们的世界中,众生、事物和神祇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会随着世代的更替而淡化,但在神秘的手抄本中依然保留着部分古老的记忆。 法国当代历史学家塞尔日 格鲁金斯基在本书中深入探索了 西方化 的起源,阐述了传教士如何
关于本书 世界历史有一套 系列之《英帝国:日不落之殇》,纵览古代不列颠到现代英国历史进程,描述英国从一个海岛小国,凭借工业革命而日益强盛的国力,成为所向无敌的海上霸主,逐步建立地球上*庞大的 日不落 殖民帝国,直至褪去光芒的兴衰过程。作者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体而微,完整再现历史。英国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的国家,促进世界步入工业经济时代;首创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两党制和责任内阁制,是为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新型政治制度的样板;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莎士比亚、培根等人文主义学者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本书按时间线索,讲述了俄国上起留里克王朝,下至罗曼诺夫王朝的千年历史,呈现了俄国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横跨欧亚两洲大国的进程,大量引用罕见的俄国古代编年纪事等一手文献资料,生动地复现出一系列重大事件与古代生活的诸多方面。本书是作者十余年创作的成果,全景式展示出俄国丰富而伟大的历史。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一次重大危机。综观整个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其内部冲突与国际矛盾一直层出不穷,从苏南冲突到民主德国的 六 一七 事件,从波兹南事件到匈牙利事件,从 布拉格之春 到波兰团结工会,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苏联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认识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失败的原因。
英吉利海峡也许只有30多千米宽,但它有1000年那么深! 作者深入黑暗的深渊,带领我们穿梭在英法两国你争我斗的所有历史时期 或者至少是站在英吉利海峡(英国人挑衅之称)两岸互瞪的时期。作者一路走来,揭开了法国历史学家一直试图用 真相 掩盖的一些迷思,证明了法国人没有发明法棍面包、牛角面包和断头台,如果不是英国人创造了泡沫香槟的时尚,法国人早就把泡沫从葡萄酒中去除了。 从诺曼人(不是法国人)征服到本应更加和平的现在,本书内容轻松愉快,但所有历史都经过了无可挑剔的研究,讲述了英法之间所有伟大的争吵。 简而言之,法国人有理由怀疑,在过去的1000年间,英国为了激怒他们而发动了的一场漫长的运动,而且至今没有结束
1789年到1799年,法国经历了一场革命。为了准确描述这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变化,本书将现实与历史数据建模相结合,以 万花筒 的形式重新解读这场持续十年的历史,力图使读者了解到法国大革命的各个层面。 除了数据设计师朱利安 佩尔蒂埃的卓越才华之外,著者让 克莱芒 马丁通过三十年间的研究,对这一时期做出了有力分析,使本书不仅有宏观的视域,也不乏具体个案的研究,甚至还有代表人物的小传。伟大的革命时代和变迁须在不同尺度从多个维度来理解,书中所涉及的几十个主题 君主制的衰落、恐怖统治、反革命、妇女的地位、军事革命、奴隶制 都证明了这一点。
《记忆之场》( Les Lieux de M moire )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 记忆之场 (les Lieux de M 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 lieu de m moire 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 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 aise )。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 记忆与历史 记忆与象征 记忆与叙事 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 自由 平等 博爱 、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