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战败》介绍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更迅猛、更无畏、更成功,然而终也比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具有自我毁灭性 这是一部美国学者的日本史研究著作,文本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学术资源的复杂性超乎想象。
本书讲述的是近代日本如何扩张和毁灭的历史,时限上起1895 年,下至 1945 年。从四条线索 内政、外交、战争、历史人物 出发,揭露对外扩张和自我毁灭,这一明一暗、并列前行、交互作用的双重历史进程。支撑日本对外国扩张的思想逻辑是什么?导致自我毁灭的制度根源又是如何?天皇、政治家、官僚、民众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本书旨在揭示日本帝国形成、发展和崩溃的轨迹,分析诸多历史现象背后的特殊性与逻辑关联,让事实自己说话。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 受害者 施害者 和 英雄记忆 。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
1853年的 黑船来航 事件常常被视为日本明治维新的起点:日本人受到外敌刺激,积极学习先进制度与科学技术,走上了富国强兵的现代化道路。然而,这样的叙述方式其实掩盖了历史的复杂性。早在19世纪初,幕府统治就已呈现出穷途之态,少部分日本人开始借助本土的 兰学 与中国的西学了解西方,寻求变革之策。然而,维新志士起初只知一味 攘夷 ,试图通过制造动乱改变国运,结果遭遇了严重挫折;经过耐心的学习和摸索,他们才为维新事业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在这群志士中,来自土佐藩的坂本龙马尤其耀眼。他促成了萨长两藩联合,直接影响了倒幕运动的成败,更拟定了 船中八策 大政奉还 等政策口号,确立了近代日本国体的基本架构;就连 日本国 的概念,也是他首次提出的。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森以坂本龙马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为线索,广罗维新时
20世纪60年代是战后日本社会剧烈震荡的时代,是一段必须正视的历史,安田讲堂事件,又是风起云涌的60年代的一个高潮。 本书是一部 青春史诗 ,它不仅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1969年1月东京大学安田讲堂内外,青年学子以血肉之躯对抗高压水龙与催泪弹的悲壮画面 而且深入反思和挖掘了这场运动背后的历史背景、思想脉络以及革命乌托邦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关系。安田讲堂事件不只是一场简单的校园冲突,更是面对战后日本教育体制僵化、国家权力结构的弊端等发起的多重挑战,是当时青年一代自我觉醒与抗争的集中体现。 本书作者为安田讲堂事件的亲历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讲述那段历史,展示了当时的青年们对自由、正义与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用行动诠释的 以命相搏 的崇高与悲壮。
20世纪70年代,日本刚刚结束汹涌激荡的战后重建。此前的十多年间,日本人口激增,经济起飞,制造业繁荣发达,文学、电影等艺术文化领域一片欣欣向荣。而若是稍往后看,彼时的日本又处在经济泡沫时代的前夜,即将被卷入全球化的旋涡中。夹在其间、看似不怎么起眼的70年代,实则继承了战后之初的辉煌发展成果,又昭示了日本文化大繁荣、走向世界的进步潮流,拥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1975年,20岁出头的伊恩 布鲁玛来到了日本。他凭借过人的嗅觉,迅速发掘出70年代异彩纷呈却不为世界所知的日本前卫文化,深入到深层的角落、前沿的现场和核心的文化艺术圈:东京浅草的杂乱小巷和破败剧院、下町的文身工作室、京都的真人色情秀,还有黑泽明的电影拍摄现场、寺山修司的实验剧团、唐十郎的巡演帐篷。他以一个 外人 的身份,游离于戏剧、电影、摄影
自1931年 九一八事变 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以 国体 之名,让包含殖民地在内的全日本帝国笼罩在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对战争、天皇、国家*狂热,进而深化其大亚细亚主义与玉碎思想。通过考察日本人的锁国性格与自卑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鹤见俊辅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从一个在明治时期走向富强,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变为保守、狭隘,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侵略国。他进而解释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的挣扎、反省、抵抗为何会失败,又如何在受到压迫后屈服 转向 ,成为军国主义的 共犯 ,*终在国家发动战争时,宣传并正当化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活着回来的男人》是一部以普通人的视角记述二战前后日本生活史的著作。主人公小熊谦二历经年少征兵、在战俘营劳动、感染肺结核、赶上经济高速增长的浪潮,以及向日本发起战后诉讼赔偿。本书既是口述历史,也是民众史与社会史。作者记录了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生命轨迹,展现二战前后的时代变迁、战后日本社会的变化,以及个体命运如何受到大时代的影响,并对日本战争罪行进行反思,形成一部 活生生的20世纪历史 。
以铁道为横轴,以天皇为纵轴,以城市为舞台,分析日本近代思想史进程。 大阪,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在人口、经济、面积等方面,全面压制着首都东京,是名副其实的 民众之都 。 但以1928年昭和天皇乘坐火车从东京到京都举办即位典礼为分水岭,这座城市渐渐被改变了。大阪的繁荣以民间资本主宰的私营铁道为中心发展而来,沿着铁道线路,这座城市率先拥有了大型游乐园、综合性购物中心、高档郊区住宅、歌舞剧场、专业棒球体育场,形成了足以蔑视东京的近代城市娱乐文化。但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业为傲的大阪,逐渐被纳入无处不在的帝国阴影之下,成为庞大国家机器的一环。从权力中心东京出发,火车像精密仪器般,以秒为单位行进,成为规定沿途国民共时性体验的装置。人们产生了一种意识 所有的日本国民都是一个整体。在这里,铁道
在《近代日本的中国观》一书中,子安宣邦继续推进着21世纪初开始的思想史梳理工作。他围绕辛亥革命前后到新旧世纪之交这一时段内日本人讲述中国的代表观点,着重对11位论者 北一辉、内藤湖南、橘朴、尾崎秀实、森谷克己、平野义太郎、石川达三、火野苇平、竹内好、加加美光行和沟口雄三 的 中国论 展开批判性阅读。子安宣邦运用后现代知识批判方法,立足于中日两国的历史连带性,对 亚洲主义 、 东亚协同体 论和 中国的冲击 等重大思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清晰勾勒了近代以来日本之 中国论 的发展变化过程。以中日战争为分水岭,战前基于论者亲身体验的 中国论 和战后陷入理论想象的 中国论 形成鲜明对照,从中不仅可以一窥几十年来中日两国关系之诡谲多变,同时也面向今天提出了中日之间如何通过对话加深理解这一现实议题。
《日本史》是我社“国别史”系列之一种。本书用简明的语言叙述日本从史前至当下的历史,是一部既有故事性又有学术性的通史。 此次修订,更正了原书个别错漏,补写了近几年的日本大事。 日本是一个文明与野性共存的民族,它是善于模仿、勇于创造的国家。它是亚洲早实现现代化、在世界经济史上书写了奇迹和辉煌、如今又陷入停滞的岛国。它与中国有着既亲近又隔膜的复杂关系。它的历史发人深思和警醒。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本书附有索引、政权更迭表、大事年表和参考书名。
日本侵华战争使包括南京在内的很多地区成为沦陷区,沦陷区问题由此重要起来。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指出: 中国沦陷区问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生死问题。 本书在深入挖掘中日文史料的基础上,探究日本侵占南京时期的诸多罪行。具体而言,本书探讨了关于光华门战争遗迹、菊花台公园、日本纪元庆典、明孝陵祭典以及南京神社等课题,揭示了日本建构记忆与象征的政治活动及其欺瞒性。在强调侵华日军暴力性与罪恶性的同时,本书还注意到日本侵华战争中 软暴力 的一面,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日本侵华史研究。
二战末,尽管日本正面临战败,为什么一万多名受过高等教育的 学生兵 自愿加入 神风特攻队 ?在这部关于象征主义和美学在日本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中扮演的角色的出色研究中,作者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操纵日本历史悠久的樱花的象征意义来说服人们,为天皇 如美丽的飘零的樱花 那样死去是一种荣耀。 作者依据学生兵的日记,描述了这些年轻人的痛苦,乃至他们对帝国意识形态的反抗。这些神风特攻队员热情地向往世界主义的知识传统,因此他们不是以军事眼光来看待樱花,而是视之为一种痛苦的美丽以及他们悲剧性信仰生活的未解心结的象征。作者以日本为例,重新理解了象征交流、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实际动作。
《福泽谕吉 文明论概略 精读》是日本当代思想家子安宣邦对福泽谕吉的名著《文明论概略》(1875)的再解读。《文明论概略》是福泽谕吉从文明论立场出发为日本设计的近代化蓝图,曾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近代化走向,后经丸山真男等思想家的阐释,成为介入当代思想生产的经典文本。作者把《文明论概略》放回到日本近代初期的历史语境中,并参照近代日本实际走过的历史轨迹,运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分析了其中的思想洞见、偏见和内在矛盾。子安宣邦通过精读福泽谕吉这部为回应19世纪后期亚洲发生的巨大转换而写就的著作,提出了如何重新审视历史,以应对当今我们所面临的 全球化 处境等问题。
《拉面》是一部以食物为切口探究日本社会变迁的研究性著作。醇厚、咸香、暖和的热汤拉面于19世纪末引进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城市化发展而被视为具有阶级色彩的大众食物。而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拉面已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日本饮食标签。本书将拉面的逐步流行归因于全球语境下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借助近年解密的战后美国政府档案,及电影、漫画、电视节目、流行文学等多样化的日本历史材料,索尔特揭示了地缘政治局势演变和经济发展、媒体舆论、消费主义对社会生活及饮食的密切影响。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文化专家井上章一考察京都历史/日本人文的集大成之作。作者视角新锐,由京都这座千年古都放眼全国,剖析京都的历史地位对日本全境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影响。作者深入浅出,由明治维新迁都东京至近日日本文化厅欲迁至京都,将京都与东京的关系娓娓道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与历史文脉,逐一解开国外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对于日本各地地名之困惑。 东海道 中国 近畿 关东 ,这些日本地名与古都京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地政关系。 不仅历史动态脉络清晰,细节之处也是精彩频出。从京都中心区的千年老店,到祇园祭上的舶来品织毯,都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来历与故事。书中叙述平易近人,仿佛熟人与你话家常,作者用自己高超的语言功底尽可能超越文化的差异,将富有日本特色的概念,以平实生动的文体表述出来。表面似乎是
哈佛大学著名日本和东亚研究领域权威傅高义教授,继社会学研究代表作《日本*》1979年风靡日本并在美国、新加坡等地引起关注后,用了近二十年的持续观察、研究及更广范围的交流,重新审视 日本* 的合理内核,回应日本经济和社会 哪里出了问题 ,并结合美日中关系提出解决的思路。 在这本八九万字的书里,傅高义以回应其名作《日本*》在学界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为线索,书写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回顾其日本社会研究的学术生涯,尤其着力早期到日本学习并做田野调查的经历、与各阶层交往的观察和收获,一个是回应《日本*》1979年出版成名后,来自美国、日本及东亚社会和学界的反响,包括致敬和质疑,在日本经历从经济腾飞到 失去的二十年 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再度审视他的研究结果,重申他提出 日本* 的合理内核,结合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日本需要
从 大日本帝国 时代开始直至战后,单一民族神话一直是 日本人 主流的自画像。本书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以及它的发展轨迹,并且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功能和作用。 日本人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单一的、纯粹的民族的呢?那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呢?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日本的历史,而且有利于解决现代国际社会上出现的纯种民族意识、单一的国民国家意识、排斥乃至歧视异民族等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另一方面,本书还将论述以纯粹的 日本人 的存在为前提下的日本人的性质,而不是重复过去所谓的 日本人论 的历史。本书研究的是 日本人论 的前提 单一的 日本人 和单一的日本民族的概念。 更进一步说,本书研究的主题是那些以民族论的形式呈现的、自称
本书是一部简洁明快、观点新颖的日本儒学小史,按主题收录了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毅面向公众的多篇普及类文章。作者从思想史、政治史和文化交流史等角度,阐述了中国唐宋以来的儒学对日本中世、近世产生的深刻影响,指出明治维新得以成功开展的历史前提,正是儒学精神所提供的重要思想资源。
丸山真男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思想史大师,在其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中,有不少关于福泽谕吉以及关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的作品。本书的推出,是丸山先生的论著*次较为全面地呈现给中国读者。本书与其说是关于丸山真男研究活动本身的翻译和介绍,不如说是为了通过丸山的福泽研究(以及与此题目相关的部分论文),把近代日本的伟大思想家之一 福泽谕吉的业绩尤其是福泽的思维方法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译者把着眼点放在 日本的近代化 这个题目上,这与她注目于丸山对贯穿福泽时事论深层的思维方法的研究有关,译者认为日本的近代化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本书作为一个思想史大师的精选集,既有个案研究的探讨,又有研究方法的反思,充分展示了丸山思想的深刻魅力,对于中国历史研究者也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