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文史名家黄永年先生以北朝隋唐史专题论文为基础,撰写的一部政治史著作。全书共分十五章,系统讨论了北齐、北周至唐宪宗时期的政治发展演变。作者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着手,考辨史料,抉发历史真相,解释政治现象。全书脉络清晰,多树新义,对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推进,如北齐内部的文武之争、唐初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武则天掌权后形成的 李武政权 、玄宗时期的内朝和外朝之争、神策军的政治本质等,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北朝后期至中唐的政治演变历程多有启发。同时,作者围绕许多重要问题,对旧史记载及现代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辨析,提出不少商榷意见,澄清了一些基本史实。本书观点鲜明,见解精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学习和研究北朝隋唐政治史的书。
本书是唐代名将李光弼的传记,也是研究其生平事迹的学术著作。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 李郭 。论实际战绩,李光弼在郭子仪之上, 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他指挥的太原保卫战、河阳之战、怀州之战精彩绝伦,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然而,相比郭子仪的风光无限,李光弼的际遇则显得落寞冷清。唐史专家马驰先生致力于唐代蕃将的研究,本书为其代表作之一。书中考订了李光弼的家族世系,纠正了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并满含同情地叙述了这位名将光辉而落寞的一生,对其生平事迹及兵法战略作了严谨的考证与评述。全书叙事严谨、行文简洁,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李光弼的个性与行事风格。书后还附有五篇关于唐代蕃将的专题论文,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入地了解以李光弼为代表的唐代蕃将群体。
一部《史记》,千载人物,藏着我们的精神基因与思想密码。 从商汤、周公到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这些早期中华文明的奠基者,跨越两千年仍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今天的我们在面对这些古老的先王、圣人、思想家时,内心不免会浮现一个问题:我们是承继了先人的伟大,还是重复着他们的局限? 这是本书试图要回答的问题。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观,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历史,如何理解当下。学者杨鹏潜心研究多年先秦思想流变,以《史记》人物为脉络,从信仰、政治制度、战争观、社会价值观等多个角度解读人物思想与价值观念,让我们看清从商周之变到周秦之变两次社会转型的思想嬗变,以及它是如何影响我们至今的。读懂先秦时代社会思想的变迁,才能读懂先人的伟大与局限,获取当下的经验与智慧。
两晋南北朝时期上承西晋灭吴,下至隋文帝再次一统。期间皇权衰弱,门阀世家在朝野扩张;南北政权分裂,中国的地理疆域被重新划分;战火频仍,无数北人南渡,塞外胡族的文化和尚武精神注入华夏衰朽之躯。那是一个名城被毁、人口锐减的乱世,也是一个风流竞逐、异彩纷呈的时代。在粗犷与纤细、入世与隐遁、分裂与融合的影响下,诞生了独一无二的士人风度,其中也孕育着即将到来的隋唐大一统时代。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 二十四史 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前四史 。本书由《史记》研究界翘楚张大可先生独立翻译,本书*特色在于体例创:书前设导言,高度概括《史记》精华;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各做体例说明;单篇题解,篇中有结构段意,使白话本《史记》更贴近司马迁的原创,体现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机械的古今语言转换。
本书为军事地理学者宋杰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延伸之作,深度呈现了两魏周齐争霸中的 河东地理枢纽 。作者首先梳理了秦汉魏晋时期河东政区的演变,明确了 河东 这一地理概念的范畴,论述了河东(今运城地区)在经济、地形、水文、交通等方面的区域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考证了河东政区内郡县、城戍等的沿革与兴废;从战略地理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东、西魏分裂时的政治形势,并以河东的军事争夺为重心,梳理了北朝后期东西对抗的战争历程。其间君臣将相斗智斗勇,奇谋迭出,壮举不断。对于沙苑之战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地区的历次反攻、西魏北周东征战略的特点及其调整、周武帝平齐之役过程与胜利原因等,皆有精彩分析。 两魏周齐政权隔黄河对峙,河东正是双方施展韬略的中心舞台,对宇文氏和高氏来说,河东的归
隋唐社会宏大的格局、开放的气势、壮阔的场面为历朝历代无法比拟,是我国历史从分裂到统一直至全面繁荣的时期。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统一时 间长并且国力强盛的朝代之一,安定和富庶是大唐盛世的标签,大唐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天地。隋则是唐崛起的前奏,开皇之治天下兴盛,大业之年天下动乱,隋朝两代皇帝堪称冰火两重天。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展开文明与野性的争斗,是这一时期的衰落期。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所写的三国题材普及读物,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史学角度对三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与 三国文学中塑造的内容作了细致区分,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其学术论证一丝不苟,专业严谨,同时行文浅显朴实,绝无晦涩难懂之嫌。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之外论述三国的12 篇文章, 对正文内容加以补充,可使读者更为清晰完整地了解三国历史。
《吴晗论明史》汇集了明史大家吴晗多部关于明史研究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编排整理,更加完整、精炼地向读者展示出大明朝历史的风华。 本书共分为 政治大势 制度变迁 世情百态 风云人物 四个部分,涵盖了明朝政治、制度、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以真实史料为基础,深刻揭示了明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书中文字通俗易懂,可读性极强。
本书是对《史念海全集》的重要补充,共收录史念海先生的学术论文42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未公开发表过的手稿或油印稿,本书首次将其整理出版。《秦汉时代关西人民的尚武精神》《豆瓣酱和牂牁江》等7篇文章虽曾经发表,但或因年代久远,或因散见他书,亦未收入《史念海全集》,故一并编入本书。这些论文多写于1937年至1966年之间,或从宏观角度论述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或从微观角度探讨秦汉以来社会演进与环境变迁,或关注当时的国家安全和社会问题,多有独到的深刻见解,是史念海先生早年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些散佚论文与收入《史念海全集》的论著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史念海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杰出贡献,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先秦时代是华夏文明的萌发时代。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这一时期既昭示了先祖的生存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揭示中华民族的身世之谜;夏、商、西周江山更迭,春秋五霸争相上位;战国再出七雄,奇招险策眼花缭乱,明争暗夺目不暇接。秦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吕思勉先生通过对先秦史籍的深入研究,力图还原夏、商、周三代的治乱兴衰以及三个王朝之后的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斗争,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先秦时代。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华夏疆域的版图,创设了中央集权:儒家思想基本定型,中华民族认同观形成,确立了古代中国对外的开放格局。作为大一统帝国的起源,秦汉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草创时期,欲了解古代中国,必须细读秦汉历史。
《资治通鉴直解》原名《通鉴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给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此书以《资治通鉴》为主,其他史书如《史记》《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宋元通鉴》等为辅,从中选取了一些重要片段与事件加以讲解,一方面通俗易懂,一方面也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先读经,后读史,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资治通鉴直解》以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当年为皇帝讲解《资治通鉴》,意在教育皇帝如何做一名圣明之君。即使在今天,此书对各级管理者与读者大众,依然可资借鉴,更可从中读出立身处世的智慧光辉。
本书从南方的视角剖析了南方一些州脱离联邦的原因及美国内战的本质,犀利指出奴隶制并非美国内战的根源,翔实地叙述了内战爆发的原因、战争前夕南北矛盾的性质、战前准备及战争的进程与影响。作者为何坚称各州有权脱离联邦? 萨姆特堡战役是如何打响的,是南方蓄意而为之还是蓄谋已久,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联邦政府在战争中对各州实行什么样的政策?联邦军是如何对待南方人民的?邦联政府的军力、财力同联邦政府相比如何?邦联的外交、贸易状况如何? 战争是如何进行的? 战争中有哪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陆军、海军将领? 重要战役的过程、结果如何?战争的转折点在哪里? 邦联是如何覆亡的?戴维斯总统可曾为南北和谈做出努力? 北方是否有回应? 战争中双方战俘待遇如何?戴维斯总统在邦联军签署投降协议后又做了哪些努力? 戴维斯是如何被捕的,在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