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路上几经失意的袁世凯为何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洪宪帝制的真相竟然是为了冲破“家族魔咒”? 性情火爆的北洋之虎段祺瑞一生清廉、不取一文? 代理大总统冯国璋曾暗中参与张勋复辟? 北洋元老徐世昌如何在风雨飘摇中把持朝政? 开国元勋黎元洪二度出山为何受辱而归? 布贩子曹锟贿选总统只图一乐? 吴佩孚何以成为登上《时代周刊》的人? 财神梁士诒为何“要头不要脸”? 章疯子章太炎为何要大闹总统府? …… 历史镜头摇摇曳曳,那些看不明、看不懂、看不清的珍闻趣事,不登大雅之堂却入酒肆笑谈中,可千万别把豆包不当干粮.把野史不当历史。 在官史煌煌不敢说、不便说、不屑说处,剥去尘封已久的历史面具,透过趣闻、花絮、杂碎的雪泥鸿爪,却窥见了乱世军阀操弄权术的心机最深处。
大家都知道长城,对长城的历史和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又知道多少呢?这本书,就是要讲给大家一些不太了解的故事。长城之伟大,可以用两个“长”概括。第一是长城体量的长,万里长城万里长。第二是长城历史的长,从春秋战国开始,长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为中国悠久的历史而自豪,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我们为中华灿烂的文化而骄傲,长城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从1984年5月4日本书作者就与他人一起从山海关老龙头出发,跋山涉水508天徒步考察明长城,是中国徒步考察的第一人,他走了30多年的长城;作为长城专家,他读了30多年与长城相关的书,就是在感受长城的“万里长”,在了解长城的“千年史”。
作为全国*一一名参加*一届到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26年出生的申纪兰经历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申纪兰口述历史》一书用名人口述历史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历史成就。其首倡同工同酬的先进理念,与李顺达的农业合作社一样,成为了西沟村历史的符号,也成为了当时国人学习的对象。本书由九章组成,具体包括人大代表、政治品质、同工同酬、集体化时代、西沟发展、李顺达农业合作社及社会各界对申纪兰的评价等。
《水墨视界:中国当代水墨现状》是一本图文集,详细的记载着当代中国的水墨现状,最早系统地使用“水墨画”概念,明确使用“水墨画”一词的是谢稚柳先生的《水墨画》一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在此之前,包括谢先生此书中所说的传统水墨画一般都是指用纯水墨或辅以淡彩制作的中国画,尤其特指文人画。时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水墨画”被重新提出,并且还伴随出现了“水墨画”与“中国画”概念之争,这一切莫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早在19、20世纪之交,就出现了“国画”、“中国画”概念,这是针对西洋画的概念提出的。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油画、水彩画等外来画种逐渐普及中国大地,以及中国画本身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水墨画”概念较“中国画”更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现代转型的实际。
本书汇集了湖北美术馆馆长、著名艺术家傅中望不同时期的艺术探索和研究成果,以及美术理论家对其作品的研究评析,这些作品和文章体现了傅中望独特的艺术感悟和审美追求,对美术爱好者有较高的艺术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