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制度是一项涵盖内容极广的国家制度,而唐代后妃制度在整个古代后妃制度中有着重要地位。本书首先将诸帝后妃、追封皇帝皇后、太子后妃与宫人作为完整的“内命妇群体”加以研究;其次从正史编修传统的角度,简析了历代正史《后妃传》书写模式的变化;再次对两《唐书?后妃传》及其他史料中有关记载的错漏混淆进行辨析补充,同时对已知内命妇的个人史事、亲族、子女婚姻等内容进行全面考补,兼及对各项后妃制度的源流和运行规律详备考证。
《清朝野史大观》是一部辑录清代遗闻轶事的著作,初版(1915年)迄今已近一个世纪,但今天看来,仍不失其价值。 我国自古以来,稗官野史就十分发达。虽不为正人君子著流青睐,却也能与正史并行不悖,原因就在于它保存了丰富、真切的社会生活史料。这些史料虽不无失实乃至荒诞之处,但它的鲜活、丰满却为正史所不及。就此而言,这部《清朝野史大观》是比较出色的。 《清朝野史大观》原题“小横香室主人撰”。共分五辑十二卷,分别为“清官遗闻”(二卷)、“清朝史料”(二卷)、“清人逸事”(四卷)、“清朝艺苑”(二卷)、“清代述异”(二卷)。书中采录有清一代的各家笔记达百五十余种,文字近二百万言,可谓搜罗宏富、浩然巨帙。所涉人事,上自帝王官宦,下至庶民贱役,无所不包,
本书以图像学的方法对于中国明代皇家建筑进行研究分析,是作者近十年来做的主要课题, 在研读了大量前辈学者和当代专家的学术专著之后, 感到有些基本问题单从典籍的文字记述中无法得到明确的认识,比如物体的形状,结构,色彩,质感, 而图像则一目了然,不会再产生由望文生义而造成的揣度和差异。本书用图像的方式对武当山与紫禁城的明代皇家建筑进行了比较分析,由宏观至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概念到意象,采取对应,类比,反衬,铺排等方法,利用摄影的构图,光线,色彩等语言关系,力图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武当山与紫禁城之间的血脉渊源,开拓一种新型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方法, 为《世界遗产影像学》的学科创建做一些基础准备。
本书汇集了一个中国学者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的历程。中国正在和平崛起,这种研究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