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野史大观》是一部辑录清代遗闻轶事的著作,初版(1915年)迄今已近一个世纪,但今天看来,仍不失其价值。 我国自古以来,稗官野史就十分发达。虽不为正人君子著流青睐,却也能与正史并行不悖,原因就在于它保存了丰富、真切的社会生活史料。这些史料虽不无失实乃至荒诞之处,但它的鲜活、丰满却为正史所不及。就此而言,这部《清朝野史大观》是比较出色的。 《清朝野史大观》原题“小横香室主人撰”。共分五辑十二卷,分别为“清官遗闻”(二卷)、“清朝史料”(二卷)、“清人逸事”(四卷)、“清朝艺苑”(二卷)、“清代述异”(二卷)。书中采录有清一代的各家笔记达百五十余种,文字近二百万言,可谓搜罗宏富、浩然巨帙。所涉人事,上自帝王官宦,下至庶民贱役,无所不包,但又区别良莠、有所取舍,其中绳矩,观“编辑凡例”可知。
本书所写,大都是野史所载——野史与正史重合的地方,当然也有。野史的好处,不用我说,大家都晓得。可以道听途说,可以揭隐发微,可以专事小节,可以不顾大义,可以情有所系,可以笔无藏锋。总之,正史家不大敢做的事,野史家全都敢干。有许多章节,信笔写来,只敢说是“稗官之言”,不敢妄称“盖棺之论”,否则岂不要惹出若干笔墨官司?好在所写事端,均言出有据,即或是谣诼无稽,在下也不负造谣之责,只承传谣之讥。至于说此书是“野”的《史记》,小子何乃太狂!《史记》不仅为正史之首,同样也是野史之源。后世的各类野史,也只不过是更“野”的《史记》。更何况,“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传说或有真伪之别,反映出的言说者与受众的心态,却是一种异样的真实。读者诸君,不妨试观本书,再掩卷思之,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终于被公认为这个世纪俄罗斯的大诗人之一。 她被誉为像帕斯捷尔纳克和里尔克那样的大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视之为竞争对手。她的作品历经波折才能刊出,她的一些重要作品仅在死后才能出版。最近二十年,茨维塔耶娃生活和著作的趣味,已日益受到她自己国家的重视。 她越来越多的作品被出版和迻译。她的赞赏者包括了约瑟夫·布罗茨基和苏珊·桑塔格。在巴
《新出青铜器研究(增订版)》选辑了李学勤先生近三十年来所写的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论文,总共七十余篇,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了新出土或发表的商周以至战国青铜器的论文。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终于被公认为这个世纪俄罗斯的大诗人之一。 她被誉为像帕斯捷尔纳克和里尔克那样的大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视之为竞争对手。她的作品历经波折才能刊出,她的一些重要作品仅在死后才能出版。最近二十年,茨维塔耶娃生活和著作的趣味,已日益受到她自己国家的重视。
传说苏东坡做杭州通判时,有个叫洪阿毛的向李小乙借了10两银子贩扇子卖,却因连日阴雨,天气凉快,扇子卖不出去,还发了霉,因而还不了债。可是李小乙急着等银子娶亲,两人扭打着来告状。
本书辑录了民国时期各报刊上发表的轶闻、掌故、趣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因其搜集标准为:要有趣的,要读者仰天哈哈笑;捧腹呵呵笑;要有刺激的;要政坛趣事,民间怪事;要民国人海中可歌可泣的,因此本书收集的文章,大多让人捧腹,可作闲人茶余酒后,解带,横陈一榻时的解颐之作;亦可补正史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