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曦著的《神圣与亲和(中国羌族释比文化调查研究)》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羌族释比文化的一系列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钱安靖先生“羌族端公三坛说”的理论构架的基础上,将释比经典《德维》中对于释比经典、仪式的白黑黄色彩的观念与仪式结合起来,提出了释比文化白、黑、黄的三维结构。在此结构内,认真梳理了木比塔等十四仑重要概念,其中对“刷勒日”的调查、对“刮巴尔”的分析、对白黑黄三维结构的论述,都很有新意。
《云南简史(新增订本)》讲述远古和先秦时期的云南,云南的原始社会及其解体,远古和先秦时期云南和内地的联系,庄蹁王滇,秦汉时期的云南,秦开“五尺道”和在云南“置吏”,汉武帝设益州郡和东汉设等。
丁守璞编著的《蒙藏文化交流史话》选取蒙藏文化交流的独特视角,在分别概述两族历史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描述了元明两代蒙古族在西藏的军事、政治活动,藏族萨迦、格鲁派高僧在蒙古族地区弘扬佛法、传播文化的历程。同时,《蒙藏文化交流史话》透过诸多文化事象的分析比较,叙述了两个民族在哲学、文学、民俗,乃至医学等方面的交流吸纳与互补情况,从而揭示了在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所必然存在的客观规律。
本讲义的内容是: 首先要向有志于治民族史的读者传授最基本的知识,使他们对这门古代北方民族史学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开辟一条顺利前进的通道。 其次要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了解近百年来国内外研究古代北方民族史的情况,掌握必要的参考文献书目,便于他们在这个学科领域向上攀登。 第三要传授他们治史的方法,交给他们一把治史的钥匙,便于他们打开史学之门,易于升堂入奥,显示他们的才华,不因袭陈说,自我创新,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 第四要培养他们具备正确运用思维的能力,明辨学术思想上的是非,并在史学界有所作为。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内容复杂,作者把他们约略分类,大体上从狭义说,可划分为匈奴、突厥、东胡三大系统;如从广义上说,还应包括活动在东北地区的肃慎系统和活动
闽台民族史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突出的民族史研究的类型学价值。主要由闽而台,再由台而南洋群岛乃至西南太平洋诸岛,是中国大陆东南原南岛语族向海洋的流布路线。后来,南洋群岛的少数南岛语族人口又逆向返迁台湾,成为台湾土著民族的晚源和次源。作为原南岛语族一支族群的闽越人,其大部分在汉代以后逐渐融人南下的汉族,小部分继续水行舟处。这支称为蛋民的水居族群,传承着越文化传统,直至近现代才融人汉族社会。秉持越文化余绪的蛋民和吸收了越文化的闽中汉民,其文化或多或少保留着闽越文化及其变异成分,从而与海峡之西的台湾高山族文化,共同映照出历史上中国东南区原南岛语族在海峡两岸历史文化相衔的环节。
本书从藏族起源的神话开篇,讲述了吐蕃王朝逐渐走出狭窄的雅隆河谷,建立起纵贯雪域高原的强大帝国,又一步步跌落云端,在佛、苯的激烈斗争中逐渐走向衰落和分裂的历史过程。其中,力挽狂澜的松赞干布、敲响王朝丧钟的朗达玛、精明智慧的太后赤玛伦、远嫁异域的文成公主、权倾朝野的战神噶尔?钦陵……君君臣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创造着吐蕃的历史与辉煌。
本书在深入了解通古斯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通古斯的概念、通古斯的起源、通古斯族系兴起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入手,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和研究通古斯族系的历史,揭示通古斯族系长时段、周期性兴起的原因和规律。
意大利人是美国最早的“包工头”?爱尔兰人没来之前,美国人不会酿酒?犹太人如何能在逆境中从一无所有到腰缠万贯?华人能立足于美国的*优势是家庭教育? 本书将引领你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种族史,讲述一个由痛苦、自豪和成就所构成的故事。 作者运用大量的史实、数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各个移民种族在美国的奋斗史、文化史和融入美国社会的历程,包括爱尔兰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犹太人、华人、墨西哥人、黑人、波多黎各人等。 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种族移民带至美国的形形色色的文化,在美国社会中交汇、融合,形成了美国今天的文化,这种多样性也对美国经济、政治、人民生活、教育、科技等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社会中的不少特殊用语、食物、音乐以及文化特点,曾一度是
历史或许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族群,但更多的历史会帮助这些族群走向融合。作为中华大家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南方族群曾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别具异彩的南方文化,然而“孤芳自赏”终会“作茧自缚”,南方文化的发扬光大需借助中原文化的源头活水。本书系即分别介绍了不同的南方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传奇历程。
《蒙古民族通史(卷)》按照时间顺序记述蒙古民族从形成到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的历史。卷记述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蒙古族及其先世的历史;第二卷记述元王朝统治时期蒙古族的历史;第三卷是明代蒙古史;第四卷是清代蒙古史;第五卷是近代蒙古史。 《蒙古民族通史(卷)》各卷均经主编与撰写组反复讨论,统一确定写作大纲后,再由各位作者分头执笔撰写。尽量保证各卷在内容衔接、编写体例、文字风格诸方面保持一致。 编撰蒙古民族通史,涉及到许多人名、地名的译音及转写,我们采取以下原则:尽量采用约定俗成的,为学术界所承认的或影响较大的流行版本的译法,每一译名尽可能注以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