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具体包括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等地,进行了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 羌 为案例,深入讨论了 民族 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的融合变迁,提炼出 一截骂一截 毒药猫 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 等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分为 社会篇 历史篇 文化篇 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 王明珂认为,羌既是一个在他者眼中存续三千年的古老民族,又是一个族名和历史叙事在近几十年才为族人所自知的新兴民族。与所有其他 民族 一样,羌既是历史的创
中亚民族的族源繁杂,发展曲折,头绪多,史料散,涉及语言种类多,被学术界视为难题之一。本书作为通论性质的史学著作,总结了此前中亚研究的前沿成果,力求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运用可信的史料,通过具体的史实,为之理出一个清晰的图系,阐明生存于独特地理条件、自然生态环境中,在强大的外来文明影响甚至控制下,中亚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 本书从四个阶段阐述了中亚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从人种、语言、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中亚民族的演化史,力求阐明这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具体过程,正是这种相互影响造成了中亚各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而又各具特色,从而揭示现今中亚及其周边国家民族问题极其复杂的深层原因和历史背景。
这是一部论文集,是作者长期理论思考并结合相关史料的研究成果选编,是近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难得的佳作。内容共分为四组:*组凡七篇,泛论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组的五篇,主要聚焦于如何认识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积极贡献。第三组由五篇构成,以蒙古帝国、元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讨论主题。纳入*后一组的四篇论文,则分别考察族群认同在回族、满族的形成和鲜卑拓跋部早期历史的书写之中的作用问题。
公元375──568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时代。在此期间,众多以日耳曼人(German)为主的蛮族部落入侵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 民族国家 ,给欧洲未来的政治版图打下了基础。这段历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中世纪,因而具有极其独特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落后,各日耳曼民族很少写作历史文献。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民族、宗教、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又导致了罗马方面大量珍贵史料的流失。在幸存下来的原始史料中,也多数存在章节严重残缺不全的问题。而少数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史料,或是时间跨度不足,或是记载内容过于简单片面,都无法让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后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拜占廷帝国(Byzantine Empire,即东罗马帝国)神职人员约达尼斯(Jordanes)编写的这
《世说中国书系 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一书是小谷仲□先生研究月氏民族的一本专著。在这本书中,序章,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是论述中国西北边境出现的游牧民族月氏。第三章介绍在阿富汗北部发现的真正的希腊人城市阿伊哈努姆的发掘成果,同时涉及西迁后月氏的情况。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述的是在即将兴起和刚兴起后的贵霜王朝的问题。第六章和第七章是1996年作者造访苏联中亚时记得旅行日记中的要点。最后一章系从考古学的角度考察月氏,重新审视月氏与贵霜的关系。 《世说中国》丛书是□□东方书店推出的学术通俗阅读文库本。其对□□文化的讲述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好读易懂,极富知识性,且携带方便,便于阅读。目前已出书目《刻在石头上的世界》《中国烟草的世界》《三国演义的世界》《中国占星术的世界》《中国说话文学之
《古代神话与民族》是丁山先生的遗著,在丁山先生去世后,其夫人送交顾颉刚先生保存以期日后为之介绍出版,王煦华先生在整理顾先生遗著时发现了这部遗稿,后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内容是丁山先生从东西文化交流来探索史前时代帝王世系的一些见解。主要就中国上古史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三代都邑迁徙、殷商史、宗法制度起源、大禹治水、炎帝事迹、神农、九州方位等进行详细考证,书中许多论点在当时乃发人所未发,即便今天来看,对上古史研究,尤其是古代神话及中外文化交流史,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集中收录作者研究中古时代与内亚各人群有紧密关联的各种名号的文章。通过分析这些内亚名号的结构、功能、语源、应用及流变,整理传统文献中某些难以理解的汉字音译语词,使它们发挥揭示历史复杂面向的作用。
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唐人街各堂口为争夺赌场、鸦片馆、妓院的控制权而爆发的厮杀混战,时间长达30余年。作者苏思纲充分利用新闻报道、官方统计数据、庭审记录等一手资料,精彩再现了纽约四次大规模堂斗的全过程。他生动描述了早期纽约华人移民艰难求生的痛苦经历,客观分析了堂斗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原因,揭示了华人在美国社会遭受的不公、屈辱和歧视。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长期括动的地区主要在大漠南北。这个地区疆土辽阔,北界西伯利亚。西接阿尔泰山,东连大兴安岭,南逾阴山,大体上包括清朝初年以来所称的内、外蒙古。在内、外蒙古之间,横豆着一片大沙漠(大戈壁),故史书上通常称这个地区为大漠南北,或分别称之为漠北、漠南。
本书观照中华上下五千年,但并非就历史谈历史,而是致力于勾画其中的连续性,展现当代中国的必然性,揭示中国历史的内在逻辑。作者以宽广的视野进行了理论建构、历史叙述和文明对比,希望有助于读者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之间的延续和发展关系。 作者认为,历史中国数千年来天下型定居文明和天下型经济体固有潜力的爆发,成就了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巨大进步。不了解历史中国的脉络和逻辑,就难以给出关于当代中国的合理解释和正确预测。
上古的中原部落联盟与周边部落融合而成华夏族,造就了强盛的秦汉皇朝,也缔造了汉民族自身。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至唐朝形成了更多民族、更大规模的统一,出现了“胡越一家”、“天下一家”的鼎盛局面。宋元明清则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成长期,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创造了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本书以“多元一体”为纲,以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与民族的关系为线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公元840年,称雄蒙古高原近百年的回鹘汗国破灭。回鹘部众西迁至天山南北两麓,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西州回鹘王朝。原属游牧文明的回鹘人吸收汉人及当地族群的文化,发展出独特的西州回鹘文明,深刻改变了中亚东部的族群和文化面貌。他们在9至13世纪控制着丝绸之路天山南北两道,是唐元之间中原与西方交流的纽带。
本书以《倭文端公遗书》所收《日记》为底本,即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据清光绪元年求我斋刊本影印本为底本。以《历代日记丛钞》第45册所收《倭艮峰日记摘抄》(以下简称 摘抄本 )、第48册所收《倭艮峰先生日记》(以下简称 日记本 )为参校本,对《倭仁日记》进行系统整理。通过通读《倭仁日记》,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在清末衰弊腐败的官场中,尚有如倭仁这样人物在坚定地践行儒家的修身与实践。 在清末衰弊腐败的官场中,尚有如倭仁这样人物组成的小圈子,在坚定地践行儒家的修身,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憾,更不能不令人感到钦佩感动。倭仁死于1871年,第二年曾国藩去世,可以说,一个时代结束了。但11年之后,新儒学三圣之首的马一孚先生出生,儒家就是如此之不绝如缕。
《法兰克人史》(作者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是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史学家之一格雷戈里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法兰克人史》中不仅详细地记载了法兰克王国的建国过程和正统基督教在法兰克人中间的传播状况,而且为后人提供了法兰克王国早期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典章制度、行政事务、商业贸易、民俗风情、伦理道德、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由于历史上关于法兰克人和法兰克王国早期历史的记载极少,格雷戈里的记载也就显得弥足珍贵;另外,也由于他的著述涉及的内容丰富翔实,颇有些文化史家的风范,因此后人称他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对许多人来说,美国西部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大平原、牛仔、印第安人的异域服饰等赋予西部冒险和浪漫的印象。向西扩张的历史被营造成勇敢、上进的白人拓荒者历尽艰险改造蛮荒部落、打造现代文明的过程。而本书作者则呈现了美国西进运动中血腥、残酷及满是欺诈、背信弃义和毁灭的一面。 迪伊 布朗通过整理目击者的叙述、部落的历史和其他档案文件,记述了从纳瓦霍人的长途迁徙开始,到伤膝谷对苏人大屠杀结束的西部边疆三十年冲突史。作者以达科他人、尤特人、苏人、夏延人和其他印第安部落的酋长和武士们的口吻,讲述了他们所经历的战斗、大屠杀和那些被蓄意破坏的条约。美国印第安人面对白人的西进运动,终失去了他们的土地、生命和自由。
嚈哒*初是北亚一个弱小的游牧部族,四世纪七十年代迁往中亚,以后日益强大起来,开始了大规模的征服。极盛时期的嚈哒国幅员辽阔,除领有大部份中亚地区外,还一度占有波斯和印度的大片领土。从五世纪三十年代末嚈哒人占领今阿富汗北部,直至六世纪五十年代末嚈哒国家被突厥和波斯联盟灭亡,这一百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中亚史上称为嚈哒时代。嚈哒人的活动对中亚、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嚈哒史研究是古代中亚史研究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中国西域史、波斯古代史和印度古代史研究的重要组份。也就是说,嚈哒史研究有其不容忽视的世界史意义。 自十九世纪中叶起,各国学者纷纷发表有关嚈哒史研究的论文。进入本世纪以后,日本学者对此用力*勤,成绩也颇为可观。在我国史学界,以前却?o有岑仲勉写过一
在清初驱逐沙俄侵略军战争中,以满族为主体的东北八旗作为清军主力在反击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644年八旗军队主力连同百万满族群众,从龙入关,东北地区陷入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被动局面,致使沙俄侵略者趁机侵入黑龙江流域,关于这一重大历史中论述甚祥,我们以此为据并通过大量史实,有力驳斥了以往学术界流行的清朝初年,封禁东北说试问清政府面临如此严峻的内忧外患,怎么可能做出封东北的决策,倘若清政府实行封禁东北的话,又怎能取得驱逐沙俄侵略军的伟大胜利。 本书在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二十年出版的新史吸收西方民族学研究的新方法的基础上对清代东北封禁,新满洲的构成,反击沙俄的主力军东北满族区域文化,学校与科举,萨满与索罗杆等课题进行了全新的理论阐释和史实描述。
本书为有关匈奴历史的经典开拓之作。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研究匈奴历史文化,尽量搜集利用当时能找到的资料(另有《匈奴史料汇编》),力图把相关问题叙述得较为广泛、深入。同时,因为匈奴史是专门史,为了便于非专业人员阅读,本书内容在文笔上力求简明、通俗,以正面介绍匈奴历史知识为主,不作繁琐考证。对国内外学术界有争论的问题,除必要辩明者外,一般不作过多讨论。对于书中引用的古代文献,或译成口语,或附加解释,使行文更加流畅。书中所涉及古代地名、专用名词,加注今时地名,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书末附录匈奴历史地图,匈奴世系和相关资料以及林幹主要著作目录,以便于研究者检索利用。
犹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一个很小的民族,但却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做出了与自身人口不成比例的贡献。在长达两千余年的漫长的流散过程中,在离开故土、失去疆域的情况下,他们克服了被同化与消亡的种种危机,应对了反犹主义的重重压力,奋力延续历史、建构历史,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宗教观念与历史意识,并孕育出独树一帜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品质。 犹太民族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是如何在遭受外部世界挤压甚至迫害的漫长历史中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宗教认同的?他们重视教育的传统从何而来?他们善于赚钱的天赋源自何处?历尽磨难后他们是如何在强敌环伺的中东世界站稳脚跟的?他们是如何在沙漠中创造经济奇迹的?本书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下,聚焦犹太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生动的笔法、切实的史料讲述犹太人那令人荡气
本书是关于古代回鹘人在漠北活动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七章,分别介绍了与漠北回鹘有关的史料概况、20 世纪国内外回鹘史的研究历程、回鹘族源、族名、历史源流、民族关系、政治军事、文化习俗诸方面内容,对于读者了解和研究回鹘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论述了兴衰于6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位于中国北方的突厥民族历史文化,尤其对突厥的族名、族属来源、汗国内讧、西突厥汗国的形成、圣地“于都斤”、社会结构、官职、分封制、可汗继承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以及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做了重点考述,并就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汉藏史集》成书于明代。该书对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历史,元朝在西藏的军事、赋税、设立驿站、法律、本钦的委任等元朝与西藏的关系方面有详细记载,是一部研究和了解元代西藏历史的重要文献。
丹尼斯 塞诺(1916~2011)是20世纪后半期欧美内亚语言与历史研究的泰斗级学者,其影响至今不衰,依然是同一领域数辈学者赶超的对象。本书在塞诺自己推荐的以英文撰写的内亚史论文中选出20篇予以汉译,可以稍稍反映他在内亚史领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书后还附有塞诺自己编订的论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