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边读传说故事边了解甘肃各地文化知识的图画书,内容以与甘肃省名胜风物有关的传说故事为主,以与名胜风物相对应的文化知识为辅。 故事选材以甘肃省 景区、旅游打卡胜地、标志性风物相关的传说故事为 。作家精心选取故事素材,摒弃其中俚俗、阴暗的消极因素,撷取 真、 善、 、 温暖的精华内容进行改编创作,以生动的传说故事吸引孩子对各地文化的好奇和关注。 每个故事之后,都有一个丰富的知识栏目,用手绘图片和说明文字对相关文化知识进行介绍,涵盖了整个甘肃的名胜古迹、风物、民俗中 重要的方面。 本书使小读者在阅读精彩传说故事的同时,可以深入了解甘肃各地名胜古迹和风物的文化渊源,在“旅途”中增广见闻,真正有所收获。
《艽野尘梦》是“湘西王”陈渠珍于1936年赋闲长沙时,回忆其1909年至1912年进出西藏的纪实文学作品。但书中关于藏地求生的惊险曲折、陈渠珍与西原的生死与共、雪域绝境的人性异化等近乎虚构,陈渠珍用字字血泪谱写出一段旷世传奇。为了让当代读者更好的阅读与理解这一旷世奇书,校注者陈继光纠正其他版本讹误30余处,新增注释277条。以1938年9月繁体无句读版为底本,参阅《陈渠珍遗著》及其他版本和相关资料,对书中的难懂字词、异体字、生僻字作了注释,为此点校注本。并保留了其他版本中没有的序言、要例、总叙以及附篇。此外,此版《艽野尘梦》由大冰长文导读,且为陈渠珍女儿陈元吉专享推荐阅读的权威版本。
乐山历史悠久,人文灿烂,底蕴厚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所在地。为记录好乐山历史,讲述好乐山故事,传承好优秀文化,2021年10月,经乐山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有关专家编纂《乐山简史》一书。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乐山简史》编纂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为编纂工作提供支持、指明方向。全书编纂历时一年多,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审读审改、编辑部成员集中审读修改,几易其稿,于2022年12月付梓,该书是全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乐山简史》采取史、志结合编纂体例,以今乐山市区划地域为基本视野,溯本求源、穷搜博采、去繁从简,史料翔实、实事求是,述而不论。全书上限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记述,下限原则上截至2020年底。全书以时为序,以史为据,以建制沿革
内容提要 《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朱棣登基,一个辉煌绚丽的王朝就此揭开序幕。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编撰《永乐大典》,明帝国进入盛世,其后朱棣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一位经历了皇帝一俘虏一皇帝的传奇天子,一个堪称明代第二强人的英雄的登场,一位大宦官的弄权专政,骇人听闻的'土木之变',皇上兄弟间的反目成仇,都使这个时代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改编自《北京地方志·北京风物图志丛书》中的《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地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西部,东邻交道口南大街,西倚地安门外大街,北接鼓楼东大街,南连平安大街,是北京城中极具特色的民居区。这里毗邻皇城,紧靠北京城的中轴线,西望钟鼓楼、什刹海,一条玉河从西南区域穿流而过,实在是一块位于中心城区的风水宝地。南锣鼓巷是北京*古老的街区之一,已历经700余年风云变幻,想要追溯它的历史,则需从元代讲起。本书图文并茂,通俗讲述了700年来南锣鼓巷地区的历史变迁。
暂时没有内容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已发现西南地区存在着夜郎、滇等大大小小的地方性政权,同时还分布着众多无君长统属的人群。作者在过去的著作中,以贵州西北部地区为例,探讨了有着自身地方性政权传统的人群,逐渐融入中国大一统王朝 的历史进程。温春来著的《身份 与记忆:西南经验(精)》主要通过多个人物的故事讲述了“彝族”精英是如何争取本族的独立族属地位的,原来他们一直被称为“倮”,从身份与记忆的层面,探讨这一进程对近代西南地区的影响,从而在学理上为中国多民族 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进行说明,并揭示西方学者的一些偏激观点在学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白吉尔编著的这本《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的记叙涉及一个半世纪的历史,目的在于强调该城市演变过程中,导致这种持续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沉浸于当地社会生活中,日复一日,多层次各方面综合研究的目标集中于这个或那个领域――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上海史显得极其复杂。它经历了激烈的和对立的历史插曲和片断:被迫开埠、太平天国起义、资本主义突飞猛进,以及革命运动、国民党独裁、日本占领,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及进入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然而,从远处观察,在异地遥望,这部剧烈动荡的历史似乎由一种定式操纵着,一种超越一切的寻觅,即对现代性坚持不懈的追求。
暂时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