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传:东岳圣山志》是一部比较系统介绍泰山历史的专著。本书最初由美国人赖恒利着手写作,但由于其不幸离世,后来则由美国人德怀特 康斗 贝克尔接手,最终完成本书的创作。 作者沿着泰山的登山路线,详细介绍了泰山的概况,山路沿途的自然景观和庙宇、遗址等人文景观,以及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山岳信仰、民俗风情等。本书旨在引导读者从西方人的视角了解中国的泰山,不仅为泰山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泰山所承载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植根于读者的心中。
东海之滨一座古城,闽江缓缓流过,江水浇灌着两岸的花果,也孕育着悠久的文明。城内有山,有塔,有寺庙,古韵悠长,这就是福州。本书从江城福地、 海丝 枢纽、海滨邹鲁、海国先声、闽都风物、闽都新颜等几个方面,写出了闽都开放融通的襟怀,记录了福州在丝路百城中的风姿卓然。
《武汉传:江汉交汇的大都市》是 丝路百城传 系列图书中的一部,由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作协副主席李鲁平创作完成,本书于2023年2月出版发行。 该书吸取地方志、历史研究的成果,以非虚构的方式描绘了武汉江河交汇、湖光山色的地理变迁及其空间格局,勾勒了武汉从码头贸易到近代重工业重镇到当代高新科技中心的发展历程;在交通格局、经济格局、城市格局的变化中呈现大都市的崛起与辉煌;在江河、湖泊的沧桑巨变中呈现水的特色;在城市的进步中呈现人的奋斗、城市风情和城市性格。
本书是由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领衔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本书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雄安之风、雄安新风、雄安雄风。既有历史叙述,又有当下呈现。作者深入雄安,通过实地调研,细致的采访,以雄安新区建设六年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脉络,真实记录了雄安新区成就的一系列科技、生态、文化等创造性、创新型的奇迹,生动勾勒出这座 未来之城 的崭新风貌,以及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精神内核。同时,通过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真诚书写了雄安建设者的风范、科技者的智慧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描绘出新时代建设者们的精神图谱,再现了雄安新区崛起的壮美进程,谱写一曲新时代的中国新史诗。
本书集中了一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近一百年间的历史老照片,展现传统摄影下黑白的潮州历史写照,也是近现代中国南方城市的一个缩影。其时代距离现今较远,能唤起人们对一座老城往昔的探秘。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不仅仅展示老照片,并加以生动地图片描述。 整理并出版城市的历史影像图书,是一件艰巨但极具历史意义的事情。它站在一个客观、冷静的历史高度,用影像学的角度来解读潮州,并通过比如传教士,甚至是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随行摄影师等等的镜头来展现一个百余年间老一辈熟悉的,新一代陌生的潮州。它将是一本去除浮夸,严肃而生动的读本,有着资料性、档案性的意义。
肇迹于晋、得名于唐的佛山,是 一带一路 上的重要城市,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那 石湾陶 的基因密码,那 海丝 飘带上的佛山武林往事,那能工巧匠手下的 佛山造 ,南风文脉一眼千年 本书如画卷展开,佛山故事娓娓道来,观城市历史底蕴与蓬勃发展活力,期待无限未来。
该作品是 城市的力量 系列之一。 广州,作为一方地域,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南海之滨。南临大海、北倚五岭的地理位置,使得广州这座城市天生带有海洋与土地混合的基因,在波浪与岩石的搏击中成长。广州,从砌下第一块城砖那天起,就是一座商业城市,在近代化转型中,起步最早,走在最前,两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将广州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书通过纵览广州两千年历史,在宏阔的历史格局中,以富于穿透力的历史视野,讲述了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广州是如何 开眼看世界 敢为天下先 ,从一个码头转型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商业之都的,广州在近现代化的浪潮中又经历了哪些兴衰际遇,并揭示了这些际遇与经历将给中国城市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全书立意深刻,主题突出,高瞻远瞩,结构明晰,文
本书围绕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凉山彝族地区(大凉山)开展的社会变革展开。全书分为四章,按照时间顺序对社会变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简况、中共在凉山社会变革准备期开展的工作、中共在凉山社会变革进行期开展的工作和社会变革后的复查补课 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共在凉山开展社会变革的历史全景。由此中共实现对凉山的直接治理,也使凉山从经济贫困走向快速发展。
本书从历史、文化、社会、名人轶事等几个方面全方位描写了开封,这座千年古都。从最早的文明曙光到风云际会的春秋战国时期,从李杜潇洒飘逸到八大家严谨文风,从海上丝路到闯王的到来,从没有硝烟的战争到奇袭开封的神来之笔。几千年的历史,讲不完的人文轶事,虽不能尽数包罗,却也满是浓墨重彩的工笔。再把视角转向当下,开封正在努力打造一座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古往,今来,明天的开封将会有更多的故事代代流传。
本书主要讲述十多年来,作者自驾行程二十余万公里,持续地跋涉于蜀地鲜为人知或虽为人知但甚少有人涉足的古城堡和古战场。在写作古蜀城堡战场的过程中,参考了相关史籍,所描绘的地理情况也是亲自勘踏。该书以散文的文学性、新闻的纪实性和学术的严谨性有机结合的笔法,来解读历史的流云和领略自然的岚烟。其可以为蜀地人文历史、古代军事史的研究者、热爱旅游者给予相关的实证和有益的启示,为酷爱蜀地历史文化的旅游者,提供拓展、探秘、寻幽的新路径。
于波主编的《三晋史话(运城卷)》一书,记述内容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新中国成立前。全书分十章节展开。期间,每一朝代在运城地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所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均有所记载。如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这里早期人类的活动,西周、春秋时期魏晋的强盛,大汉王朝的畿辅要地,魏晋时代的名门望族,隋唐时期的*盛,宋金元的文化勃兴以及明清时期的辉煌等。无论思想文化、军事,还是农业生产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充分展现了这一地区的古老文明及**、灿烂文化。
长沙善化贺氏是显望于湖湘近三百年的名门世家,载于史志记载的名人众多,如湖湘士人领袖,官至清末云贵总督的贺长龄;湖北学政,长沙城南书院山长,经世派重要人物贺熙龄;官至伊犁知府,辛亥年举兵起义掀开新疆民国史扉页的贺家栋;五四时期全国影响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的会员贺延祜;著名汉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的夫人,齐门女弟子、知名画家贺澹江;新中国代农学家贺善文,等等。该家族不仅在湖南近代史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均有相当影响与贡献,该家族的师友、姻亲关系更是串联起了壮观的湖湘英杰群体。这些层层叠叠的关系网,使贺氏家族成为湖湘英杰集团的中心,拥有的话语权。 作者作为其母系家族贺氏后人,历时六载,以大量珍贵的诗文汇稿、奏折信札、族谱方志、后人回忆录等历史文献为基础进行严谨考订,展示长沙善化贺氏家族的发
四川号称 天府之国 ,这片沃土不仅为四川人民提供了丰盛富饶的物产,让这里的人民能够丰衣足食,同时还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本书以翔实的资料*面展示了四川各个文化领域的起始及发展。 从水旱从人的农耕文化,美轮美奂的青铜文化,风程仆仆的交通文化,到百娇千媚的蜀锦蜀绣,引*世界的盐井文化,个性鲜明的传统戏剧,以及有着悠久历史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文学、道教、史学,民俗等,作者在深入研究各领域历史的基础上,对四川文化做了高度总结、概括和梳理,*面展现了四川文化在近3000年里的发展和变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 简史 。对喜欢四川,欲了解四川的读者而言,这是一个简练而丰富的读本。
这是一本关于民国老重庆的城市记忆。 本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 沧桑岁月抹不去昔日繁华、战火中崛起的文化名城、大生意与小买卖、动荡年代的风云流转、忘不掉的鲜香麻辣、道不尽的逸闻轶事、苦中作乐的重庆人、巴渝印象 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重庆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重庆及老重庆人的生活。
这是一部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地名及民族文化的史学著作。全书分为古地之部和民族文化之部两个部分,共37万字。全书采用通俗的纪实体写法,围绕民族、宗教、民俗、语言等学科对以青海为中心的西北古代历史地理及羌藏文化展开研究,在充分利用文献史料的同时,还从古汉语、藏语、古羌语以及突厥语、蒙古语角度做比较,对夏禹、西王母等古代传说,昆仑、敦煌、黄河九曲等古代地理,吐蕃、吐谷浑、南凉等古代历史文化进行多方考证,追本溯源,以求其实,使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被更多的读者所了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山西,领略表里山河的壮美风光,感受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山西这块古老而厚重的土地,充满了神奇。如何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提供帮助,给他们留下一个简要、生动而又难忘的记忆,陈河才、胡苏平主编的《三晋史话(太原卷)/三晋史话丛书》把山西*具历史文化价值、* 想告知读者的精华展示出来,让朋友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对山西的历史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习学记言序目》是南宋叶适评论经史子书、记述研究心得的札记体著作。叶适通过评价儒家经典和历史典籍,表达政治、经济主张和伦理思想。《习学记言序目》计经说十四卷,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文鉴四卷,是研究叶适思想的主要资料。本选注本由宋明理学研究专家何俊选编、导读、解题与研读,陈正祥注释。全书分 导读 选注 两部分。 导读 部分对叶适生平、思想做了高屋建领、精到严谨的介绍。 选注 部分按照篇目分别撰写 解题 和 研读 ,旨在展现其人格魅力、思想精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叶适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永嘉学派及浙东学术。
《写给孩子的宁波历史故事》是专为孩子撰写的宁波历史普及读物,从河姆渡人的传说到宁波解放,近百个故事呈现宁波70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里有孙恩起义、黄晟建罗城、明州保卫战等历史事件,有隐士严子陵、孝子董黯、日僧雪舟、大学者黄宗羲等历史名人的故事,有阿育王寺、天封塔、双屿港、钱业会馆等古迹的传说,让孩子沉浸于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同时,了解宁波,热爱宁波。每个故事配以漫画插图,随书赠送《宁波历史大事记》。
丛书拾掇 深圳风物志 系列丛书是深圳*部大型风物主题图书,*辑分风土人情卷、民间美味卷、传统建筑卷,共三卷,已于2016 年出版。第二辑分地名密码卷、村落往事卷、家族记忆卷, 共三卷。丛书邀请深圳地名文化研究者程建掌舵编纂,资料详实,讲述深圳地名由来、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古村历史、家族祠堂、民俗活动,拾掇深圳历史的风物遗迹,结合手绘插图的创新编排方式,生动再现隐没于现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