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南京传 叶兆言 南京人立南京传以史为纲简述南京城市历史六朝古都兴衰荣辱发展史
    •   ( 220 条评论 )
    • 叶兆言 /2019-08-01/ 译林出版社
    •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作为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叶兆言对他写了四十年的南京有着独特理解。 南京为他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历史的平台,它不断被破坏、被伤害,又不断重生、发展;它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浓墨重彩,又以失意者退场;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在这部集其四十年写作大成的《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秣陵,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东吴霸业、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来?秣陵、建业、石头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称有何历史意义?从竹篱笆到明城墙,城市建制怎样演变?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 叶

    • ¥35.54 ¥78 折扣:4.6折
    • 【人民出版社】 台湾通史(J)—(历史类)(人民联盟文库)
    •   ( 23 条评论 )
    • 连横 /2011-10-01/ 人民出版社
    • 《台湾通史》全书内容起于隋大业元年,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时间横跨1290年,有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从最早到达台湾的开拓者,到清中后期抵抗日本侵略的志士将领,凡有关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物产、风俗、人物等等,均有论列。对大陆人民开拓台湾与台湾人民抗击荷、英、法、日等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叙述尤详。 本书典据精深,记述详明,因立足奠基台湾史,故史料编撰宁详勿略,宁取无弃。凸显“民贵”史观,对岛内民生之丰啬、民德之隆污,特别是攸关国民生计之官方奏疏一律详细载录,以供后人借鉴。对以往史书以“岛夷海寇”视之而一笔代过之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及其后率领大陆同胞迁台拓台的事迹给予重新矫正定位;对台湾人民介乎以卵击石、艰贞抵御日侮的历史详情,更是重笔彩墨,致意再三。全书既体现了台湾与祖

    • ¥47 ¥94 折扣:5折
    • 猛将还乡 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247 条评论 )
    • 赵世瑜 /2022-0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江南史研究已取得累累硕果,在农业开发、市镇兴起以及社会与文化的发展等诸多领域有了丰富的认识。而对这一过程的另一面,即水上人上岸成为定居人群的过程,特别是对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能动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变化及其内在逻辑,尚有待深入挖掘。本书以太湖东山的刘猛将信仰为切入点,试图对东太湖地区水上人上岸的过程及其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加以梳理,为江南地区农业聚落的形成、商业与市镇的繁荣和宗族建构等问题寻找一条新的解释路径。本书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认识江南社会呈现出已知面貌的“所以然”,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社会不同区域发展道路的共性。

    • ¥47.7 ¥118 折扣:4折
    •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美]韩起澜、卢明华 海外中国研究的经典作品 理解苏北人群体之书 正版书籍 上海人民
    •   ( 37 条评论 )
    • /2024-10-14/ 上海书店
    • 近代以来,苏北人成为上海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在这座城市中努力生存,却备受争议。一个人的原籍为何会引来众多讨论,“苏北人”的称谓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基于丰富的史料,美国历史学者韩起澜以上海苏北人为研究对象,从其生活、工作、习惯,以及他者对苏北人的印象与记忆切入,试图揭示其身份、偏见和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阐述作为族群的苏北人是如何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被反复建构和延续的。苏北既是现实存在的社会类别,又是社会建构的类别,从原籍的角度寻迹其历史,才能理解族群本身。尽管苏北人所受的偏见已逐渐消失在时代浪潮中,但其产生的根源,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 ¥35.9 ¥72 折扣:5折
    • 战安庆 曾国藩的中年突围
    •   ( 149 条评论 )
    • 周禄丰 /2022-06-24/ 岳麓
    • 本社近年推出的畅销书《战天京》是写湘军集团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城的史事,而在此之前湘军攻下当时安徽的省城安庆,则是攻克天京的必要前提。安庆会战是清王朝命运的转折点,安庆会战前清朝有 之忧,而安庆会战之后,清王朝逐渐掌握主动,逐渐镇压了各地动乱,号称“同治中兴”。本书选取安庆会战这样一个转折点,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场历 罕见的会战,因为此战不但有太平军和湘军的决战,期间也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洋人介入中国事务,干预太平天国战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战场争夺,外交斡旋,加上清王朝和太平天 部的政治斗争,战场之外的戏份比战争还要激烈。书稿文笔优美,史实准确,给读者一个近距离了解那一段历史的 机会。

    • ¥37.27 ¥88 折扣:4.2折
    • 广州传(简明版)
    •   ( 57 条评论 )
    • 叶曙明 /2022-04-05/ 广东人民
    • 这是一部城市传记。作品一改官方修史的窠臼和史观, 次从平民视角入手,书写了广州两千多年(前214年—1949)的市民生活、城坊地理、灾难兵祸、迭代治理、文化 、港口渔猎、休闲娱乐等,全书30万字。作品语言精练,散点式的信息密布,故事叠加,互为牵引,整部作品繁花叠缀,摇曳多姿,既有看点,也有历史厚度。因此文本和平民化气质的读者有很大的接近性,可读性强,在文体和写作方法上具有创新价值。 《广州传(简明版)》经作者授权,编者对文中引文和学术性较强的内容、考古内容、惯见的非遗内容做了必要的删节,单册,软精装。

    • ¥38 ¥98 折扣:3.9折
    • 南澳石刻调查("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第一辑)
    •   ( 71 条评论 )
    • 高健斌 彭亮 著 /2019-05-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南澳石刻调查》是国家基金项目 福建与海洋(*辑) 中的一种。南澳地处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明清两代是名闻遐迩的海上军事重镇,素有 中国东南海防门户 之称。据相关资料,自明万历三年(1575)诏设 协守漳潮等处专驻南澳副总兵 至清末,先后有170多任副总兵、总兵在此守卫御敌,众多文武官员、骚人墨客登临海岛也多有题作,他们或以石刻或以立碑等形式,把南澳社会出现的重要人物和发生的重大事件记载下来。本书分 摩崖 碑刻 墓碑 和 杂刻 四个部分,采取将现有石刻图像资料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按照石刻上所标明的时间顺序编排,将这些石刻、碑记等历史文物,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并 基本为每一位找到资料的人物撰写了详细传记 ,为研究我国明清两代的海防史和南澳的历史、地理等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 ¥44 ¥88 折扣:5折
    • 刺桐城 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 精装 王铭铭著 以滨海城市泉州为对象 区域史和城市发展史 中国地方史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   ( 79 条评论 )
    • 王铭铭 /2018-04-01/ 三联书店
    • 王铭铭著的《刺桐城(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精)》以滨海城市泉州为对象,考察了其从公元三世纪北方汉人南下入闽的初期阶段,到1949年之间一部漫长的区域史和城市发展史,实为一部内容丰瞻的“泉州传”。作者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综合了地方文史研究、施坚雅的经济空间理论及克拉克的区域网络史分析,对泉州城的兴起、成熟、兴盛和衰落,做了线索性的宏观铺陈,并重点分析了泉州在宋元时代文化多元主义影响下的迅速发展和商贸繁盛,以及明清以来在本土主义意识形态及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双重压力下出现的权力、经济与文化的转型。 作者意在通过自下而上地叙述一个地方的历史转型,一方面揭示域外与本土交错关系下泉州的“古今之变”,说明其演变过程是在家庭、地方社会、 与 大空间范围中的世界之间互动的历史产物;另一方面借助历

    • ¥46.5 ¥82 折扣:5.7折
    • 北京寺庙观堂 北京学丛书 流影系列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   ( 12 条评论 )
    • 张帆 田雪 /2016-05-3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对当代北京的寺庙观堂进行了整理,以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体系分列,收录了*、市级、区县级保护单位共计142处。在对北京市文物保护体系中142座寺庙观堂考察实践的基础上,查阅文献、档案资料,以350余幅影像图片为主线,内容涵盖建筑艺术形式、雕塑、壁画、文物、宗教文化与市井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领域。图片包括反映历史变迁的老照片,反映新时期遗产保护成果的新图片。 《北京寺庙观堂》展示了北京寺庙观堂文化演进的历程、历史作用及其文化特点,在影像记录的同时,就其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保护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 ¥42.5 ¥85 折扣:5折
    • 桂林抗战文化城奇闻异事 文丰义,秦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文丰义,秦彬 /2013-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38年,广州、武汉沦陷前夕,随着中日战争局势的变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全国各类机构、机关战略大转移。在这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下、西迁大转移中,桂林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短期内相继会聚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热血青年和文化人。一时间“文人荟萃,文化繁荣”的桂林成为当时国统区著名的进步文化中心,被誉为战时“文化城”,城市人口也从抗战之前的六七万人猛然增至50多万人。桂林成为抗日的大后方。从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的6年多时间里,在桂林“八办”的领导和引导下,在桂的进步文化团体和文艺团体达到了100余个。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文化救亡运动。当时许多文化名人聚集桂林,已远胜于武汉国民政府第三厅的“名流内阁”。先后到桂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文化界人士,比较知名的就有1000多人,

    • ¥34 ¥161.37 折扣:2.1折
    • 汗青堂丛书008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精)
    •   ( 11 条评论 )
    • (瑞典)喜仁龙|译者:邓可 /2017-01-01/ 北京联合
    •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喜仁龙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 ¥48.7 ¥99.8 折扣:4.9折
    • 鸣沙丛书·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
    •   ( 15 条评论 )
    • 王笛 著 /2020-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鸣沙丛书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由作者不同时期的11篇文章构成。作为一个整体,展示了作者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这些文章涉及不同的主题,写作于不同的时期,在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体现了作者方法上的自觉,可以说是作者三十年来学术探索的一个总结。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的学术轨迹,从数据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开始,到对下层民众和日常生活的深描,*后致力于历史文本的多角度阐释,反映了作者从社会科学方法,到人文学方法的回归,以及所采取的新文化史、微观史和人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取向。

    • ¥39.5 ¥7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