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玛纽埃尔-爱德华 沙畹(1865 1918),是近代以来*有成就的 汉学 大师之一,公认的 欧洲汉学泰斗 。1907年,沙畹从巴黎来到中国,开始第二次在华考古活动,《华北考古记》就是这次实地考察的学术成果。 沙畹是运用现代考古技术对中国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与测量的学者,通过大量拓印、抄录遗址文物中的碑文题记,收集整理了一千七百余张图片,并对遗址文物进行了艺术、政治、宗教、社会等多角度的阐释。这些遗迹在后来的战乱过程中或损毁或流失,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图片及资料对于后世的研究就更显弥足珍贵。 《华北考古记》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文献,同时也是中西学术交流的历史见证。1909年本书法文版面世,中国的登封三阙、孝堂山、武梁祠、龙门石窟等遗址由此进入西方学术视野,成为世界汉学及东方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
《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收录了500余幅麦积山石窟的高清大图,辅以洞窟信息介绍,并梳理了历代麦积山石窟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整理过程得到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亦参考了大量相关著作、论文等资料。为增加互动性,书中部分洞窟还附上了二维码,扫码可 体验实景洞窟展示,以便读者沉浸式、多角度了解麦积山石窟造像之美。 全书分为“石窟造像”“库藏造像”“壁画”三个部分,即打开麦积山石窟的三把“钥匙”。 “石窟造像”部分,收录了麦积山石窟几乎所有可抵达的造像;“库藏造像”部分,展示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近百件珍贵文物中的精华;“壁画”部分呈现了麦积山价值非凡的壁画,同样信息量满满。
追根溯源,从400万年前的第一个人类祖先开始,走进时光的隧道,游览每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考古现场。从史前的拉斯科岩洞壁画,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再到壮观的中国兵马俑和尘埃下的庞贝古城……本书收录了全球范围内240多处标志性的遗址和考古发现,并深入挖掘了一些不为人知、但意义非凡的开创性考古成就,比如刚发现不久的最古老人类遗迹,发现于普通停车场的英国国王遗骸,还有位于土耳其的已知最古老的神庙建筑。《考古通史》以全景式阅读、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遗址的历史价值与文化风貌。
本文以作者林胜利找寻古堡的经历、视野介绍遗存在塞外蔚县的古堡,以独特的古堡建筑、民俗风情展现塞外文化,为北京人提供一块全新的土地。这土地,必将成为京西的旅游胜地。本书文字力求精炼,讲求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
《闽南民俗过台湾:文物述说两岸风情》作为《闽台民俗》基本陈列的补充和延伸。闽台民俗包含的内容甚广,举凡生、老、病、死的一切生命礼仪,生活过程的衣食住行、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闽台传统戏曲、工艺、俗谚俚语、歌谣酒令等等,皆是发掘与研究的对象。在林林总总的民俗文化事项中,厦门市博物馆民俗专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筛选,确定了六个专题,分别为:“唐山过台湾”、“衣食住行”、“冠婚寿祭”、“古味节庆、“乡土神灵”、“走海经商”。这些内容都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也是能反映闽台民俗延续性的。编写者不单就民俗说民俗,而是以厦门市博物馆《闽台民俗》基本陈列及馆藏民俗文物为基础,从文物看民俗,这是一种创新,值得肯定。
本书是对龙门石窟在岁月流变中的发展和历史进程中的文化进行的全面梳理和论述。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岁月流变,分十五个章节,侧重叙述了石窟开凿的地缘、背景、渊源、洞窟特征、艺术特色、社会历史、岁月中的起伏演变和早期的石窟调查;下编为遗产觅踪,分十一个章节,侧重叙述了广域龙门中的人和事、文化史迹、文物遗珍及永恒记忆等,进一步丰富人们对龙门的认识。全书资料全面,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故事趣味盎然,是一部融专业性、故事性、文学性为一体的通俗性文化读物。
你也许听说过西周的“金文月相”,但你没听说过本书首次发现的商代“卜辞月相”。 你也许看到过各种版本的“西周金文历谱”,但你没看到过本书首次复原的“晚商金文历谱”。 你也许知道商周时代存在“十三月”置闰法,但你不知道当时还存在本书所要考证的“十四月”置闰法。 你也许想到过武王伐纣的“甲子日”可用天象推算,但你没想到过商汤伐桀的“乙卯日”在本书中同样可被推算。 显然,在商周历法和商周年代学的研究领域中,本书能够同时作出如此多的关键性突破的确是令人惊异的。但是,相信详读了陆星原编著的《卜辞月相与商代王年》人最终都会发现,上述这些全新之论同时也都是立足于甲骨文、金文、先秦简牍和先秦文献的求实之论,都是拥有天文学验证的有据之论,都是总结前人智慧和多学科成果的全面之论,它们都是“述而不作
黄文弼(1893—1966)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被誉为中国新疆考古人。他所参加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是一个由中外科学工作者平等合作、在世界范围都享有盛誉的科学考查团体。他们在自然条件恶劣、西北政局动荡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在西北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西北地区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27年以后,他的学术人生与中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的科学考古联系在一起,他一生四次到新疆,成为新疆考古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本论文集收集有关黄文弼生平及其西北考古研究的资料和文章36篇,全面展示了学术界对黄文弼及其时代的西北科学研究的面貌,是了解早年西北学术研究的完整画面。《黄文弼研究论集》适合于从事中国历史、西域史、历史文献学和考古学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广大爱好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2011年至今公开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论文近百篇,分为仰韶村遗址与仰韶文化研究,庙底沟遗址与庙底沟文化研究,西坡遗址研究,底董、笃忠等遗址研究,考古学史和考古学家等五卷。内容主要以
本图录以2012年以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主,汇集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的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以“走向文明”“协和万邦”“海宇攸同”“殊方共享”四个部分,生动讲述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
“亲历中国考古”丛书(全八册)介绍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几大考古发现,包括曾侯乙墓、满城汉墓、西汉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秦兵马俑、法门寺地宫、敦煌石窟、楼兰和尼雅。丛书的作者多数亲临考古发掘现场,主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