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敦煌 系列图书用二十四个敦煌关键词、十个敦煌历史人物、十二幅莫高窟壁画、十六件敦煌器物、壁画里的古人生活细节和壁画里的神仙角色来解析敦煌,由此便有了《敦煌关键词》《十个人的敦煌》《壁画里的莫高窟》《敦煌壁画里的器物》《敦煌壁画里的生活指南》《敦煌壁画里的神仙》6个分册。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关键词、人物、或壁画开始认识敦煌,了解敦煌,直至感受到敦煌艺术的魅力。这里提到的每个故事,每个场景,每个角色,每个物件,都会带你走近敦煌。透过这一扇扇敦煌文化之窗,你将看到中国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发展。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为一部大型专科辞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 年版)的全面修订。按照专业性、全面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充分吸收 20 世纪末以来海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原有词条、附录,增加新词条、新附录和新门类,主要包括敦煌学通论、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宗教、学术史 7 大部类,石窟艺术、佛教典籍、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石窟考古、人物、天文历法、医学、著作、版本等68个门类,收录词目 12000 条,图版 1200 余幅,总篇幅 400 余万字。与第一版相比,新增词目 5000 余条,新增图版700余幅,新增字数160余万。大辞典全方位总结、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当
英国19世纪史家麦考莱所著《英国史》,是西方浩繁史著当中至为辉煌的作品之一。该书所述英国史事始于詹姆斯二世时期,恰好上承大卫·休谟的有名史著;而从文笔上论,麦考莱也继承了休谟与吉本的史学传统,连同托马斯·卡莱尔等人一起,使得19世纪的英国史学臻于高峰。《麦考莱英国史》虽然记述的主要是1688年光荣革命前后17年的历史,却浓缩了千年英国的历史命运,不但是英国自诺曼登陆以来的传统命脉,而且更是未来英帝国雄风的发轫,因而是一部厚重无比的长篇巨构。
煌煌,大明也。明代是中国历 一个璀璨的时代,其冠服制度 是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代际、地域之间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充分运用考古发掘材料,综合传世实物、文献、图像,对明代帝王后妃、品官命妇、士庶及妻的冠帽服饰做了系统梳理与研究,客观上体现着明代礼制的变化,是一部有着多重价值的明代服饰专著。
看完了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原本讲的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故事,所以看得时候就尤其地痛苦,似乎都能听见自己脑袋分裂的声音。现在看书还是会像小时候那样来个二分法,好人和坏人,男人和女人,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不一定就是喜欢好人不喜欢坏人。。。),或者说,悲剧喜剧,等等等等。这个讲一个精神分裂女子的故事的故事,却给了我难题,虽然一直处于分裂中,却分不出我更喜欢谁,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桑青代表了传统的中国女子道德观念。桃红,看看这个香艳的名字就知道,它和桑青是对立的。但是桃红就一定隐喻是“美国梦”吗?我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丛书:敦煌文献名物研究》对542条敦煌文献名物进行考释,是迄今为止敦煌文献名物研究最为全面的成果。作者把所考释的名物分为服饰、布帛、饮食、宫室、舟车、器用、武备、佛器八类,然后分条逐一考证辨析,使读者对敦煌的历史文化,对主要是隋唐五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社会生活有了十分具体的了解。在考释中配之以图片左证,增强了直观性,使读者,即使是如我一样不研究敦煌的人们亦能从学术的普遍规律中获得阅读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