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教碑刻辑录》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江西道教碑刻收集、整理与研究 (项目编号:16BZJ039)的结项成果基础上修改而成。书稿内容全面系统搜集江西道教庙宇碑刻存在的数量、类型、特点、分布区域等相关信息,并对有价值碑刻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为:1.所涉主要内容以当代江西行政区划为依据,以涉及江西道教为主。2.收录范围包括道教碑记、宫观记、阁楼堂记、墓志铭、地券等。3.少数包含道教内容的民间宗教和砖刻、钟铭、瓷碑等,亦酌情收入。4.少数虽非碑文,但内容重要、史料价值高,作为附录收录,在篇目后加*号。5.碑文时限:上起西汉,下讫清末,少数民国和当代有价值碑文亦酌量收录。
本书著录南北朝至1911年前以保护林木为主要内容的碑或摩崖石刻,绪论中介绍传统护林碑刻定义、发展演进过程、基本类型特点、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正文按时间顺序对所获传统护林碑刻700余通进行辑考(附拓片)。
本书对“上起先秦,下至唐宋”,古代碑刻的上千件知名拓本做出细致鉴别。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碑拓研究收获及作者多年研究心得,配以2000余幅鉴别点插图,堪称近年来碑拓研究领域一部重要的著作。
一、本书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文物局合作编集。 二、本书是从陕西境内现存近20000种碑石中精选出具有珍贵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书法价值的碑石281种编集而成,充分展示了陕西碑石的精华所在。 三、本书依照碑石刊刻时间先后为序进行排列。无确切纪年者,排于各朝代之末。 四、本书辑录碑石,包括图版和说明两部分。图版采用碑石拓本制作。说明包括:碑石名称(简题)、刊刻年代、出土时间、出土地点(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准)、现藏单位、拓片收藏单位、碑石形制、尺寸、纹饰、行数、字数、志盖内容、撰者、书者、刻工姓名,以及简单的内容提要及评价。
本文着力在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在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的情势下,对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路线、方式做深入细致的考察,藉以展示客家先民艰辛、光荣的历史和坚韧不拔的客家精神。其中不乏作者对客家学研究的新观点和新认识。
“丝绸之路金石丛书”著录特点 分布地域广、版本珍贵 书中所辑金石文献均搜集自丝路沿线各市、县,分布地域极广;同时文献上至远古时期,下迄1949年,时间跨度极大,版本价值极高。 门类齐全、内容丰富 文献囊括钟鼎文、经幢、碑刻、摩崖等金石碑刻资料,其内容涉及城池、衙署、寺观、书院、桥梁、道路、悼文等各个方面,堪称丝路金石文化的百科全书。 原始完整,殊无遗漏 全套丛书是钩沉索幽、探古访碑三十余年的学术成果,丝绸之路沿线各类金石文献悉数收录,可以说,全书是迄今为止最原始、最完整的金石文献。 校、释结合,翔实可征 因风化、人为毁坏等原因,书中所录金石拓片出现多处文字模糊难辨的情况。为此,作者经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对文字缺失的地方做了增补复原,对金石文字逐一进行点校,同时对相关艰涩难懂的内容做了详尽
《佛国墨影——巩县石寺窟拓片萃编》,通过高浮雕传拓技艺,创造性地展现了巩县石窟寺现存五窟的全貌,有礼佛图、佛龛、主尊、神王、飞天、文殊菩萨、比丘、千佛龛、藻井、伎乐人等等,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是传承创新河洛文化、打造现代文化巩义的有益尝试。
《佛国墨影——巩县石寺窟拓片萃编》,通过高浮雕传拓技艺,创造性地展现了巩县石窟寺现存五窟的全貌,有礼佛图、佛龛、主尊、神王、飞天、文殊菩萨、比丘、千佛龛、藻井、伎乐人等等,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是传承创新河洛文化、打造现代文化巩义的有益尝试。
本书为作者在清代碑帖鉴定大家方若的《校碑随笔》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增补,故取名《增补校碑随笔》。书中系统记载了历代碑刻的流传渊源、各个不同时期的拓本的详细情况,为碑帖的鉴定及年代的断定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金文石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形式,负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大量信息,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金石专门研究兴起于宋,而在清代达到鼎盛,名家迭出,先后撰写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专着,其成果对于 我们的历史学、文学、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古器物鉴定学、书法篆刻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鉴于此,本社特推出《金石文献丛刊》,汇聚两宋以降金石学重要着作,以期助益于相关研究。 《平津馆金石萃编(共3册)(精)/金石文献丛刊》为《金石文献丛刊》之一,收录清孙星衍、严可均撰《平津馆金石萃编》二十卷附补编一卷,以上海图书馆藏清嘉业堂抄本为底本影印。
一、本书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文物局合作编集。二、本书是从陕西境内现存近20000种碑石中精选出具有珍贵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书法价值的碑石281种编集而成,充分展示了陕西碑石的精华所在。三、本书依照碑石刊刻时间先后为序进行排列。无确切纪年者,排于各朝代之末。四、本书辑录碑石,包括图版和说明两部分。图版采用碑石拓本制作。说明包括:碑石名称(简题)、刊刻年代、出土时间、出土地点(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准)、现藏单位、拓片收藏单位、碑石形制、尺寸、纹饰、行数、字数、志盖内容、撰者、书者、刻工姓名,以及简单的内容提要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