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陈丹青推荐。从北魏到AI时代,一本书了解云冈石窟的前世今生)
    •   ( 199 条评论 )
    • 蒯乐昊浦睿文化 出品 /2024-10-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由皇家开凿的石窟群,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不可错过的瑰宝。《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是关于云冈石窟与历代云冈人的历史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段关于 人的信仰 人的工程 的故事。 一千五百年前,人们虔诚发愿,要在灵山巨岩之上营造出一个胜极的佛国。 北魏时期,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主持云冈石窟的开凿建设。孝文帝、冯太后时期,石窟建设愈发兴盛,北魏后期则逐渐衰微,云冈石窟历经多次荒废与重建,甚至一度经受着严峻的盗凿考验,直到近代被考古学家再次关注,才遏止了更多的国宝流浪海外。本书爬梳了云冈石窟的历史沿革,亦讲述了无数云冈人的故事:一举夺回学术主动权的中国云冈学奠基人宿白先生,勇敢开辟新赛道的云冈守护者、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用古建筑学思路还原石窟工程营造的新一代学者彭明浩,

    • ¥42.3 ¥65 折扣:6.5折
    • 石上千秋:汉画像石中的衣食住行
    •   ( 247 条评论 )
    • /2024-07-24/ 齐鲁书社
    • 汉画像石是我国汉代特有的艺术形式,被鲁迅先生誉为 气魄深沉雄大 ,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本书是著名汉画像石研究学者张从军最新力作,书中从服饰、饮食、住宅房屋及车马出行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出土的画像石进行了分类展示与解析,涵盖了山东、江苏、四川、河南及陕西等地的画像石代表性作品,图片多达四百余幅。作者对汉画像石及古代物质文化有较深的研究与积累,在流畅述写的同时,对汉画像石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让读者能透过汉画像石而对汉代及整个古代的文化有更为清晰的体认,是一部难得的汉画像石及传统文化普及佳作。

    • ¥57.2 ¥88 折扣:6.5折
    •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作为物质文化的石刻文献
    •   ( 688 条评论 )
    • 程章灿 著 /2023-05-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著作为国家 十三五 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丛书中的一种,作者将物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古代文献的特殊形态 石刻文献的研究中,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视角,立足于文化史的宏观鸟瞰,对古代石刻文献和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展示了古代石刻文献的丰赡和魅力,丰富、完善了古代文献的广阔内涵,揭示了石刻文化和石刻文献独特的文化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主要章节包括:从物质文化角度看中国古代石刻;宋前及宋代刻工和刻石文化;元明清刻石工、刻石业及文化交游;拓本生产与流通;秦始皇东巡刻石的传统、礼仪与文本文化;汉碑、社会网络与礼物;汉末三国石刻;石刻的空间与文本景观;永州摩崖石刻的产生与演绎;朱熹对石刻文化的作用;晚清笺纸与石刻文献;晚清士风和碑拓流通;附录还

    • ¥97.5 ¥150 折扣:6.5折
    • 中国古文字导读:石刻古文字(平)2.1
    •   ( 934 条评论 )
    • 赵超 著 /2016-04-01/ 文物出版社
    • 赵超*的《石刻古文字(中国古文字导读)》是文物出版社所推出的《中国古文字导读》丛书之一,在简述何谓古代石刻文、主要的释读方法、常用工具书简介的基础上,选取18篇中国古代经典石刻作为石刻释例,首先对所选碑刻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其中重点文字逐一考镜源流,梳理其演变理路,对古文字初学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21.6 ¥30 折扣:7.2折
    • 秦汉碑刻校勘图鉴(精)
    •   ( 272 条评论 )
    • 李志贤 编 /2007-11-01/ 文物出版社
    • 《秦汉碑刻校勘图鉴》真实写照了碑帖上的文字图像,用文字来记录图像,给众多人们提供一些研究价值。研究金石碑版本的学者,商估史来不乏其人,著作自多。《秦汉碑刻校勘图鉴》作者是李志贤。

    • ¥77.8 ¥108 折扣:7.2折
    •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研究
    •   ( 88 条评论 )
    • 唐仲明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东魏?北齐石窟造像进行类型分析,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纪年材料(文献记载、造像题记)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东魏?北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石窟造像的比较研究,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它们各类特征的来源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魏?北齐石窟造像样式特征所反映的“西方”“南方”以及“中原传统”因素,以及传统历史研究中的“胡化”与“汉化”问题。利用全面搜集的石窟、造像的题材,佛教刻经经目材料,讨论东魏?北齐的佛教信仰,结合供养人的身份,探讨不同身份等级供养人佛教信仰取向的不同,以及背后反映的深层次动因。

    • ¥273.6 ¥380 折扣:7.2折
    • 石门汉魏十三品合集
    •   ( 131 条评论 )
    • 郭荣章 /2014-05-01/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石门十三品是从百余种石门摩崖石刻中遴选的十三种精品,其中绝大多数为汉魏摩崖,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且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很高,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很早以前就在数以百计的摩崖中出类拔萃了。那些留存下来的汉魏书法真迹,以它多姿的风采,受到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的推崇,堪称稀世珍奇,被誉为“国之瑰宝”。

    • ¥996.6 ¥1380 折扣:7.2折
    • 五代在碑志·五代武人之文
    •   ( 879 条评论 )
    • 山口智哉李宗翰刘祥光陈韵如柳立言 编著 /2021-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五代时期武人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为何会出现忠而复叛的现象?是否真的像宋太祖所说的武人是社会动乱的乱源?五代是否真的 重武轻文 ?宋初是否真的 重文抑武 ? 揭秘藏在墓志碑文里的五代武人的宦海浮沉。 本书通过解读五代武人的墓志和碑铭,为五代阶层流动、文武交流研究提供新材料。书中从文人如何书写武人、武人之文事与武功、武人之后代和转型三个方面,分析解读五代武人的家庭结构、仕宦经历、上升通道、观念信仰等,探讨并重新评估了武人在五代至宋初的历史角色和地位。另外,作者还提出了一系列颇富启发性的议题,如:武人是否对 致治 有一定的贡献,而不只是宋太祖所说的 致乱 ;武人品德和信仰是否符合儒家的严苛标准;等等。可以说,本书是从五代之 武 追溯宋代士大夫官僚制度的源流,并透过石碑和石刻这类 文 的表现

    • ¥76.7 ¥118 折扣:6.5折
    • 古代石刻书人身份与书法史研究
    •   ( 103 条评论 )
    • 王力春 /2023-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从文献学角度对中国东汉至元代石刻书人身份特点和历史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对汉魏六朝石刻书人身份及石刻文献的伪托、附会、错讹和阙疑等加以考释甄别,探讨了隋部分石刻书人、石刻断代和五代以前的书学问题,并由石刻书人对北宋御书院的祗候官详加考辨,梳理了辽金元石刻书人及其身份,对元代奎章阁书家与鉴书博士进行了个案研究。《BR》 本书在研究古代社会书写状态和石刻艺术文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古代石刻史、书法史、美术史、刻工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71.3 ¥99 折扣:7.2折
    • 文化广西·广西石刻
    •   ( 122 条评论 )
    • 莫道才 等 编著 /2021-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广西石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本书选择民国以前广西各地历代著名石刻34种,以石刻故事为中心,以史为线索,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石刻的内容,并讲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蕴,让读者了解历代广西石刻,了解广西丰富的石刻文化。 本书为 文化广西 丛书遗存系列之一,按照石刻内容分类,部分 历史的温度 (收录了7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了广西历史的重要事件;第二部分 名人的印记 (收录了6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米芾、阮元等历史名人在桂林的生活交游情况。第三部分 往事与传说 ,(收录了7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第四部分 圣贤与英雄 (收录了6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官方和民间力量对当地的教化之功。第五部分 石头上的文学 (收录了8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均为诗文,是文人唱和游览的雅兴抒写。合计34

    • ¥18.2 ¥28 折扣:6.5折
    • 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
    •   ( 141 条评论 )
    • 李贵龙 著 /2014-06-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与思考的沉淀。书稿将汉画像石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之中,用考察的方法,对陕北汉画像石的历史生成、发现、工艺、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考释,尤其对陕北汉画像石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展开了细致深入的分类解读,对汉画像石研究与收藏大有裨益。

    • ¥33.1 ¥42 折扣:7.9折
    • 河南散存散见及新获汉唐碑志整理研究
    •   ( 91 条评论 )
    • 陈朝云 /2019-11-01/ 科学出版社
    • 碑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关于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河南散存散见及新获汉唐碑志整理研究》共收录了河南省境内目前不见集中著录、散存野外的汉唐时期18通碑碣及157方考古发掘出土并散存于各地文物管理单位和私人收藏家的汉唐时期墓志,对碑志铭文进行了精准移录与考释。《河南散存散见及新获汉唐碑志整理研究》还对中原地区唐代墓志的书写体例与装饰特征、入唐高句丽百济移民的社会生活、墓志铭文关于唐代女性问题的反映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 ¥205.9 ¥286 折扣:7.2折
    • 房山碑刻通志(卷三大石窝镇)(精)
    •   ( 4 条评论 )
    • 杨亦武|责编:潘占伟 /2020-12-01/ 学苑
    • 该系列系房山地区文物工作者、知名的文史专家杨亦武1982年以来,在房山各乡镇调查、拓印、抄录、整理、考证、分类、编目的北京市房山区现存或留有碑刻拓片的碑刻文献资料汇编。作者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按照村落分布来整理,并力图通过碑刻录文、碑刻说明、碑文考释,对各碑刻史料进行解读。 本卷收录房山云居寺碑刻106件,其中隋代1件、唐代32件、辽9件、金5件、元2件、明16件、清35件、民6国件,包括舍利碑铭、刻经题记、石经碑幢、塔铭塔记、造像题记、朝山题刻、寺院碑刻、僧人碑刻、功德碑刻9类。 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地方碑刻文献史料,为房山乃至北京地区史地研究,特别是北方佛教史的研究提供了扎实且较为准确的史料。

    • ¥325.3 ¥498 折扣:6.5折
    • 洛阳石刻撷英
    •   ( 65 条评论 )
    • /2011-12-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余扶危、高永坤、吕劲松诸先生倾多年之力,将洛阳地区散布的各种艺术石雕加以调查登记,精心摄影,并进行研究考证,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部资料丰富、编排科学、内容可靠的重要著作 《洛阳石刻撷英》,全书收录洛阳地区的地上石刻及部分出土文物270余件,按照石刻的性质分为宗教石刻、陵墓石刻、建筑石刻、民俗石刻四类编排。以图为主,有简明文字说明。所手石刻类型多样,时代跨度从东汉到明清,零散文物收集不易,其中许多为首次发表,为历史研究、文物考古及美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并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 ¥116.6 ¥138 折扣:8.4折
    • 宋刻宋拓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辑存(上下)(精)
    •   ( 10 条评论 )
    • (宋)薛尚功|责编:张芃 /2021-09-01/ 中华书局
    •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是宋代所作收录彝器款识 丰富的书,原石刻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宋亡之后原石就已不存。本书整理者访求公家和私人所藏现存宋拓石本,得卷七至二十全帙及残叶集两部, 大部分为 公布。除彩色影印宋拓原件外,书中又收录徐中舒、容庚、王世民、李宗焜、高岩等先生的研究论文共六篇,供读者了解宋拓版本流传始末。

    • ¥921.6 ¥1280 折扣:7.2折
    • 碑刻的故事
    •   ( 136 条评论 )
    • 吴克敬 著 /2009-04-01/ 紫禁城出版社
    • 《文物的故事》系列丛书是紫禁城出版社策划的一套大众收藏类图书。其所叙述的文物主题大众常见,其语言文字大众易懂。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叙述内容,能够引人入胜地编排结构,能够纵横捭阖地激扬文字,能够发人深省地开示读者,并且是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收藏家。 本书以极富功底的文字和翔实周密的文物信息给读者以宽广的感悟空间。主要内容包括不是镜子胜镜子、民心本是一杆秤、善人的一种解释、为国哪顾身死、说到容易做到难、发烫的屁股暖不热冷板凳、骗出来的欢喜也敢信等。适合历史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20.9 ¥29 折扣:7.2折
    • 唐代墓志彚编续集
    •   ( 46 条评论 )
    • 周绍良赵超 主编 /200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问世至今已整整八年了。作为一种研究唐代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汇编》的刊行备受各方面读者的欢迎。周先生以耄耋之年,再次主持组编当年未能编集的志文,积数年之功,多方搜寻,终于又聚珍成帙,刊为现在的《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续集》一依《汇编》的体例,行文间格尽拟旧制,版叶篇帙亦侔原椠。两编前后珠联,两相辉应,实乃唐代石志著录中的合璧。《续集》多采集近来著录及出土品,共辑志文1567通,目录以编年为序,可供从年号检索,后有附录索引,亦可以人名来检得,读者自由翻寻,两在其便。

    • ¥144 ¥168 折扣:8.6折
    • 汉西岳华山庙碑
    •   ( 30 条评论 )
    • 文物出版社 著 /2010-06-01/ 文物出版社
    • 《汉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是根据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华阴本影印而成,此拓本为明代装裱,配有木面、木匣,匣上刻有郭宗吕等人的题跋。拓本系白纸挖镶剪条探,麻纸一般黑墨擦拓,共计十九开,碑额一开半,碑文十七开半。传拓时间较长垣本晚,从行到第十七行约损泐百余字。此本早于四明本,约多二十余字,显著的如七行【者以】二字完好。

    • ¥67.6 ¥80 折扣:8.5折
    • 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全二册)
    •   ( 24 条评论 )
    • 董晓萍吕敏 主编 /2011-12-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本书是法国远东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项目 北京寺庙碑刻与社会史 的初期成果。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清乾隆 京城全图 为依据,收录图中北京内城一、二排范围内的寺庙,每排段首列《京城全图》本排段部分,标示寺庙所在方位,再顺次撰写庙志,图影庙中原有碑刻、原文格式、著录和释文。书末附寺庙补遗表,庙名、碑文撰书人、香会、胡同索引。全书共撰写庙志193份,著录碑刻100多种,资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北京社会、宗教、民俗、文物等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 ¥537.2 ¥680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