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两汉诸侯王墓的墓葬分布,合葬形式与相对位置,墓葬形制与陪葬品,墓外建筑及相关问题,汉代诸侯王墓体现的丧葬制度及其特征等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对以往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东汉诸侯王墓,通过对考古与文献等资料的研究,全面分析了其基本内容、丧葬制度及特征、发展演变与衰落过程等,为多方位、更全面地认识汉代诸侯王墓葬制度及其发展演变原因与相关社会内容等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其作用、地位等亦有较为深度的理解。
中国壁画历史悠久,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可上溯到五千年多前。古代墓葬壁画是中国壁画艺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深藏地下的绘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过往时代的真实历史面貌,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许多空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书是河北省历年来出土的古代墓室壁画精品图录,汇集了自汉代至金代的墓葬壁画,其中包括的安平和望都汉墓、磁县北朝陵墓、曲阳五代墓、宣化辽墓和柿庄金墓等多处墓葬壁画。这些壁画全面地反映了河北古代墓室壁画的详尽面貌和发展演化轨迹,本书特精选了108幅精美图片,配合精辟的文字论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更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本书附有英文简介。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在150余年间,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所建造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东方凡尔赛宫”。 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之后,从晚清到民国,圆明园历经多次盗抢、拆毁,属于圆明园建筑的各种物件、园中藏品流散于海内外。这些珍贵文物现落何处,为何人收藏,向为世人所关注。圆明园青年研究专家刘阳,集15年收藏、研究结晶,将失落在海内外的700余件文物的相关图片,悉数加以收集整理,辅以文字说明,首次形象再现了圆明园的原貌,读者体验一代皇家御园曾经令世界惊叹的辉煌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