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是北京三大文化带中熠熠生辉的一脉,本书以泉水、湖泊、河流、桥闸、道路、古城、粮仓、通州为主题分为八个章节,从灵动的泉水讲起,到星罗棋布的湖泊,蜿蜒的河流,每一处水域都与大运河息息相关。桥闸的设置,见证着运河漕运的调度智慧;道路因运河而生,古城依运河而兴,粮仓靠运河充实,通州作为运河终点,更是集萃了运河文化的精华。作者用质朴清新的语言和信手拈来拍摄的图片记述了自己的行走和寻访经历,将这条古运河的往昔风华与当今新貌如画卷般缓缓展开,让北京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文化符号,而是化作一条触手可及、可以行走的文化脉络,再现了北京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本书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游记,更是一场追溯历史、感受文化的心灵之旅,带领读者领略大运河北京段的独特魅力。
《名人故居博览 北京卷》是按照第十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协作选题规划中有关《 名人故居博览 征编方案》的要求,在第十届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名人与老房子》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征稿、编选的,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主要选取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在北京留下闪光足迹、记录人生重要 关坎 、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人物和他们的寓所,范围包括政治、军事、科教、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以文化名人居多。收录的故居主要集中在原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个旧城区,海淀区方面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燕南园。编排时,先按城区顺序分章,每章内按故居主人的出生先后排列。门牌一般使用现在的号码,已经拆迁的或历史建筑仍保留原来的情况,个别地方门牌号不可考的,标注的是胡同的名字。文中所选用的照片,除特别说明
《海南陵水新村疍家聚落空间》主要分成五个部分:分为绪论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简述,并通过厘清既往研究的基本情况,突出《海南陵水新村疍家聚落空间》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对新村蛋家聚落空间基本特征的总结,涵盖宏观、中观层面的聚落空间要素及其空间形态。第三部分从生计模式的角度切入,结合新村蛋家人生计发展的过程,重点分析蛋家聚落产业空间的分布、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以及空间节点的构成、整合与更新。第四部分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新村蛋家人适应水陆环境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聚落居住空间,并对应不同层级的社会结构归纳总结居住空间的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新村蛋家人的信仰文化与仪礼活动及其所对应的聚落仪式空间特征,关注仪式过程中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
基本信息 书名:东方建筑遗产(2007年卷) 定价:60.00元 作者:余如龙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501023707 字数: 页码:1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kg 内容简介 《东方建筑遗产(2007年卷)》是一本研究东方建筑的专业性图书,内容涉及建筑文化、建筑哲学、建筑美学、建筑伦理学、古建筑营造法式与技术;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东方建筑对外交流与传播,同时兼顾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共设8个栏目。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浓郁而独特的文化与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徜徉于古都街头,随处可见历代的建筑,在这些建筑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历史建筑之美又体现在何处?打开《晨钟暮鼓》,作者会如数家珍般将这些典故向您娓娓道来。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而辉煌的文明,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量的文物流传海外,数以万计价值连城的宝物保存在海外。这些大量古代文化珍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以及研究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把世界各地珍藏的中国古代文物,乃至收藏这些文化珍宝的机构介绍给国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为此,我们上海人民出版社特开辟“海外中国文化珍宝探秘书系”,积极承担起出版工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作铺垫,同时,也让国人从中可以领略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和风韵。《正仓院》一书利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以及优美的文字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圣武时期《正仓院》中保存的中国唐代风格的木构古建筑以及大量唐代的珍贵文物,并结合日本古代历史,反映了日本皇室的生活场面。这些珍宝再现了盛唐文明的风采以及
石玉顺、刘咏梅编*,邹律资总主编的《大观楼 /中华历史文化名楼》是《中华历史文化名楼》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云南省昆明市大观楼的历史文化、人文等情况。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因清乾隆年间昆明布衣寒士孙髯翁写的被誉为 天下*长联 而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