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对迄今所见古代帛画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在全面综述与客观评介20世纪帛画研究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战国楚帛书画的结构、马王堆西汉帛画天地神话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等问题,对古代帛画的研究颇具参考价值。书中配彩图5幅、插图36幅。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是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出发为我们描绘了这帮栖息在frontier的“蚁群”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著作。《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是孙彦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这部著作的初衷是对河西地区魏晋十六国壁画墓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从历史学、考古学和美术史学的角度展开纯学术性地探讨,然而探讨的成果却给我们留下了对河西边境生活的强烈印象。这里既有拓疆者艰苦卓绝的生活写照,又有他们对财富的追求和享乐,更有对父母乡邦文化的认同和坚守,当然还有各族群之间的和睦共处,不乏印象强烈的描述。
宁寿官花园的营建始于乾隆三十五年,四十四年完工,是乾隆为自己归政后设计的居所。玉粹轩即位于花园的第四进,坐西朝东,三开间,歇山顶。钦命绘制室内明间西壁通景画,则为乾隆四十年。通景画在清官档案中又称作线法画,它以中西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制成颇有立体感的整壁图画,利用视象错觉延伸室内空间,因成一种独特的室内装修形式。占满玉粹轩明间西壁的通画,便是借用壁前的落地罩之“实”,而以画笔推出进深之“虚”,以成罩内的一个视象空间。画中灯笼框夹纱落地罩的式样与通景画前方的落地罩几乎相同,惟前者的隔心与横披心为山水画和花鸟画,后者为团龙八宝芝麻纱。
基本信息 书名:东方画谱 宋代花鸟篇 雪梅图 定价:26.00元 作者:扬无咎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10507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8开 商品重量: 内容简介 此幅作品构图新颖别致,卷上墨笔画一枝偃仰恣纵的野梅,间以疏竹遮映,自成格局。并借淡墨晕染天色,烘托出梅花和竹上的积雪,一片清光傲寒之气洋溢画外。全图用笔简逸,与扬无咎《四梅图》卷的用笔又有变化,布景舒朗清新,富有孤山篱落间那种 疏影横斜 , 暗香浮动 的诗意。
《隔水云山图》采用三段式构图法,又有平远构图特征。全图色调淡雅秀润,笔墨精致,以留白笔法表现江面水平如镜和山间云气。山石披麻皴用笔精劲,颇有董源遗韵。屋舍俨然,林木丰茂,整幅画面呈现出旷远绵邈和静谧清幽的意境。 《疏林远岫图》采用三段式构图法。近景树木苍郁、江石起伏;中景描绘了辽阔的江面风平浪静;远景山峦连绵,其怪石险峰颇有咄咄逼人之势。整幅画面笔墨湿润,山石用皴极精,笔简意足,其画风笔意安闲温和,清新秀丽,颇有董源遗韵。
此幅作品描绘的是葛洪携妻女子侄,带着琴囊书卷等物移居罗浮山的情景。画面以山水为主体,重山复岭,丹柯碧树,飞瀑溪潭,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全画构图繁密饱满,层次井然,飞瀑、山径引导观者的视线层层深入,使画面气脉贯通,虽满而不迫塞。图中山石纯用水墨,皴擦点染兼参,干湿浓淡互用,勾画缜密,而树木、人物、屋宇则施以赭石、藤黄、花青,设色沉稳浑厚,极富古雅的韵致。整个画面谨严深秀,创造出一幅理想的隐居环境。
《赵孟頫楷书集心经(写经选6)》以学习毛笔字的技法为宗旨,按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布势为序,由浅入深地练习,每一笔均有运笔图解和技法指导,图例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既适用于教学,又适用于自修。
基本信息 书名:东方画谱 宋代山水画菁华高清摹本 溪山行旅图 定价:26.00元 作者:范宽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010498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8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此幅作品以全景式构图,布局严谨巧妙,动静交错,造成山外有山,画外有画的空间感,情景交融,展现出山川蓬勃的生机。范宽用笔清健,以墨骨取胜。山石以浓墨勾出,淡墨作点子皴、短条皴,布满岩壑,如密管繁弦,真实地表现了北方山石的质感。此外又以浓墨、焦墨密点树林,浑厚滋润,蔚然深郁,叶法变化多端,针叶、夹叶、点叶层层簇簇,纷然其间。其细笔严谨,屋宇用铁丝描,线条硬朗,人物也生动有致。此作为范宽传世有名的代表作。
此幅作品采用高远法和深远法构图,布局严密,层次突出,重峦叠嶂,山石挺拔雄伟,山林欣欣向荣、郁郁葱葱,使整幅画面焕发生机。山上顺势而下的溪流,给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山脚下缓缓流淌的小河中,有数对鸳鸯、野鸭戏水,使画面增添了一丝情趣。深山中坐落着一座寺院,院中可见几名僧人和居士交谈,人物刻画简率,而笔到意足,使作品又增添了几分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