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当代句法研究有关空语类的理论(emptycategorytheoriesincontemporarysyntax)研究殷墟甲骨刻辞空语类现象。全书分四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和方法,介绍当代句法研究相关理论。章以甲骨文动词所支配的数量、固定位置上名词性成分的分布情况为依据,建立了一个抽象的甲骨文动词结构系统句位系统,阐述了句位原则,着重分析甲骨文祭祀动词后名词短语的归属及数量问题,提出不存在传统语法分析所谓的双宾语句,也否定甲骨文句法存在三宾语的论说,指出甲骨文动词后名词数量为0~1个,为甲骨刻辞空语类研究提供了结构分析的依据。第二章讨论甲骨文动词的归类系统及空语类的分布问题。介绍了当代句法理论有关空语类的几种基本类型,并以此为依据,对殷墟甲骨刻辞空语类进行分类,把甲骨刻辞空语类分为移位型空语类和包括省略与隐
《战国竹书论集》乃陈剑先生近些年在战国竹书方面的研究成果,反映在学术界近年竹书热的特点。主要涉及上博简、清华简、郭店简等的字词新释、竹简拼合、简序调整,以及用这些出土竹书内容校读古书而纠正长期以来的误解。如《据战国竹简文字校读古书两则》一文,《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一句,历来对“色斯”的解释有颇多异说,陈文联系《吕氏春秋》、《孔丛子》“疑之则举”,参考《说文》“色”字古文、郭店简“疑”字,认为《论语》之“色”即“疑”,文意为“[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它们因为有人走过而]感到惊疑,就飞向天空,盘旋一阵,又都停在一处”。
《图像晚清:之外》选择了《点石斋画报》以外的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所选画报均遵循当年较为重要、存世较多、制作相对精美的三个原则,且每种画报配十到二十幅图像,通过二十则短文介绍二十八种晚清画报,为读者展现了晚清社会生活、教育文化、民俗礼仪的方方面面。这些徘徊于“娱乐”与“启蒙”之间的晚清画报,对于今人直接“触摸晚清”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视角。
《故宫漆器图典》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近300件元、明、清三代宫廷用漆器。本图录的前言按照时代顺序分别介绍了元、明、清三代漆器各自的特点和继承发展的关系。并且介绍了我国古代的漆工专著《髹饰录》的相关情况。本图录正文按照漆器的工艺划分为五大部分:雕漆、填漆与填漆戗金漆器、金漆、镶嵌漆器、彩绘漆器。作者对于每种工艺都有比较详实的介绍,这样方便读者来理解不同种类的漆器。本图录在按工艺分类之下又按照时代和器物形制和纹饰进行分类。这样的排序方法让读者对于不同时期同种工艺漆器的特点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并且很方便读者进行比较、研究。此外,作者陈丽华对于每件漆器的纹饰、款识、工艺都有简明扼要的介绍,并且每件器物都配有尺寸,这样能让读者更加多方面、多角度的来赏析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300件漆器精品。
《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中所收甲骨分彩版、拓本、摹本、释文及著录表五位一体的方式来展现,甲骨彩版又及正反侧三面,方便反映各片甲骨整体形态,尤其对于还原其上的钻凿痕迹,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各片甲骨依新编号,将彩版、拓本、摹本均排在一面上,可以相互对照。 总之,此次对于200片俄藏甲骨的整理和研究,是全方位的,也弥补了早年甲骨学大师胡厚宣先生的遗憾。另外,这批甲骨虽然量不大,但却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如对于殷代的职官制度、祭祀制度的某些特征、商代的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实质性的补充。
《图像晚清:之外》选择了《点石斋画报》以外的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所选画报均遵循当年较为重要、存世较多、制作相对精美的三个原则,且每种画报配十到二十幅图像,通过二十则短文介绍二十八种晚清画报,为读者展现了晚清社会生活、教育文化、民俗礼仪的方方面面。这些徘徊于“娱乐”与“启蒙”之间的晚清画报,对于今人直接“触摸晚清”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