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考古学视角出发,围绕 中 华 与 中华 的概念, 文明 的定义及其要素组成与权重,王朝时期都城与陵墓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深层逻辑,丝绸之路的包容精神,以及中华文明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精细入微的考古发掘,也有中华文明独特的创新活力及其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通过对都城、陵寝等历史遗址,礼器、玉石等珍贵文物的研究阐释,详尽展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传承脉络,为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为 稀见笔记丛刊 系列丛书之一, 稀见笔记从刊 是文物出版社近年主推的古籍整理类丛书之一,从众多笔记中遴选稀见罕传的刊本,在注重其史料价值的同时,同时兼顾了丛书的趣味性、通俗性,部分片段诙谐幽默,读来令人玩味。《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共收两种:《述异记》,清代东轩主人辑,与南朝祖冲之、任昉两人的《述异记》颇类,但述明清志怪,所收内容除新奇外,尚能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面貌,是此实际志怪笔记的杰出之作。《鹂砭轩质言》,作者为清乾隆时期状元戴连芬,《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仿《聊斋志异》的体例及写作手法,但《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记述鬼狐少而史实轶事居多,颇具特色,是仿书中的佼佼者。
本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城市高质量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和民俗资源的历史内涵与价值转化三个方向出发,收录了在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当代利用 学术研讨会上公开发布的论文30余篇,对现当代非物质文化保护及传承现状进行了广泛研究,围绕相关话题从各个方面和层次进行了深刻探讨,有计划有步骤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扩大影响力、建设并弘扬新时代精神文化。
本书以独特的立体多维的叙事方式,以 古埃及人 的视角,沿着古埃及的大动脉 尼罗河,走进古埃及历史文化遗迹和博物馆:金字塔、神庙、雕像、壁画、陵墓、木乃伊等,畅游古埃及文明地标亚历山大、吉萨、萨卡拉、孟菲斯、达赫述尔、法尤姆湖、开罗、卢克索、阿斯旺,身临其境地学习古埃及文字、王名、神名、祝福语等,由浅入深,从疑惑到理解,从兴趣到专业,认识一个源远流长、极具魅力的文明古国的历史与灿烂文明。
《浚哲诗稿:附亲友诗选》收录严文明先生及亲友的诗稿。严先生字浚哲,遂名《浚哲诗稿》,诗稿内容有言志、见闻,还有他对考古学文化,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精髓提炼的诗词。另附有亲友诗稿,有严先生父亲、伯父和恩师。他们的诗词还留下不少,书中选录一些以作纪念。
本书以刘钊教授《新甲骨文编(增订本)》为主要依据,收录甲骨文中已释的常用字。字典以释字(现通行汉字)为单位,一个字头下,收录对应的多个甲骨文字型,并标明出处,同时指出该字头在书法书写中可以通用为哪些字,因而无论是学术检索,还是书法家参照字型,都便捷而可靠。书前首列体例严谨、要言不烦的编写说明;次列《字型出处简称表》,陈明字型来源,既有经典著作如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也有z新成果如2018年《考古》杂志所刊论文。书后附拼音、笔画两种检索方式,末有刘钊教授所撰后记。 本书既可作为专业研究者便于翻检的工具书,又可作为初学者熟悉甲骨文的入门阶梯,还可作为广大甲骨文书法爱好者书写甲骨文时的案头。
博物馆不仅是 物 的储存空间,更是 人 的学习场所。 博物馆如何转型并为公众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已成为全球博物馆学者和实践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博物馆学习手册》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性探讨,从博物馆管理、运营、人员和设施等不同层面切入,为我们揭示了博物馆向 以学习为本位 变革的规划方法,帮助博物馆转变为21世纪优秀的学习机构。该书2007年问世,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本次翻译出版的是第二个版本,重点关注将学习和教育作为机构战略规划优先事项的理由,并通过由19位博物馆学习领域专业人士撰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 为博物馆及相关机构提供开展学习变革的全面方法。
《敦煌学通论(增订本)》是一部学术性普及读物,既有学术著作所具有的严谨性,又有普及读物不可或缺的可读性。全书以“千载沧桑话敦煌”“艺术瑰宝千佛洞”“扼腕愤谈伤心史——敦煌文献被盗记”“敦煌遗书——百科全书式的宝藏”“敦煌的科技资料”“敦煌学研究遍天下——敦煌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概况”等六章三十三节内容,对敦煌的历史、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敦煌学的诞生及其发展过程作了全面叙述,对敦煌学的各个方面及研究状况作了全面介绍、论述。书稿中所引皆有注解,且极为详细,是初涉敦煌学的学者及爱好者学习相关知识的极好教材,对于敦煌学研究者也有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知名出版人翟德芳在退休之后再续考古之缘的作品,不仅是一部考古普及书,更是他在资深出版人和考古学者双重身份下的精心之作。作者基于自己的考古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文物知识,行走于北部中国。他不仅准确
该书系由中国社科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主编的”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系列中的一本,为有关动物考古方面的科普读物。全书分为五章 ,分别介绍了动物考古的定义、流程、方法、意义、发展历史,以及和动物考古有关的我国六畜的起源、动物的驯化,不同种类的动物遗迹遗物如卜骨、骨器、贝丘等,并表达了作者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探讨及青少年对动物考古未来发展的希望。全书配有大量一手图片,图文并茂,写作手法不拘一格,既有科普讲解,也穿插了考古工作日记、考古小故事等,每页还设有知识链接小栏目,以期丰富读者对动物考古相关问题的认识。文风娓娓道来 ,通俗有趣,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的青少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