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为论文集。内容分为三部分,历史地理研究、地名研究、怀念及其他。历史研究包括《有关炎、黄二帝的若干史实考》《西周营建成周考辨》《穆天子西征试探》等19篇文章;地名研究对地名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如《谈地名学与历史研究》《有关地名考证的几个问题》等;“怀念及其他”对谭其骧先生的治学进行了追怀,以及书序,如《〈布衣刘邦〉序》等。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第二版)是一本新型的通俗地名工具书。它具有“实用性”和“多功能性”的特点,可以为广大读者查考古今地名沿革切实提供方便,适用于一般地名工作者、文史工作者、出版编辑及广大读者使用。与前一版相比,第二版资料跟新截止日期为2013年底,补充了2008年底以来有关我国政区沿革变化情况的内容,并订正了前一版未发现的一些知识性错误,解决了因行政区划调整给广大读者带来的诸多不便,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是对中国古代车舆、冕冠、服饰进行研究的论文集。书稿上编通过对实物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展开研究。通过对车舆各个细节、部位的探讨,作者孙机提出了中国古代车制发展的三个阶段说,这为中国古车本土起源说提供了很有力的证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各个时代冕冠、服饰的梳理,作者孙机透彻分析了中国服装史上的若干重大变革。书稿下编是对《旧唐书·舆服志》、《新唐书·车服志》的校释,所引文献为手材料和的版本,所引实物年代清楚、性质明确,为治舆服史者了解和利用古文献提供了方便。
《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细致罗剔史料,用心体察,对汉人世侯的夷夏观等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作了新的探讨。注意从宋人史籍中搜集史料,将汉人世侯及蒙元最高统治者对世侯的任用与金向宋的归明人及宋统治者对归明武装集团如李璃等人的控制模式,作比较研究。是对世侯集团诸层面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成都,别称“锦城”、“锦官城”,被誉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是蜀文化的中心,曾经创造出绚烂辉煌的古文明。也许是因为蜀道难,隔绝了外界的纷扰,这里历来像一个独立王国,成都人因此养成了从容淡定的气质。即使兵荒马乱,成都人仍然以平和的心态享受着他们千年如一日的慢生活。大街小巷的茶馆依旧爆满,麻辣美食依旧飘香,人们摆起龙门阵,哪管它城头变换大王旗。但是,在这个新时代的当口,西方的新风也穿过重重山岭吹到了成都。“新文明、新生活”的口号喊得响亮,通俗教育馆和公共体育场建立起来,铺着青石板的小路换成了宽阔的大马路,全新商业街春熙路人声鼎沸,自行车跑起来,烫着新式卷发的妹子也成了街头靓丽一景。
《治河全书》主要收录康熙中后期康熙帝所发的治河谕令、张鹏翮所上的治河奏疏及相关河工档案,并包含二十四种河图。《运河全图》、《黄河全图》、《淮河全图》是其中口取重要的三种。书中详细记载了京杭运河、黄河、淮河三大水域的源流支派、地理位置及历年对其治理情况,对各河道的形成、流向、堤坝修筑、防汛事宜等所述尤为详细。所附彩色绘图工致精细,地反映了三大河流和各支流的全貌。各图绘制十分写实,于各个河段的险工描绘细腻,其中有不同形式的闸、坝,并且记录沿线各地水道水域变迁,同时还真实地绘制了各河道沿岸城郭形制、名胜古迹,是研究清代京杭运河、黄河和淮河等治理情况以及城池发展的手资料,对今天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食东部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以报达城为中心,由近及远,按地区展开,分别从自然环境、城乡聚落、农田水利、商业贸易、道路交通、风俗物产、名胜古迹等诸方面记述了各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本书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其翔实的资料对我们了解当今中东、中亚甚至南亚、高加索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很有帮助。另外,本书中的很多记载可与中国的史籍,如正史、方志、游记等相比勘、验证,从而修正古籍记载的讹误,并补充新的材料。作者直接和间接引用了记述该地区的多种阿拉伯、波斯、突厥历史地理文献资料,而这些历史地理文献多是现在尚未译介过来,且学者关注不多的。作者对所引用资料进行了合理的编排,这既包括本书的记述是以报达城为中心,由近及远,按地区展开的,又包括作者分别从自然环境、城乡聚落、农田水利、商业贸易、道路交
在中国古代的舆地学问中,海是被长期边缘化的,原本就不多的古代海洋图,历经战乱能够传世的就更少;加之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少有投入,普通读者甚至连影印的古代海图都见不到。作者从发行量很少的古代地图集中、民间收藏家手里和海外图书馆等渠道,搜集整理古代海洋地图,将它们的来龙去脉、背后故事,以及中国古代海洋思想的形成等一一介绍给大家。如,较早绘出大海的汉代帛书地图、较早完整描述中国海疆并绘出海上航线的宋代石刻地图、以及明清以来的海防、海运和远洋航海等经典的古代海洋地图……通过百余幅珍贵古代海图,描述了古代中国海上交往活动的历史进程,以及由大航海所带来的大发现、大变革,借此构筑一个简约版的中国古代海图史和中国古代海洋思想史。《海国上的中国: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展现了我国几千年来“辉煌与
《长安学丛书:李之勤卷》从李之勤先生不同时期撰写的上百篇论文中精选40余篇代表作,分为四个部分:1.西安周围古驿道,是李先生用力最勤的研究领域,也是全书的核心部分。2.陕西史地丛稿,围绕西安或古长安的重要问题展开研究考证,所涉及地名更改、棉桑兴衰、名胜古迹定位,虽系历史问题,亦与当今政情和经济文化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3.唐朝宰相杜佑及其史学名著《通典》,是李先生数十年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之一。《长安学丛书:李之勤卷》所收论文三篇,意在阐明杜佑进步的史学思想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重要贡献,纠正旧史对其政治活动的诬陷和偏见。4.泾阳王徵,是明末较早信仰基督教、热心传播西洋科学技术的学者和中级官员,对中西思想文化交流有重要贡献。王徵著作甚丰,李先生所撰写的两篇文章,可供读者了解王徵著译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