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别称“锦城”、“锦官城”,被誉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是蜀文化的中心,曾经创造出绚烂辉煌的古文明。也许是因为蜀道难,隔绝了外界的纷扰,这里历来像一个独立王国,成都人因此养成了从容淡定的气质。即使兵荒马乱,成都人仍然以平和的心态享受着他们千年如一日的慢生活。大街小巷的茶馆依旧爆满,麻辣美食依旧飘香,人们摆起龙门阵,哪管它城头变换大王旗。但是,在这个新时代的当口,西方的新风也穿过重重山岭吹到了成都。“新文明、新生活”的口号喊得响亮,通俗教育馆和公共体育场建立起来,铺着青石板的小路换成了宽阔的大马路,全新商业街春熙路人声鼎沸,自行车跑起来,烫着新式卷发的妹子也成了街头靓丽一景。
昆明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有“春城”的美誉。清朝末年,昆明已形成“三坊、二十四铺、一百五十余条街道、四百多条巷道”的繁盛景象,近代工业初具规模。民国时期,古老的昆明在现代文明之风的吹拂下渐渐展露出新的模样。昆明老民居分布最广的是三间四耳、土木或砖木结构的“一颗印”式建筑。滇越铁路通车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昆明出现了欧式建筑,如巡津街的法式住宅楼房,云南大学的会泽院,正义路马市口的万来祥西药房,金碧路的惠滇医院,等等。全新的城市面貌下.新式学堂、医院和现代市政设施也正使它内里的气质悄然改变。抗日战争期间,昆明由于偏居西南一隅而免受战火破坏。由于当时工厂、学校的内迂潮,昆明一度繁荣,成为当时中国文化教育的前沿,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黄浦江和苏州河穿城而过。就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宁静的港口小城,上海用百年写就了自己不凡的历史。???民国,上海这座东方不夜城造就了太多神话。百乐门里身着旗袍的交际花,呼风唤雨的帮会大佬和西装革履的社会名流,新兴的电影,小洋楼里的留声机,石库门中居住的普通上海人,黄包车夫,纺纱女工,蓝布褂黑裙子的女学生……拾起散落在记忆中的碎片,便拼接出一幅老上海的生活长卷。???这里是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黄浦江畔灯红酒绿,十里洋场纸醉金迷:这里击碎了爱国企业家实业救国的美梦,留下了仁人志士慷慨激昂的言辞与文字;这里更经历过炮火的侵袭,见证了中华儿女不屈斗争的血泪史。???上海,小资而大气,灵动而深沉。用地图回忆它的1937,消失的旧时光被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