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温州古旧地图集》是上海师范大学“温州通史课题”的一部分研究成果,编者钟翀搜寻各地的文献地图资料,编录从南宋时期至今的温州地图。所收录有台北“故宫国务院”藏图、日本尊经阁文库以及上海、浙江、温州等地的博物馆、图书馆藏图,内容丰富,图片效果清晰。这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不仅有文献的价值,同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砖塔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心地带,以其东口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万松老人是金末元初著名的高僧,在他圆寂后,为他修筑了这座塔,至今尚存。 “砖塔胡同”的名称自元代传呼至今,是北京得名最早的胡同。查有关资料可知,“胡同”之称始于元大都,当时出现过29条胡同,但是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即砖塔胡同。专家指出:砖塔胡同就是北京胡同的“根”。 有着700多年历史的砖塔胡同蕴含着众多的人文轶事,也见证了鲁迅、张恨水的笔耕生涯。1936年春,中共中央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也曾在砖塔胡同附近的四眼井胡同工作过。砖塔胡同及其周围的街巷分布着不少名人故居、贵族府第与寺庙商肆,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而厚重。 有鉴于此,西城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委员精心策划,深入砖塔胡同及周围社区街道走访,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相关
《中国抗日战争地图集》以时间为序,以地图为平台,系统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约14年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内容。全书共编辑设计了81幅地图,收录照片288幅,精炼史料文字7万余字。通过精心设计,从时间和空间上展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历程,让广大读者直观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的这段从抗争至最后取得全面胜利、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复兴的历史,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作者简介
《治河全书》主要收录康熙中后期康熙帝所发的治河谕令、张鹏翮所上的治河奏疏及相关河工档案,井包含二十四种河图。《运河全图》、 《黄河全图》、《淮河全图》是其中最重要的三种。书中详细记载了京杭运河、黄河、淮河三大水域的源流支派、地理位置及历年对其治理情况,对各河道的形成、流向、堤坝修筑、防汛事宜等所述尤为详细。所附彩色绘图工致精细,地反映了三大河流和各支流的全貌。各图绘制十分写实,于各个河段的险工描绘细腻,其中有不同形式的闸、坝,并且记录沿线各地水道水域变迁,同时还真实地绘制了各河道沿岸城郭形制、名胜古迹,是研究清代京杭运河、黄河和淮河等治理情况以及城池发展的手资料,对今天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抗日战争地图集》以时间为序,以地图为平台,系统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约14年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内容。全书共编辑设计了81幅地图,收录照片288幅,精炼史料文字7万余字。通过精心设计,从时间和空间上展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历程,让广大读者直观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的这段从抗争至最后取得全面胜利、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复兴的历史,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作者简介
本书共分八卷,包括:卷一齐周旧事;卷二李唐遗闻(上);卷三李唐遗闻(中);卷四李唐遗闻(下)等内容。黄永年先生是复旦历史系的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学(华中一校长当时交大毕业分配到了复旦,这种故事现在不太有了。最近几年复旦有若干人投奔了交大,占据了好几个学院院长的位置,但好像没有交大的人来过复旦),然后随着高校布局调整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文革后在陕西师大任教,直到今年年初去世。黄永年先生的《树新义室笔谈》,收入了上海书店出版社的“当代学人笔记丛书”,先生研究隋唐史,是处处以陈寅恪先生为标杆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