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典籍,与《周易》《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记载了40多个邦国、550座山、400多个神怪异兽的形象,后人据此绘图众多。 《山海经图考》一书,对《山海经》中有关奇鸟、异兽、奇鱼、怪蛇的原文作了系统的整理,选取多种版本互校,将原文和准确明白的译文对照排列,方便读者阅读理解经文原义。遴选插入400余幅明清时期所绘制的《山海经》图稿,并对照古本插图,以现代人的审美视角重新绘制,为《山海经》图稿打造新的审美意境,绘制近300幅绘图。
内容提要 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及社会风俗史的研究中,词的起源、敦煌舞 谱的文化内涵、艺妓的文化地位等问题,一直是既饶有学术意义又聚讼 纷纭的研究课题。本书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
将世界繁杂的历史变化,分裂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朝代历史事件发和的时间,地点,各朝代的历史人物,等内容都清楚地展示在里面。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是知名海外汉学家卜正民力作,2014年《经济学人》图书。一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中国航海图:它凝聚着明代中国制图技法不为人知的精华,却流落他乡而长久被人忽视和遗忘。2009年,这幅罕见的中国地图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这幅地图被人们遗忘在图书馆浩瀚的文献中近几个世纪,无论是汉学家还是制图专家,都未曾见过这样的一幅地图。它偏离了中国古代的制图传统,以至于专家们宣称这幅地图是伪造之物,尽管根据记录显示这幅地图确实是于1659年被辗转送到牛津的。这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珍贵文物由此成为待解之谜。究竟是谁绘制了这样一幅地图?它又是怎样远渡重洋,并在数百前被西方人解读的?卜正民通过大胆的猜想与详尽的考证,为我们揭示出藏在这幅地图的惊人秘密。《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以一
本图以《增广重庆舆地全图》为基本底图,重现了清末民初重庆的地理和历史面貌。
历史上,有关岳飞的记载很多,其中不乏夸大其词之处,甚至有很多来自民间的演绎。邓广铭先生的这部《岳飞传》将岳飞的生平事迹*一次引入到历史研究的范畴中,不仅在考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真实客观地还原了岳飞的生平及形象,搞清了围绕岳飞的很多史实,澄清了很多历史疑点,而且,还精辟地阐释了岳飞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本书还为中国历史人物学术传记的写作树立了标杆。
本书是华一村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部奋斗史,真实、具体、生动、全方位地反映了华一半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