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是中国明末之人,是一个在历史与文学上都有影响的人物。由于他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投降敌人,成为《奸臣传》中的人物,但是身为文人,却颇有建树,由于上述原因,对于阮的变节为人所不齿,文学之名亦不彰显。作者在对阮大铖形成的思想和举动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客观地评价了阮在诗歌与戏曲创作上的成果。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本书成为填补空白之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拓宽了领域。
《后汉书》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主要记载了从光武帝建武元年(25)起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分为十纪(记历代帝王之事)、八十列传(记重要人物言行事迹)和八志(司马彪续,记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王延洲口述: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为王延洲口述、吴昌华整理而成,书中讲述了王延洲辉煌而又起伏的一生,重点叙述了王延洲投身二十九军、投考黄埔军校、考取航校、赴美深造及归国后的戎马生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将王延洲一生的辉煌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内容真实而细腻。书中收录了20多幅旧照片,其中有王延洲本人各个时期的照片、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的第壹个飞行中队的照片,还有中美两国飞虎队员的一些合影等,这些照片都非常珍贵,既体现了《王延洲口述: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图文并茂的特点,也将《王延洲口述: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的精彩和珍贵的地方凸显了出来。
中国NGO的创业者们,是一群用梦想改变社会、用行动书写历史的公民。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届高龄,有的甚至已不幸仙逝。他们曾拥有的梦想、曾采取的行动,是中国公民社会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先驱性的历史,是以公民个人为主体展现的中国NGO的创业史。
一个出生于红色家庭的“红二代”,其父为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其母许明为周恩来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一个“文革”前北京四中的高材生,北京市“优良奖章”的获得者,校团委副书记,北京市第一批入党的中学生党员。 一个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的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连续发布十个“西纠通令”,曾对初期的“文革”运动有过很大影响的红卫兵。 一个因此两度入狱的青年,其父母也因此被江青点名为“西纠黑后台”,直接导致其父被关押多年、其母自杀的家庭惨剧。 一个曾被人称为“当年在陕北窑洞里读过黑格尔”的知青,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上吴敬琏开门弟子的硕士研究生。 一个曾任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的秘书,后任光大集团总经理和中信集团董事长的国企领导者。 他的六十年经历是怎样度过的,充满了什
黎玉玺(1914—2003),字薪传,四川达县人。海军电雷学校第一期毕业,后赴德国受训,抗战期间在长江中下游抗击日军侵略,1944年赴美接舰,返国后率舰巡弋渤海辽东一带,并任蒋介石下野时之座舰舰长。到台湾后,指挥台山列岛海战、临阵督导八二三金门会战。历任台湾海军舰队参谋长、舰队司令,海军参谋长、副总司令、总司令,参谋总部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参谋总长,“总统府”参军长、战略顾问,“驻土耳其大使”等要职。 本书主要参考作者当时之日记及对往事之追忆,补以近史所访问人员口头访问所得,除可视为民国党海军发展史料之一外,亦有助于了解迁台以后,国民党的军事、政治措施之演变。
邓力群曾在刘少奇同志身边从事秘书性工作,亲身经历许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刘少奇同志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性格品质、思想理论、毛泽东同志与刘少奇同志的关系等,都有深入的了解。 邓力群以亲历者和知情人的身份,讲述刘少奇同志的贡献、思想、理论、作风,以及他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内容既能展现刘少奇同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怀,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又能廓清历史迷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龙云被称为“云南王”,主政云南18年,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周恩来在龙云去世时,曾明确指出,龙云一生有三大功绩:抗日、反蒋、联共。本书是龙云之子龙绳武先生的口述纪录,讲述龙云由地方军阀到抗日功臣,再到“民主斗士”的曲折一生,揭开龙与蒋介石之间矛盾的由来。内容涉及面广,其中对民国前后的云南社会文化状况、政局演变、时事人物交往等诸多方面的讲述,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是一份研究民国时期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本书概括反映了昆明1949-2009年的60年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云南本土诗人于坚称之为:别具一格的昆明现代《史记》。本书汇聚了700余幅各个时期的昆明、历史实物照片、历史票证和美术作品,概括反映了昆明1949-2009年的60年社会经济发展历程。该书的编著者彭磊介绍,历时两年的编辑,旨在打造文化精品,为昆明解放6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