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酒作为贵州本土的白酒品牌,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比较特立独行,是白酒行业内的独特样本。习酒经历了白酒行业大起大落的过程,在陷入低谷后,被茅台集团兼并,但习酒并未被大集团淹没,而是借势复兴,树立自己独立的品牌。此书采集了20位习酒人口述史,包括钟方达(现任习酒集团董事长)、陈应荣、曾凡君、吕相芬、罗怀吉、吕良科、余林安、易顺章、廖相培、吕相才、杨翠兰、永胜村、季克良、吕良维、刘庆鹰、团省委、潘宸、侯世安、孔磊、高文娟,从他们的口中听见习酒历史,洞见习酒文化,并尝试探讨白酒行业的转型,倡导创建一种新型的白酒文化。
本书通过对胡福明、袁宝华、王梦奎、陈锦华、刘鸿儒、伍绍祖、龙新民等49位老领导、老同志的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涉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专享标准》的写作和修改经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兴建三峡工程决议通过前后,香港、澳门回归,中国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等。书中所有文章均由亲历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他们中有的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有的在党和国家重要部门任职,是改革开放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堪称改革开放史的“活字典”“活资料”。本书既有对史实的回顾,也有亲历者和见证者心路历程的呈现,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了历史,可以为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新时期党史读
2018年,适逢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60周年。 60年,一个甲子的峥嵘岁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始终立足使命,屹立在时代前沿,理论探索,孜孜以求,实践真知,不曾停歇。 作为成立最早、规模优选的地方社科院,作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无论是在基础学科领域,还是在应用研究领域,上海社会科学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书把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以来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治学经历与学术思想,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口述历史总结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秀精神品质和学术风骨,以期有助于青年一代学者更加深刻地学习传承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优良学术传统。 典数过往,得温前史,益知创业之艰。 传承精神,常怀感恩,弥烈兴邦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