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帝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以其军事成就和政治改革而闻名于世。他将领土分散的贫弱二流小国打造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他赋予古老的斜线战术新生并使其臻于至善。作者以充实的细节,对腓特烈大帝进行了多维度的描述,并客观、详细地重新评价了他的军事、政治和社会成就。书中对18世纪的欧洲 理性时代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分析了普鲁士军队的性格、组成和运作程序,并探讨了腓特烈年轻时的个性;考察了他在罗斯巴赫和洛伊滕的令人惊叹的胜利、他在布拉格和科林的失败,以及普鲁士崛起为欧洲主要强国的标志性事件 瓜分波兰、参与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
本书原名《特使:与丘吉尔、斯大林周旋记》,记述了美国著名外交活动家W·艾夫里尔·哈里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1946)出使英苏两国的亲身经历。他在本书中试图通过自己50年外交折冲的经历,现身说法,进一步阐明自己的对苏政策观,针砭时弊,开出药方,以期当政者采纳。他主张要用“美国的理想”也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向苏联进行渗透,以“经济技术”为纽带促使苏联就范,从而达到“权力的中心在华盛顿”的目的。 本书虽然是哈里曼亲身经历的写照,其述说的历史事件也都已有专门著述和当时人回忆录可供检索,但书中不乏有价值的手资料。当年的国际环境和今天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里曼上述主张经过20世纪历史的检验,仍然有着“亲历、亲闻、亲见”,往事历历,从而成为后事之师的历史价值。
彭德怀(1898—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共湘鄂赣边界特委委员,红三军团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讲述粟裕的经历。粟裕身为共和国第一大将,一生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即打天下的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和平年代。前一个年代,粟裕从一名普通的班长一步步走到野战军的统帅,毛泽东对粟裕言听计从,粟裕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后一个年代,政治风云变幻,此后,粟裕的历史形象被人随意歪曲,粟裕的历史贡献被人随意抹杀。直到粟裕去世10年后,一桩长达36年的冤案,才得以了结。
《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纪录: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4年元帅将军近观衔全记录》生动记述了1955年至1944年授衔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1359位少将的传奇和轶事;对他们的大智大勇非凡经历进行了精彩描写,对他们的多彩生活、人生变故进行了娓娓叙述,对他们无私无畏、立党为公的高风亮节进行了热情赞颂;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功名显赫的将帅战星传奇的战争阅凡高超的指挥艺术、凛然的英雄气慨、高尚的道德情操、怡人的情趣爱好和笃深的婚恋之情。读来饶有情趣,引人入胜。开国元勋,功彪青史;一代将帅,风貌犹存。相信您能从《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纪录: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4年元帅将军近观衔全记录》中得以启迪智慧,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陈毅(1901—1972)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乐至县人。曾任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团指导员、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第十二师师长、红四军第一纵队党代表、红六军政治委员、红二十二军军长、新四军第一支队支队长、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和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外交部部长等。
开国上将刘亚楼的传奇人生故事——从十九岁当营长,到二十三岁任红二师政委,而后参加苏联红军竞成了少校军官,可谓经历奇特;从黄帝岭大血战到津门挂帅,绝对奇功屡建……共和国之初,毛泽东点将:“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从一无所有组建空军,到朝鲜战场上空击落一架架美军“王牌”战斗机,短短的时间内,这位新中国的“空军之父”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同时也揭开了中国空军名震世界的辉煌一页。
本书作者米哈伊洛夫根据大量的史料,用流畅的文笔,生动的语言,记述了苏沃洛夫的一生。通过对苏沃洛夫指挥的各次战役的描述,分析和介绍了他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尤其是瑞士远征,记录了苏沃洛夫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如何克服阿尔卑斯山的障碍,以少胜多,战胜了法军的战绩。此书对于我们研究苏沃洛夫的军事思想、战术原则、统帅才能与修养,以及参谋组织、士兵教育与官兵关系、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此书对于帝俄所进行的扩张版图的战争缺乏应有的阶级分析,读者在阅读时应予注意。
本书是陈香梅婚姻自述,从1944年古城昆明与陈纳德将军相识写到1958年与将军死别一曲真正的生死恋,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保定军校先于黄埔军校,但是不如黄埔军校那么名声显赫。综观国民党的上层军政首脑人物,多出自于保定军校,因此保定军校及其人物对近代中国的进程,曾有过重要影响和起过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历史及其人物的研究也应向更加深广的层面拓展,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人,对许多民国历史人物还未弄清楚的话,那么势将长久遗忘和泯灭。陈予欢同志所进行的工作,其意义就在于此。
麦克阿瑟不同于美国历史上其他任何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造了美军历史上的数个:1903年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时,他以高分打破了该校25年来的记录,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被破格晋升为上尉的学员;1919年晋升为少将,成为美军历年轻的将军;一战后出任西点军校历年轻的校长之一;1930年晋升为四星上将,成为美军历年轻的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参加过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将军。他是有才能的军事家,但又是糟糕的政治家;他忠诚于他的国家,但对抗这个国家的总统;他取得过辉煌的胜利,但也遭到过惨重的失败;他有时似乎宽宏大量,有时又显得小肚鸡肠;他有时温文尔雅,有时又暴跳如雷;他爱慕荣誉,但最终被虚荣所毁灭。
本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刘忠将军的回忆录,系统地回顾了他从一个普通的泥水工人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的经历,尤其是其中对于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回忆和记录,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亦使本书成为上海出版界为数不多的关于长征的亲历回忆作品。
《贺龙传》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的决定,由总参谋部组织编写,历经十余年,七易其稿,在对全国25个省、11个大军区的数百位当事人和知情者采访的基础上,搜集综合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忠实而完整地再现了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到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勋的贺龙元帅的一生。邓小平为《贺龙传》题写了书名。
陈毅(1901—1972)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乐至县人。曾任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团指导员、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第十二师师长、红四军第一纵队党代表、红六军政治委员、红二十二军军长、新四军第一支队支队长、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和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外交部部长等。
陈毅(1901—1972)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乐至县人。曾任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团指导员、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第十二师师长、红四军第一纵队党代表、红六军政治委员、红二十二军军长、新四军第一支队支队长、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和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外交部部长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的前线,英国官兵时常看见一个戴着一顶饰有将军和装甲兵两个帽徽军帽的将军,他就是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为什么要戴这样的帽子,人们对此有种种揣测,其实,他是出于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动机。他认为,一个统帅人物要在部队中具有威信和感召力,就必须使下级官兵经常能够在前线看到他。他是英国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武装部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一个半世纪以来,英国军队中没有一个人能像蒙哥马利那样精通军事,战功卓著。尽管他有不少弱点和不足,人们完全有理由承认。他不愧为20世纪世界上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之一。
1937年,陈纳德以一位退休上尉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的航空队共击落、炸毁日机2500多架,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后,这位战地英雄用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他在中国那些年的峥嵘岁月……
《走进大帅府走近张学良》告诉我们之所以叫“大帅府钩沉”,不仅源于大帅府曾是张氏父子主政东北时 期的官邸和私宅,而且源于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都存留着生动的历史瞬间。这里见证了张氏父子政治生涯的成败与得失。见证了发生在其间的刀光剑影与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见证了当年 铁马的狼烟烽火和宫闱权谋的变幻莫测,见证了昔日在大帅府中往来穿梭 的众多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恩怨情仇。“大帅府钩沉”就是要“钩”出那些“沉”封在大帅府里,鲜为人知 的历史真实;“钩”出那些“沉”进人们的记忆深处,被曲解、误解甚至 是以讹传讹的混沌;“钩”出那些“沉”在史事背后的因与果。通过“钩 沉”达到廓清历史、勘误历史、还原历史,让真实浮出水面,让真情穿过 时空,让真相跃然纸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