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是*口述并审定的生平事迹的忠实记录,是中国革命史极其珍贵的重要文献,也是仅有的以自传形式出版的中共领袖传记。《*自传》是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畅销书,由*口述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奋斗人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笔录,1937年7月至10月以连载形式发表于美国ASIA(亚细亚)月刊。汪衡翻译的中文版也以连载形式于1937年8月至11月发表于上海《文摘》杂志(后改名《文摘战时旬刊》),并于1937年11月1日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本书朴实而意味深长,从容又撼人心魄,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以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中国革命事业,成为经典人物传记和励志读物。本版将英文版原刊、中译本原刊和中文单行本原版影印,完整呈现尘封80年的《*自传》历史原貌,并配以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
......
本书是日本学者冈本隆司为李鸿章和袁世凯所作小传,讲述了这两位清末民初政坛的枢纽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处的时代。 旧式科举官僚出身的李鸿章,历经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 ,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清末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个时代。 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袁世凯都被贬低为不学无术、不仁不义的叛徒,或是“阴险的权术者”。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在激烈动荡的时代里发展个人势力,爬到权力 ,甚至当上皇帝呢?袁世凯的一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极其复杂的中国。
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1759–1833)是英国废奴运动先驱、文化改革者、国会议员,是被亚伯拉罕·林肯奉为“英雄”的伟大人物。他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废除英国奴隶贸易的胜利。此后,他继续争取在英国殖民地 废除奴隶制度,并于去世三天前亲耳听到胜利的消息。本书也讲述了他“重整社会道德”的种种努力和贡献。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07年,是为了纪念英国废除奴隶贸易两百周年,也是为了纪念威伯福斯的贡献。电影《奇异恩典》与这本书互相配合,完整地呈现了威伯福斯充满奇异恩典的一生。本书内容翔实、笔法精湛、文字鲜活,又不乏学术水准,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本书是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 研究员米歇尔·布里和约恩·许特隆普夫2020年的著作。书稿重点回顾和分析了罗莎·卢森堡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她的生平,通过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接近罗莎·卢森堡本人,对罗莎·卢森堡有一个 全面的整体认识。 她的个人魅力主要源自她成功驾驭生活,源自她的坚决 和义无反顾的精神。罗莎·卢森堡的一生都在现实中寻找符合自己的东西:让世界变得 富于人性;希望获得 解放的精神和刻骨铭心的爱;展现一种新的世界观。
\\\"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蒙蒂菲奥里历时10年,走访9个 23座城市,掌握 披露的 档案,重述斯大林如何从鞋匠的儿子 终成为列宁的左右手这一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还原一部苏联的史前史。 斯大林是修鞋匠的儿子,有溺爱自己的母亲,以及给他带来童年阴影的父亲;他是神学院的学生,学习成绩 ;他是诗人,有着俊美的面容、忧郁的表情,深受女孩子喜欢,因此有过诸多的情人;他是西伯利亚流放者,是“逃跑大师”,多次从监狱和流放地逃脱…… 蒙蒂菲奥里在《青年斯大林》这本 著作中,以详尽的研究、一系列全新的 手资料,和仿若狄 斯附体一般的叙事技巧,跌宕起伏地讲述了一个多面、矛盾的斯大林形象。 本书出版后,荣获英、美、法、奥地利等各国大奖,入选《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超过10家媒体的年度好书,是理解斯大林
......
本书由著名作家顾保孜集三年之力潜心写就。这部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纪实作品客观描绘了毛泽东最后七年的风雨历程,真实再现了1970年到1976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生动讲述了林彪事件前后我国在内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同时也反映了毛泽东个人晚年的思想轨迹。书中载入近二百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它们全由中南海摄影师杜修贤先生独家拍摄。这批照片许多是首次公开发表,许多是首次还原色彩。它们承载了多位政治人物的命运故事,反映了他们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记录了他们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心路历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在西柏坡这个小小的山村院落里,毛泽东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筹划了新中国建设的宏伟计划,缔造了伟大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