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他的阅读和实践,相互守望,相互印证,相互支持,因此,他的阅读史,也是他的读书生活与人生实践的关联史,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史。 在不同时期,因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境遇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兴趣和精神状态不同,毛泽东重点阅读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也不是无规可循。总体上看,其阅读都或隐或显地是为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达情意。从这几个角度来梳理毛泽东的阅读史,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在不同时期为什么读书,重点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如何运用书本知识,这样一些饶有意味的话题,进而了解他的思想探索和内心活动,以及他的某些决策的前因后果。
内容简介: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经历了非同寻常的一生。作为叱咤风云的历史巨人,他有很多惊天动地的伟业,无数的书籍书写和记录了这种伟业;同时,作为人民的 平凡 一员,他又始终有一颗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的初心。毛泽东一生有许多和人民在一起的故事,虽然细小,但也十分值得打捞和记录。 本书以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和革命经历为主线,牢牢抓住他从 人民中走来 的宝贵品质,讲述他的读书学习、调查研究、日常生活等。通过纪实的笔法,告诉读者那些细小的历史瞬间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少年时帮助家境贫寒的同学;青年时到安源煤矿和工友一同下井,对工人的境遇进行调查,并开展工人运动;在 三湾改编 时自己吃苦瓜、让战士吃南瓜的故事;长征过程中和战士们一
《再思毛泽东》一书为研究毛泽东 这位1976年辞世的中国革命开拓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收集一些新近发现的由毛泽东执笔的著作,尼克?奈特重新审视了毛泽东思想里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内容,并对毛泽东进行了 再思 。 这本书系统且全面地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起作用的观点,阐释了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尝试,以及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作为一部研究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史前史,本书通过考察毛泽东著作的实践基础及其政治背景,在活的有机体中解读他早期的政治思想,认为以有效的革命行动为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毛泽东自身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其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本书还把作者与毛泽东研究相关的两篇重要论文也作为附录收录进来,从而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思路和学术脉络。 适合高校教师、学生及广大政治学爱好者和干部。
......
李劼人(1891—1962),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现代具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李劼人一生颇为传奇,写作、经商、从政均有建树,这在同时期的作家中极为少见。他经商的时间 长,占据了人生的重要时光,而三者又密不可分,可谓是生路步步紧逼,命运暗中牵引。本书从李劼人早年在《四川群报》当主笔讲起,包括留学法国、筹办纸厂、开“小雅”饭馆、遭遇绑票案,抗战期间工业内迁、“文协”在成都成立分会、乐山遭遇轰炸、嘉乐纸厂谋求发展,以及抗战结束后四川工商业面临的巨大变化,以嘉乐纸厂的兴衰历史为线索,寻找李劼人先生笔下遗失的故事。 李劼人的写作有两个黄金时段,一个是1925年到1927年;一个是1935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后就被迫中断了。没有完成 多的作品也许是李劼人 的遗憾。本书或许
邓小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许多叱咤的风云手笔。 五六十年代七到莫斯科,中苏论战舌战赫鲁晓夫;1974年联合国讲坛上,阐述三个世界理论;1978年出访日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出访美国,中美握手言和…… 它给中国带来一次次机遇,一次次推动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 他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传奇变幻的外交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杰出国际政治家的风采。 邓小平,有着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是20世纪杰出的国际政治家。 这就是这本《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要奉献给读者的。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由刘金田著。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人,*是中国当代的伟人,在*诞辰110周年之际,将古代的圣人和当代的伟人进行对比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有兴味、有价值的话题。本书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在政治、哲学、教育、道德等方面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和扬弃,说明*思想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内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而在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问题方面提出了不少的新见解。本书还搜集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全部*论孔子的言论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严肃的学术书,记录了周恩来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19年以后,在黑暗与光明的重叠里,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周恩来也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为 中华腾飞世界 而奋斗的历程中。在这个历史背景下,1920年,周恩来赴法留学,直到1924年才回国。作者在巴黎实地探访周恩来的足迹,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治学方法,基于大量资料和史料,考证了青年周恩来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的生活、学习经历,详细叙述了周恩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未来的思考,记录了他由此走向共产主义道路的历程。 本书将周恩来留法时期求学和革命思想的形成,置于整个20世纪20年代欧洲社会形势和国际共运的大背景下,说明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的几十个故事,记录了*和他的战友们在几十年岁月中不同的生活侧面。这些故事主要来自作者采访上百高级干部所获得的手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末作者便着手采写,在史实的准确度上屡作核对,并经过党史专家鉴定,陆续发表了一些篇章,许多当今流传的故事源出于此。本书以*故事为主,同时有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彭德怀、邓小平、李先念、胡耀邦、王若飞、陈赓、徐海东等领袖、将领及有关党史人物的传奇经历和事迹,旨在求实探源,钩沉出鲜为人知的历史珍闻,帮助后人认识和理解中国革命史。
《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全盛时期的都铎王朝》讲述了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期间的英格兰内政与外交。亨利八世多次休妻再娶是如何影响英格兰王位继承顺序的?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初期,英格兰为什么面临宗教纷争、贵族内讧的危局?伊丽莎白女王是如何妥善解决“苏格兰玛丽女王问题的”?伊丽莎白女王是如何利用法兰西与西班牙争夺大陆霸权的斗争,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整顿朝纲、推进宗教改革、发展经济和增强国防的?伊丽莎白女王是如何凭借过人的胆识, 的政治眼光,以 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以及女人特有的迟疑不决、反复无常等性格特征,玩弄法兰西与西班牙于股掌之间,支持尼德兰革命打击西班牙, 民打败西班牙 舰队,从而使英格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西欧强国的?
李劼人(1891—1962),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现代具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李劼人一生颇为传奇,写作、经商、从政均有建树,这在同时期的作家中极为少见。他经商的时间 长,占据了人生的重要时光,而三者又密不可分,可谓是生路步步紧逼,命运暗中牵引。本书从李劼人早年在《四川群报》当主笔讲起,包括留学法国、筹办纸厂、开“小雅”饭馆、遭遇绑票案,抗战期间工业内迁、“文协”在成都成立分会、乐山遭遇轰炸、嘉乐纸厂谋求发展,以及抗战结束后四川工商业面临的巨大变化,以嘉乐纸厂的兴衰历史为线索,寻找李劼人先生笔下遗失的故事。 李劼人的写作有两个黄金时段,一个是1925年到1927年;一个是1935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后就被迫中断了。没有完成 多的作品也许是李劼人 的遗憾。本书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