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周恩来侄女、沈钧儒长孙媳、12岁入住中南海西花厅的周秉德女士,本书为纪念周恩来逝世40周年之作。作者以亲历者视角,详尽讲述了周、邓不为人知的生活、工作细节及高尚情操,其间有宝贵的周、邓口述和涉及颇广的真实历史事件、人物碎片,对现当代史、周邓研究均有一定价值。 本
本书以国民党军统特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量相关回忆录和档案资料,是海外学者最早研究民国特务系统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此书以“间谍王”戴笠的生平全貌及政治经历为线索,主要研究其庞大神秘的间谍王国的发展历程。作者讲述了黄埔军校时期蓝衣社、立行社等组织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抗战爆发以后"军统"的迅速扩张;同时通过丰富的材料还原了特务培养及行动的历史细节,暴露了这段阴暗血腥的历史。由此,此书也详尽展现了1930至1940年代民国特务制度的发展历程,能够极大地丰富并启发我们对这一时期的民国史的认识。
宋庆龄是一位非常有个人特点的政治家,被誉为 国之瑰宝 ,是20世纪伟大女性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尚明轩研究员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孙中山和宋庆龄相关研究和著述工作。几十年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史料的发现,他的代表作《宋庆龄传》也一再修订、重版。尤其是在2012年曾做了大幅度增补工作,添加了宋庆龄后半生的大量内容,使这本传记在内 容上更加完整。 此次出版,考虑到宋庆龄一生所留下的珍贵影像和各种文物都是重要的历史载体,又增加了近500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与文字相互映照,增强了可读性。
书稿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许多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对陈云在东北的光辉业绩进行客观、真实、生动的记录,是一部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读物和党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本书辑录了蒋介石自1915 1949年部分日记其1000余篇,经过作者悉心深入地研究整理对其逐篇进行了考释、注解和评析 内容涉及党务、军事、行政、外交以及家事等诸多方面。 日记作为真实记录个人心理、性格、行状、思想的文字,一直被视为研究历史人物的第一手资料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要、极其复杂酌人物,长期以来,蒋介石的日记备受史家和广大读者关注而不可得;本书在对日记 揭秘 过程中,征引了与之相关的电文、信函、命令、演讲、谈话记录等珍贵资料,其中不乏属首次披露世所鲜见的历史档案文献 因此,《蒋介石日记揭秘》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具有启迪发微的研究价值。 2006年年初,媒体报出蒋介石日记手稿由其孙媳蒋方智怡交给美国胡佛研究所暂时保管,并将1917年至1931年的蒋介石日记开放(中间缺1924年的日记)的消息,但对于国内
《李德生回忆录》由李德生所著,《李德生回忆录》回顾了李德生同志从童年到任职国防大学,在政治和军事舞台上为党和人民服务的70多年的经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时期和重点内容:(一)苦斗的童年;(二)红军时期;(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四)朝鲜战争;(五)到中央工作;(六)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七)同四人帮的斗争;(八)工作在东北战略区;(九)任职我军最高学府。李德生同志20世纪80年代从国防大学离休,随后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任主席。本回忆录不包括作者离休后的生活经历。
蒋介石的一生,为什么盖棺不能定论?如果没有蒋介石,现代中国将何去何从?历史不能假设,历史研究永远是一个不断接近真实的过程。本书作者研究、关注蒋介石近四十年,从4万字,到40万字,再到如今近80万字
编写周恩来同志的传记,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本书的主要资料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同志数万件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大量会义记录,还有原由邓颖超同志保存的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日记、作文和书信等。同时,广泛参考了当时各种报刊和许多同周恩来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员的访问记录、回忆录等。力求根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本书(共四册)介绍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曲折坎坷、光辉的一生。并配有大量图片,内容详实、全面,是一部了解伟人的好,值得一读。
阎锡山(1883年—1960年)字百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一级上将。解放前夕去台湾,卸职后避居阳明山著述至去世。本书稿主要介绍阎锡山早年的活动,包括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以及后来参加北伐等,因阎锡山本人是近代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书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专家整理、校注。
本书共有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了“商务”学徒、早期革命、苏区工作、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在莫斯科的使命、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在东北的岁月、担当恢复经济重任、陈云(1949-1984)、主管全国经济工作、首要地位受到挑战、恢复高经济决策者地位、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大力实施商业改革、陈云思想受到冷落、重返政治舞台中心、开始半退隐的生活、回到中国政治体制核心层、陈云的个人生活、陈云的经济思想、陈云关于市场和改革的思想、陈云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的经济整顿思想、陈云与中国政治、陈云的政治资源和战略等详细内容。
中国共产党情报战线的重要领导者李克农,在国内革命战争中,打入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保卫了中共中央的安全,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李克农长期从事中共保卫、情报工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前后,李克农本人及其所领导的情报战线,分别向敌、伪、国民党及其各战区派出精干的情报工作人员,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屡建奇功。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由于隐蔽工作的特点,大都鲜为人知,李克农也被称为传奇将军。本书首次准确、全面地公开了这些史料,而未加虚构、渲染,使读者一睹英雄本色,并从中了解革命事业的伟大、艰辛。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戴笠那样神秘,留下如此多的不解之谜。他纵横于隐形战场,神出鬼没,每一次行动都在无声无息间改变国民党历史的走向,令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炮火声中,戴笠与张学良的一番隐秘长谈,很后令蒋介石逃出生天。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戴笠夜入杜公馆,与杜月笙在谈笑问,拉起了一支上万人的抗日武装。 1939年3月20白,汪精卫内连遭三次军统暗杀。戴笠在千里之外的布局,却令汪精卫损失惨重,落荒而逃。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军统提前破译了日袭珍珠港的密电。戴笠案前的这份宝贵情报,为何没有改变美军的命运? 戴笠身上每一个隐秘,在后人眼中都是一颗重磅炸弹。翻开杨帆著的《戴笠(黑暗时代里很黑的人)(精)》,揭开戴笠的神秘面纱,领略时代背后的惊心动魄。
本书分神州.沃土篇、求是.存真篇、智慧.谋略篇、壮志.豪情篇、警钟.借喻篇、治国.安邦篇、科学.文史篇、外交.魅力篇、礼贤.爱友篇、姓名.趣谈篇、童趣.理想篇、爱情.家庭篇、故土.乡情篇、生活.风范篇14部分。
编写周恩来同志的传记,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本书的主要资料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同志数万件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大量会义记录,还有原由邓颖超同志保存的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日记、作文和书信等。同时,广泛参考了当时各种报刊和许多同周恩来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员的访问记录、回忆录等。力求根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本书(共四册)介绍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曲折坎坷、光辉的一生。并配有大量图片,内容详实、全面,是一部了解伟人的好,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