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在数百种《*传》中与施拉姆同名著作齐名的学术专著。虽然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传》中的经典之作。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 故事 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相比版,新版增加了很多新的材料,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编辑和研究的成果。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据此对书中关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动的叙述进行了大幅修改,全书章节增删篇幅甚至达三分之一以上。 新版依然承袭了版主要从思想、政治角度记叙一生的角度,更多地关注的个人生
本书收录的家书部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为蒋介石与他前后几个妻子间的书信,记载了他的家庭婚姻关系。二为西安事变中、抗日战争时期和 1949 年蒋介石与宋美龄之间的书信电函,记录了那段历史时期中国政治、外交的一些场景。三为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蒋纬国以及孙儿进行教导的书信,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子孙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家书附录中辑录了蒋经国所撰《我所受的庭训》,比较系统地叙述了他受乃父教导的情况。 本书选录的蒋介石日记,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蒋介石早期日记中有关婚姻家庭情况内容的摘录,以及早期(1919 年 1926 年)政治、军事活动内容的摘录,并附有其记述在永丰舰随侍孙中山经过的《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第二部分收录了民国时期几个重大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发生和 1949 年退出大陆时蒋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扶植下,以王明为代表的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着统治地位,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抗战时期,他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他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甚至著书立说攻击中国共产党和*。 作者遍访曾与王明共事或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士,融通学界多年来有关王明的研究成果,对他的一生做了客观的描写,让读者近观王明的跌宕人生,品评王明的功过是非。
本书是现当代中国史研究专家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三十多年的总结之一。内容涉及毛泽东、邓小平、陈云、张闻天、华国锋、胡乔木在历史时期某个侧面;如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合作为核心的中共代领导集体的初格局,毛泽东如何纳谏、如何评价邓小平;邓小平与1975年的整顿,邓小平如何第三次复出,在历史转折中邓小平如何坚持毛泽东 ,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始末;陈云在历史转折中的独特贡献,陈云有口皆碑的几个高招,三代领导人如何赞陈云,陈云名言解读;长征中、西安事变中、庐山风云中、动乱年代中的张闻天,张闻天在中共党史上的十大贡献;华国锋领导粉碎 四人帮 始末,如何评价华国锋等等。本书内容丰富独到,史实清晰真切,文笔老辣流畅,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不愧为一部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力作。
朱德的一生曲折而传奇,他参加过科举考试,加入过同盟会,投身过护国运动,留学过德国和苏联,经历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他被视为 红军之父 ,被西方人称为 红色拿破仑 。*称赞 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周恩来称赞他的一生是 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他还是新中国*任中纪委书记,*早提出 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构想。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陈独秀为何拒绝他的入党请求?他在德国留学期间为何两次被捕?在遵义会议上他为何流泪?为何说长征中他走过的路*长?他如何将南泥湾变成了 陕北江南 ?抗战时他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亦敌亦友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庐山会议上他为何被*批评为 隔靴搔痒 ?他为何严词拒绝家乡为他修建纪念馆?为何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 革命到底 ? 作者历时多年,深
亲身前敌,打响南昌*枪; 九月来信 ,支持*领导工农红军;从万隆到亚非拉,和平共处影响世界;杀伐决断,铲除党*危险的特务;组织《东方红》汇演,与文艺工作者酬唱相和;西花厅里的海棠花,见证恩来与小超 只羡鸳鸯 的幸福爱情 周恩来的一生,既有投身革命、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远大抱负,又有相忍为党、甘居幕后的默默奉献;他不仅在军事斗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在更显诡谲的谍战中,杀伐决断、手操胜券,富有远见的领导开创了无线电侦查事业;他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在经纬万端的国家建设中呕心沥血、躬亲筹划。周恩来不单单是体国经野、辅世长民的开国总理,也是思想深邃、高屋建瓴的理论大家 我们敬仰周恩来,更应该了解他,走近他。听身边秘书娓娓道来,看史学名家详细解读,不同寻常的著述方式,多维视角的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家族与百年中国的故事、一个人与共和国半个世纪的千般沉浮,一个中国人25年来站在国际舞台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出身于一个五代海归家族,在这本书中,作者生动讲述了自己在清华园的快乐童年、 上山下乡 的艰苦岁月、作为 工农兵学员 被推荐上大学,改革开放之初考取研究生并公派留学加拿大的个人经历。他的事业起步从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开始,在经历了使馆外交官、回国到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任职后,他来到了法国巴黎,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名国际公务员。 作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5年的工作生涯中,从一名高级项目专家屡次升迁,成为负责教育的助理总干事,并作为中国政府提名的候选人参与竞选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 ? 如何进入国际组织工作,一名国际公务员的职场进阶之路
本书以大量历史资料为依据,论述民国上层人物谭延闿的一生。谭延闿的水晶球人生,是在民国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民国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时代,北京政权像走马灯似的交替不停,南方各省也不断地变换新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氛围中,谭延闿游走官场,长期屹立不倒,何其不易。清末大变革年代,他是立宪派谘议局长;军阀混战年代,他夹缝求存,三度督湘;辛亥革命时期追随孙中山倾心革命;蒋介石叛变后,他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政府主席、独裁者的帮凶。谭延闿也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的书法、枪法、骑术都是名震一时,他交游四海,人脉关系广,为人宽容大度,因而树敌少,在政坛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一切都铸造了他政坛不倒翁的传奇人生。谭延闿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人生启示。本书后几章叙
本书是目前国内关于 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老英雄张富清的文学传记读本。作者深入陕西洋县、湖北来凤,走访了张富清出生、成长、工作、生活过的所有地方,与张富清老人促膝长谈,从他本人及其身边亲友、同事、战友的口中,获取了他94年人生长河所经历的大量完整丰富的细节素材,从解放战争的硝烟战场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从旧社会苦难的童年生活到新时代琐碎的家庭日常,作者将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梳理布局、取精用弘,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饱满的创作激情凝结成了这部真实感人的《张富清传》。 全书沿时间脉络,分26个节点,完整细腻地勾勒了张富清95年的本色人生:一辈子的 突击队员 、两种对待公私的坚决态度、三枚军功章背后的出生入死、四次转折的无悔抉择、五次为民造福的笃行实干、六十年深藏功名的谦和风骨、七个岗位的默默奉献。老英
我社2000 年前后曾出版过《我所知道的蒋介石》,不过其中内容较少,本次是在其基础上重新整理,重新查阅了整个文史资料,包括文史资料选辑,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等,经过筛选,终确定了50 篇文章,这个篇幅大大超过2000 年版,总字数达到56 万字左右,内容也更加丰富,基本涵盖了蒋介石在大陆政治生涯的各个时期。在基于文史资料的图书中,本书应是对蒋介石有关资料做了全面的整理。
本书是根据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的出版计划,再从《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和《文史资料选辑》中精选部分文章补充而成,现更名为 百年中国记忆 民国政要 丛书之一。全书按照时间先后把蒋经国的历史过往分为三编 初登仕途:从溪口到南昌;主政赣南: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时移运转:走向权力中心与败走台湾。书中收录的49篇文章,皆为蒋氏身边人所亲历、亲见、亲述,事迹鲜活且具较高史料价值,是了解蒋氏生平的重要参看读物。
本书以国民党军统特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量相关回忆录和档案资料,是海外学者最早研究民国特务系统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此书以“间谍王”戴笠的生平全貌及政治经历为线索,主要研究其庞大神秘的间谍王国的发展历程。作者讲述了黄埔军校时期蓝衣社、立行社等组织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抗战爆发以后"军统"的迅速扩张;同时通过丰富的材料还原了特务培养及行动的历史细节,暴露了这段阴暗血腥的历史。由此,此书也详尽展现了1930至1940年代民国特务制度的发展历程,能够极大地丰富并启发我们对这一时期的民国史的认识。
《砥柱中流周恩来(1966-1976)》是 周恩来生平系列 的第三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在1966年至1976年这个共和国极为特殊的岁月里,周恩来忍辱负重、苦撑危局,殚精竭虑保护干部,千方百计维持经济运转,果断处置林彪事件;在病魔缠身的晚年岁月,周恩来同江青一伙较量,把邓小平重新推上前台等等这些历史的内情或迷局,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还原了一个动乱岁月里堪称中流砥柱的周恩来形象。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本书由刘源上将撰写,宋平同志作序。全书13万余字,刊登200余幅图片,融入62段二维码,以图文并茂的视频书vbook形式,分18个大的部分,多维、立体地展现了刘少奇在国防、军事和军队建设方面的丰功伟绩。其中,不乏作者作为家属掌握的史料及补白新解,并以独立视角来评析提问。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起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磅礴力量。
《陪都岁月:重庆时期的宋美龄研究》选取宋美龄研究中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角度,立足于详实而丰富的新史料,讲述宋美龄在重庆时期的政治生活。全书共分五章,包括初入四川:宋美龄视野中的重庆;举国大内迁: 蒋夫人再莅重庆 ;战争与中国女性:蒋夫人的 宣传战 ;废墟上的 救赎 :大轰炸时期的宋美龄;陪都岁月:精神重于物质。本书通过系统梳理重庆时期宋美龄参与抗战建国事业的方方面面,从全新的视角解读宋美龄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心路历程和历史作用。
聂荣臻( 1899 — 199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江津县人。早年在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参加北伐、筹划南昌起义、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纵队政治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八路军一五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卫戍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北平市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中央兵工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军衔实施委员会” 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
《李大钊北京十年(学会篇)》系列 学会篇 ,是李大钊故居研究室根据掌握的有关资料进行编写整理的。对李大钊在北京十年中发起和组织学会的资料进行讲述,目的是让读者能够更具体、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李大钊。
刘瑞龙同志是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经历了建立工农武装、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苏皖军政委员会书记、淮北行政公署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民运部部长、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兼政委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纪念刘瑞龙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特出版《刘瑞龙文集》。《刘瑞龙文集》共五卷:前三卷分别包括四个历史时期的文章。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二卷: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两卷分别为回忆录和诗词。本书为第1卷。
沈渭滨先生师承魏建猷、陈旭麓,以审慎思辨、敢于创新的作史风格见长。这本《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修订本)》基于作者在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时开设辛亥革命史课程所撰的讲义整理。比照一般历史著述,本书以人物传记与事件史相结合的特殊体裁,集中叙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孙中山思想发展的互动,展示了孙中山及其革命同道在辛亥风云中的风姿,极富画面感。此次适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作者对原书增订了不少内容,及时反映了新近研究成果,是一部跨世纪的、意蕴常新的著作,也是作者一生续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