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以文学的传记手法生动再现了林徽因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作者以灵动的笔触深入林徽因的情感世界,镌刻出一个美好独特的精神个体,进而展现一个群体、一段历史令人神往的风采。
从1977年到2018年,这里收录的7篇访谈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曾散见于《10点5》《琼斯妈妈》《加利福尼亚杂志》等文化观察媒体。在这份独特的结集中,勒古恩不仅谈到了她的写作和生活,如对 科幻/奇幻 体裁的看法、卡尔 荣格对其作品的影响、关于 地海系列 等经典作品的写作过程等,也谈到了她同父母和丈夫的相处、养育孩子的经历等话题。对于勒古恩来说,幻想文学对可能性的想象最终关乎的是理想生活和存在的奥秘。
有的作家定义了一代人,有的定义了一种体裁,琼 狄迪恩同时做到了两者。这些访谈有的散见于《纽约时报书评》等报刊,有的来自《新鲜空气》等广播节目,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其中狄迪恩谈到了她作为记者、随笔作家、小说家的经历。她不仅以文学化的新闻写作洞察失序的时代,也在丈夫和女儿去世的创伤中观察人内心最敏感的部分,她的坦诚真挚给了我们勇气。
这些访谈从1972年到2000年跨越了近三十年时间,从金斯伯格初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任教时的采访,到大法官任上的最后一次访谈。金斯伯格分享了她如何不循常规地走上法律道路,并不遗余力地在司法界促进性别平等的经历,也谈到了许多著名判决背后的故事、她不拘泥于宪法字面含义的 活宪法 观念,以及同常常意见相左的保守派大法官安东宁 斯卡利亚的友谊。金斯伯格是一个关于平等和进步的符号,这些访谈致敬了她非凡的人生。
电影《黄金时代》独家授权原型人物传记!导演许鞍华郑重推荐! *激情*美的萧红传记!亲近萧红热烈而寂寞的灵魂! 我一生*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萧红 这是关于天才中国女作家萧红的传记。 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她弃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漫长、曲折、艰苦备尝的流亡生涯。她先后坠入爱情的陷阱,在贫病中极力挣扎,*后客死于南方孤岛香港,年仅三十一岁。 唯有文学,忠实地陪伴着萧红。本书把萧红置于现代中国广阔的背景之上,重现了她的生活、写作和精神世界,多层面地见证了她的苦难和伟大。
我给自己画画,因为我时常很孤独,因为我是自己*了解的主体。 作为墨西哥历史上具 有 传奇色彩的女画家,弗里达 卡罗( 1907-1954 )一生与痛苦相伴。 6 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 18 岁时遭遇严重车 祸,曾接受过三十多次手术,用过 28 种不同的束身衣,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大部分画作均为自画像,而她的作品价格却居全球女画家之首。 本书在大量事实调查的基础上,用浪漫新颖的 水彩 手绘形式为你描绘弗里达的传奇一生, 讲述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背后支离破碎的真实故事。
四篇访谈跨越了八年时间,这对玛丽莲 梦露短暂的人生来说,已覆盖了她事业成熟期的大部分时光。梦露创造了二十世纪电影工业的经典形象,却被其扮演的金发女郎这个流行文化符号所吞噬,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悲剧不只在于作为孤儿的童年和悲惨的早逝,更在于她被囚禁在了他人的想象中。这些见于《电影杂志》《生活》等书刊的文章在梦露的公众形象之外,呈现了一个真诚、勤奋、勇敢的心灵。
这些访谈曾见于《出版人周刊》《采访》等杂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等广泛覆盖美国民众的媒体,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在不同时期的谈话中,托妮 莫里森分享了她作为教师、编辑、作家、母亲多个身份的故事,以及这些经历对她写作的影响。她谈到《宠儿》和《所罗门之歌》深受家族故事的影响,也谈到自己的写作抱负和黑人身份之间的关系。托妮 莫里森深刻省思了美国社会的性别和种族偏见在文学中的根基,她是当代美国文学的良知。
简 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甫一出版便成了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影响至今不衰。与其说她是城市的观察者,不如说是现代生活的思想者。这些访谈从1962年到2005年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光,其中雅各布斯不仅谈到她支持城市和全球经济多元性的一贯主张,也回顾了她对此的身体力行,如在反对纽约 西路计划 运动中的勇敢行动。雅各布斯关于现代城市的思索在当下仍有不可忽视的警示意义。
她像一把尖刀插到一切事物的里面,而同时又置身外面,冷眼旁观。 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作家之一 ,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创始人之一,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弗吉尼亚 伍尔芙( 1882 1941 )一生著作丰富,创作出版的《墙上的斑点》《一间自己的房间》《到灯塔去》等享誉世界,还有大量散文和日记等传 诵 至今。 本书在大量事实调查的基础上,用浪漫新颖的 水彩 手绘直击伍尔芙的 内在精神 与创作灵感。她的一生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 她 将写作当做心灵慰藉,却在每次创作时都濒临崩溃,而她的作品却充满了理性。
打马过红尘,三毛(1943 1991)展现的世界,无论远方的,还是内在的,都令人迷醉又折服。她用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经验创造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瑰丽世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她的成长与局限:灰色的童年,大起大落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不可思议的异国情调 更翔实的资料,更别致的视角,更懂得的作者。图画灵秀,文字灵透,艺术品般的手绘传记,诉尽三毛一生悲欣。 倘若每个人都是一种颜色,三毛*是至浓重彩的那种,但凡沾染,终生不去。
出身名门,留学名校,姿容倾城,才华横溢,伉俪情深,胜友如云,儿女双全,家国情怀 也许世间再没有比林徽因(1904 1955)更实至名归的 民国女神 。然生而为人,没有谁的功课更容易,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这样一个 一身诗意千寻瀑 的剔透女子,如何抵挡人世间永无停歇的风刀霜剑,抵达她孜孜以求的至臻至美? 更翔实的资料,更别致的视角,更懂得的作者。 图画灵秀,文字灵透,艺术品般的手绘传记,诉尽林徽因一生悲欣。 在她一生留下的众多优美诗作中,激昂人心,又令人低回不已的那一首,是她自己。
作为中国文坛为数不多的当得起 天才 名分的作家之一,张爱玲(1920 1995)一生著作丰富。她的人生经历也令无数读者感叹追寻:念私校,出国留学,精益英文,年少成名,甩脱PUA渣男,逃离原生问题家庭,以精英身份移民,恋爱异国大叔,与社交恐惧握手言和,坦然独居,悄然整容 更翔实的资料,更别致的视角,更懂得的作者。图画灵秀,文字灵透,艺术品般的手绘传记,诉尽张爱玲一生悲欣。 在我们的人生树底处盘几须张爱玲的根是幸运的,她引领我们的灵魂过了铁,而仍保有舒花展叶的温度。
《读解张爱玲 华美苍凉》从张爱玲早期的阅读入手,切入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以及戏剧、小报、唐诗等古今中外影响其创作的 潜文本 ,分析其小说创作源泉,并联系其童年家庭生活、青年情感生活、晚年独居生活,揭开其绚烂文字背后复杂的人生底色 华美苍凉。人与文的相互纠缠,成就了张爱玲。
在我所有重要又毫无意义的事情里面,我应该先告诉你哪一件呢? 作为著名的 英国 女小说家,简 奥斯汀( 1775-1817 ) 一生未嫁,却 创作出版了《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劝导》等众多享誉世界的爱情故事,她本人的经历也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本书在大量事实调查的基础上,用浪漫新颖的水彩手绘形式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简 奥斯汀。从十八九岁开始创作*部作品屡遭退稿到享誉世界文坛,从少女时期的肆意跳舞谈情到有始无终的爱情,简将所有的感情寄托在了文字中。
这些访谈曾见于《出版人周刊》《采访》等杂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等广泛覆盖美国民众的媒体,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在不同时期的谈话中,托妮·莫里森分享了她作为教师、编辑、作家、母亲多个身份的故事,以及这些经历对她写作的影响。她谈到《宠儿》和《所罗门之歌》深受家族故事的影响,也谈到自己的写作抱负和黑人身份之间的关系。托妮·莫里森深刻省思了美国社会的性别和种族偏见在文学中的根基,她是当代美国文学的良知。
这是一个女孩与命运抗争的真实故事。面对逆境与绝望,凭借不屈服的勇者精神、毅力和坚持,她最终考进了优选学府。 莉丝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尽管父母吸毒,莉丝仍然深爱着他们。她在毒品、艾滋、饥饿充斥的环境中度过童年。在学校,莉丝肮脏的衣着,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让她饱受同学嘲弄,终因逃课被送进女童院。15岁时,莉丝拼尽全力维持的家庭最终破碎,她开始流落街头,捡拾垃圾,偷东西,她整夜乘坐地铁,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温暖入梦。莉丝早就知道,自己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光鲜明亮的世界,只是她与那世界始终相隔。 莉丝流落街头时,母亲因艾滋感染而死,莉丝深受触动,她决定不再继续这样的生活,她要改变命运,重返高中。无处安身的莉丝常在地铁站、走廊里学习,她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四年的课程,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
这些访谈从1972年到2000年跨越了近三十年时间,从金斯伯格初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任教时的采访,到大法官任上的后一次访谈。金斯伯格分享了她如何不循常规地走上法律道路,并不遗余力地在司法界促进性别平等的经历,也谈到了许多著名判决背后的故事、她不拘泥于宪法字面含义的 活宪法 观念,以及同常常意见相左的保守派大法官安东宁 斯卡利亚的友谊。金斯伯格是一个关于平等和进步的符号,这些访谈致敬了她非凡的人生。
四篇访谈跨越了八年时间,这对玛丽莲·梦露短暂的人生来说,已覆盖了她事业成熟期的大部分时光。梦露创造了二十世纪电影工业的典形象,却被其扮演的金发女郎这个流行文化符号所吞噬,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悲剧不只在于作为孤儿的童年和悲惨的早逝,更在于她被囚禁在了他人的想象中。这些见于《电影杂志》《生活》等书刊的文章在梦露的公众形象之外,呈现了一个真诚、勤奋、勇敢的心灵。
《维多利亚女王传》是英国传记文学中的佳作,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传主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也在于它的作者斯特雷奇是开创一代新风的现代非传统传记大师。 英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期,一个是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那是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时期;另一个就是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鼎盛时期。后面的这个时期,历史上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就成了这个时代的象征。 本书记述了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者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同时也可以看到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