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以来,中国海禁重开,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在这片充满苦厄与动荡的土地上拓荒、布道。1892年,来自美国麻省的26岁青年爱德华·布里斯,即后来人们熟知的福益华医生,漂洋过海,开始了他前往中国的奇异之旅。在偏远贫困的山城邵武,他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与疟疾、牛瘟、洪水战斗,开创了各种工作。在那艰难动荡的岁月,他一个人就是一支和平队。他以一人之力,为该地200万人口提供医疗服务。他学习方言,抢救难产孕妇;创办学校,建造诊所;从美国引进名种家畜,建立奶牛场,与瘟疫斗争,成为“牛瘟免疫的一位先驱”……他是邵武人口中的“福先生”——福益华。福益华在中国结婚生子,经历了远方亲友亡故的悲伤,见证了战争的血腥和残忍,最终迫于时局离开中国。然而,直至生命结束,他仍梦想有一天能重返这片土地。邵武城外的山岭上
惠能的中国思想史上影响的佛教人物之一,他所开创的禅宗南宗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思想文化之中。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其思想集中体现地《坛经》一书中。《惠能评传(精)》由洪修平、孙亦平所著,充分利用包括郭煌文献和碑铭石刻等在内的大量禅宗史料,并借鉴国内外研究新成果,对惠能的生平事迹、《坛经》的形成流变、惠能六祖地位的确立、惠能禅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惠能禅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惠能对传统佛教的变革与创新等都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惠能思想的历史地位与重要影响以及当代的“禅宗热”等作了探讨。《惠能评传(精)》提出了许多学术新观点,对学术界争论的一些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见解。
鸠摩罗什所译经典,如《金刚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和《佛说遗教经》等,流传千古,现在仍然受到普遍的喜爱,广为诵读。
金代中期,王嘉(道号重阳子)在中国北方创立了一种有别于传统道教的新道教——全真教。全真教以三教合一为宗,以性命双修、功行并重为修炼门径,汲取禅宗的心性理论、修行方式等诸多因素,对传统道教从教义、戒律,到宫观组织、修行方式,以及最终跨越境界等方面都进行全面革新,并在元以后分领道教的半壁江山,与正一教并立为二,最终形成明以后全真、正一双峰对峙的道教宗派新格局。这就打破了此前道教史上灵宝、上清、正一等三足鼎立的旧格局。在全真教的发展历史中,金末元初是教门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不仅确立了全真教在道教中牢不可破的重要地位,而且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走向也引发了极为深远的震荡。开辟全真教这一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人物就是全真掌教丘处机。正是丘处机以年踰古稀之龄万里西行,觐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