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 阿伦特,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政治思想家。她批判极权主义,反观现代社会,思考反犹主义。她关于 平庸的恶 的概念引发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时至今日,人们对阿伦特的误解要多于真知。 本书汇集了阿伦特本人认为尤其重要的数次电视访谈、她写给雅斯贝尔斯夫妇的书信节选等。这些文本真实呈现了阿伦特的人生与思想图景。我们在此听到一位女性的真诚谈话与有力自辩,关于爱、激情与惶惑,关于疾病、车祸与衰老,关于政治与自由,关于20世纪历史中的暴行与恐怖。在这里,阿伦特是可以直面恶意与抨击、坦然谈论死亡的智者。今时今日,她的声音穿越时空,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共鸣。
马克思的朋友圈,不仅是记录马克思生活的小天地,也是展现他世界观的大舞台;不仅是友谊小船的避风港,也是思想碰撞的辩论场。《马克思的朋友圈》以权威史实为基础,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讲述了马克思和朋友之间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这些朋友中,既有马克思的 第二个 我 和 置顶好友 恩格斯、 星标好友 海涅、沃尔弗、威斯特华伦、费尔巴哈等重要思想伙伴,还有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等战友和学生,以及蒲鲁东、鲍威尔、拉萨尔、巴枯宁等理论对手。书中配有100余幅图片,这些图片以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展现马克思及其好友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使读者能够真正读懂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随马克思,学习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共产主义的 学者和战士 的交友之道,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底蕴和思想价值,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信念。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 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终打破了这一神话。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书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这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并回应他的时代 西方世界发生*重要变化的18世纪。本书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 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
黑格尔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哲学家,他的传记难写,因为黑格尔在不同场合、在不同程度上刻意隐藏了其生活、活动和个人思想的某些方面。本书撕掉了黑格尔的单一化标签,揭示出黑格尔思想的丰富性,以活生生的历史重新发现黑格尔。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将历史人物放到时代背景下分析其思想,并提出了一些颠覆性的观点。不但以尽可能逼真的方式,向读者呈现哲学家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过程,而且还以哲学论述的深刻性,展现黑格尔及其同时代人的思想性质和意义。该书是国际黑格尔研究中的一本具有权威性和学术性的著作,对档案、书信、证言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和阐释堪称学术写作的典范。
一直以来,路德维希 维特根斯坦都被人们想象成现代的苏格拉底、 精通高深逻辑学的大师、极富魅力的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在《维特根斯坦》这本书中,我们遇见的是一个奇怪的人:这是一位严格的逻辑学家,却认为诗歌优于哲学 ;他继承了一大笔财产,却又全部捐出 ;他自愿参加 一战 、在前线阵地直面死亡 ;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却建议学生放弃哲学 ;他的内心饱尝痛苦、备受折磨,却对笑 话和犯罪小说极为热衷 ;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却和很多人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作者还为我们提供了清晰好读的指南,帮助我们理解维特根斯坦的核心著作《逻辑哲学论》(这是一部逻辑学巨著)及其后期作品《哲学研究》(这本稍微好读一点)。
弗里德里希 荷尔德林(1770 1843),一个哲学、宗教和诗歌力量相互作用下的天才,一个在生活中找不到立足点的孤独者。作为诗人、翻译家、哲学家、家庭教师、革命者,荷尔德林的一生都活在个人的和政治的紧张氛围中。在各种压力下,他最终精神崩溃,在图宾根的一座塔楼里度过了后半生。直到20世纪,经过后世哲学家和诗人对其思想的重新阐发,他的生命和哲学的真正含义才被发现,他也由此成为德国思想界的一个神话。 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萨弗兰斯基,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这位孤独诗人的一生。他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记录中透视出诗人生命中的困厄,用通俗、晓畅、才华横溢的传记写作手法引领读者接近这个世界文学和哲学经典中的未知之谜。
本书主要聚焦如何理解千年思想家、如何拧紧人生 总开关 、如何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如何占据真理和道义两个制高点、如何奏响理想与友谊交响曲、如何实现事业和爱情双丰收、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七个如何 ,呈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革命观、爱情观、幸福观、求学观、金钱观、择友观、择业观 十观 。本书期待通过形象化、立体化的方式,展现作为顶天立地伟人和有血有肉常人的马克思,展现跨越历史长河、具有永恒魅力的马克思主义,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走近马克思,与马克思心灵相通、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读懂马克思、追随马克思,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苏格拉底说出了他那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的哪个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苏格拉底的根据和理由的*个巨大力量就体*,哪怕在很后作出决定之后,他还是在谦卑地告诉自己和雅典人,生与死究*哪个更好,知道的仍然只有*。苏格拉底不会作出任何结论,他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向他的*献出了很虔诚的哲学祭品,也留给了雅典人*个*远思考不尽的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被誉为现代*有影响力的两位哲学家之一(另一位是维特根斯坦),他对之前的西方哲学根本思路进行颠覆式的批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充满源始活力的另一条路径,他的思想同时又对其后的所有原创性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无可回避的影响。 与此相应,直至今日,海德格尔的思想也引发了莫大的争议,尤其是他本人及其思想与纳粹的关系,仍被看作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问题。 这本小册子的图文作者,无疑在把握海德格尔这样一位极具独创性的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方面,做出了简洁、精准和卓越的贡献,并以平易的语言和图像表达了出来。
本书是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麦克莱伦在30多年前出版的《恩格斯传》*版中力图表明,近年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日益增加,但恩格斯的贡献经常遭到误解和低估。这部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表明他的作用有多么重要,他不仅为马克思提供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而且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使很多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得到了发展。作者认为,恩格斯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特别是在人类学和历史学领域,而且对以往兴起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在本书中文版即将付梓之际,麦克莱伦为中国读者撰写了序言,简要表达了他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新见。
当萨特谈论 他人即地狱 时,他在谈论什么。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这句名言人人耳熟能详,但他究竟是什么意思?萨特和波伏瓦的爱情为什么被无数现代人推崇?《图画通识丛书 萨特》简约地回答了以上所有的问题。 从1945年 二战 结束到1980年萨特逝世,他一直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也是当时在世的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这个小册子阐述了组成萨特世界观的基本脉络,特别是他关于自由、文学、马克思主义和不平等等方面的思想。
本书作者迈克?A.辛格是畅销书作家、成功商人,他基于自身经历,在本书中讲述了如何对生命臣服,通过放手,来达到人生之完美。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初次觉醒,以及开始在树林中独居,进行冥想修行,并开始臣服实验 对生命的洪流臣服,看看生命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在沉浮的经历中,他始终秉承对生命臣服之理念,却获得了意外的人生完满。
本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长篇回忆录,一共三卷。 第二卷从1914年起至1944年止,记叙了罗素这段时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在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和平主义立场、第二次婚姻、对苏联的态度、在中国的经历和与中国各界的交往,以及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滞留美国讲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弗里德里希 冯 哈耶克和路德维希 维特根斯坦是远房表亲,两人同样来自奥地利,同样在英国生活并开启他们的学术之路。维特根斯坦比哈耶克年长十岁,以其古怪和天才著称。1951年维特根斯坦去世不久,哈耶克就开始为他写传记。由于维特根斯坦家族成员的反对,这部传记终没能完成和出版。但哈耶克的这个文本依然获得了它的 地下 读者群,后来的维特根斯坦传记作者也广泛使用了这份隐秘的文本。 时过境迁,这部沉寂多年 秘传 终于可以公开呈现于公众面前。哈耶克以研究者的严谨,搜集了当时力所能及的书信、日记等手资料,不动声色地构建起了维特根斯坦的肖像,传达出一种独一无二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本书尽可能接近原貌地完整呈现了哈耶克的传记文本,同时收入编者克里斯蒂安 艾尔巴赫所写的详尽导读和学者艾伦 贾尼克的评论文字,为研究哈耶克
本雅明是现代哲学和现代艺术批评的关键人物,也是较难捉摸的几位思想家之一。 这本小书追溯了本雅明对现代美学和文化史的影响,强调他致力于艺术的政治转型,以此作为实现社会变革的手段。本雅明亲历了现代欧洲历史上许多大灾难,他对马克思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技术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批判的立场。1940年本雅明试图逃离纳粹欧洲,这一事件导致了他自杀身亡,书中对此也有独到评述。 本书图文并茂,是了解思想家本雅明的理想读物。
列维-斯特劳斯是结构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之一,其方法和思想对他同时代的许多一流思想家,例如雅克 拉康、罗兰 巴特、阿尔都塞、福柯等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在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是所有研究者必须参考的起点,他对文学批评、哲学和许多其他领域,也同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本书用简洁的语言陈述了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思想成果,例如对亲属关系的研究、野性的思维、图腾崇拜、分类系统、对面具的分析、对艺术品的见地,以及从神话学研究到对人类思维运作机制的分析,比较全面而准确地呈现出这位结构主义人类学家的世界。
我和整个世界上所有的其他人都不一样。 让-雅克 卢梭那本目中无人的《忏悔录》以如是句子开篇。这部自传充满了令人惊骇的心理学洞见。 卢梭是音乐家、诗人和植物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位坚定否认自己是哲学家的哲学家。他*个追问文明的价值是什么,而他的回答是,文明腐蚀了自然的良善,增加了社会的不平等。这个回答震惊了启蒙时代的同时代人,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挑战性。真的是卢梭鼓动了法国大革命吗?浪漫主义、心理分析和存在主义,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卢梭那里吗? 本书简要介绍了一位如此卓尔不群的思想家,他的观念使我们对于儿童、教育、政府、语言以及其他很多东西的理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处于现代思想入口处的康德哲学,其标志是怀疑主义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信仰的失落。他的著作,由于系统地反驳任何宣称知道真理是什么以及真理何在的主张而引人注目。 然而,在摧枯拉朽般破除传统信念的表面背后,康德哲学发展了一种新的和深刻的肯认。它肯定人类知识的界限,承认这些界限带来的创造的可能性。取代迷信与教条,康德拥抱变化和人类的可错性,认识到这些是快乐之源。这样的观点超出了现代主义对秩序和进步的欲求,甚至把康德的思想置于后现代的动荡之中。 在这本简明、诙谐的图画指南中,康德作为一个强硬的理性主义者出现,然而他也是一个信仰情感和感受的浪漫主义者。克里斯托弗 库尔-万特解释了康德颇具挑战性的思想,以及他对当代哲学的影响为何仍然如此深远。
在吸收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学、 马克思学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力求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马克思的生平、思想、贡献和影响呈现给广大读者,还原一个将儿子、丈夫、父亲、外祖父、战友、战士、学者等身份有机集于一身的马克思的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还原一个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产阶级思想家身份高度统一的马克思的真实而完整的形象。 在着力阐述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该书也考察了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以及在东方社会问题、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方面的伟大贡献,力求展现出马克思思想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全面性。在实事求是地阐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程性的同时,该书也以
为了实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这是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留给世人的印象,他甚至被称为 恶的教诲师 。但历史上的马基雅维利,真实面目到底如何?《尼科洛的微笑》这本经典传记挑战了成见,用翔实的材料为我们还原出更复杂,也更真实的马基雅维利。我们可以看到,爱祖国胜过爱灵魂的他,却在命运的拨弄下,不断地上演一出出人生悲喜剧 作者认为,马基雅维利留给后世的财富,不限于他的政治学说,更在于他的人生智慧:如何以微笑来平衡生命中的轻与重。只有完整阅读他的一生,我们才能理解这位意大利哲人的狡黠与深刻。
福柯是一名 戴面具 的哲学家。他早年求学巴黎,学习心理学、哲学。之后,工作、讲学于瑞典、波兰、德国、突尼斯、巴西、日本、美国。1950年代后期,福柯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年轻知识分子,与戴高乐派交好。1960年代中期,他成为结构主义化身,将自己定位为法国思想时尚界的新星。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他又成为一名左派和社会活动家。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他 悄悄地 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这个法国学术至高荣誉殿堂的讲席。1984年,因感染艾滋病去世。 本书以简洁、清晰可读的叙述,有条不紊地追溯了米歇尔?福柯的生命足迹,揭开了围绕这位辉煌哲学家的许多神话和谣言,促使我们认真思考福柯的每一部著作及其观点,并重新构建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今天的法国的文化、政治和思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