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协和,南湘雅”,湘雅医院到今天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本书是由创办湘雅医学院和湘雅医院的美国医生胡美于1949年撰写的回忆录,书中记载了他于20世纪早期在湖南从事医学工作的种种见闻。 ???胡美医生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学位,受到正规的医学教育,但他并不盲目排斥中医,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看待中医,并对湖南的人民有很深的感情。他在以一个西方医学工作者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叙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医学文化和风俗、社会对疾病的看法、中国入对中西医的态度以及医生一病人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不失为一本视角独特、叙述翔实、生动有趣的回忆录。
早在1920年代,高本汉(1889—1978)就因其在中国方言和语言史领域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而蜚声国际,其成果体现在构拟汉语早期的两个语言阶段:中古汉语(公元600年代)和上古汉语(公元600年前)。这种对古汉语的构拟为高本汉对公元前10世纪初的重要文献进行划时代的文字学研究开辟了道路。对古典文献的诠释、对语法的研究和对词典编纂的贡献,凸显了高本汉高深的造诣和科学的精准。为数不多的几部较为重要的语言科学和文字学著作被译成中文,其中一部分还被译成日文。他凭借雄厚的语言科学功底对中国古代青铜器断代的研究成果,也属于他的科学研究成果。 高本汉没有涉足甲骨文的研究。作为瑞典人文学院的杰出成员,他为促进瑞典人文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高本汉的门生相对较少,但是全世界几代汉学家都尊崇他为学术大师。 马悦然是
《风雨同窗:十九桩刻骨铭心的人生往事》是继《先生之风》、《追忆双亲》、《此生此情》之后,第四部怀念逝者文集,四部书形成一个系列,名为《背影书系》,意象源自朱自清的名篇。逝者渐行渐远,再不抓住他们的只鳞片爪,恐怕连背影也看不到了! 《风雨同窗:十九桩刻骨铭心的人生往事》所怀念的,均为作者人生旅途中最难忘的同行者,那些真实的细节、炽热的情感,执著的追求,往往令人眩目,甚至窒息。 青春是可贵的,理想是值得珍视的,但这还不是本书的主旨。书中的一些人之所以令作者难忘,显然是由于他们的特殊经历,已经成为整个民族历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潮流与点滴》的意思有三层:其一是潮流中之点滴,其二是从潮流看点滴,其三是从点滴看潮流。 书中的篇章,不是文,而是笔。所谓“文”,是有组织有条理的作品。所谓“笔”,是片段的意想,或一时的感触,随手下笔,随笔写成的东西。
《胡适日记全编(四)》是参照了各种版本的《胡适日记》整理而成的胡适1923年至1927年间的日记。因为之前的版本都是阶段性的,本次整理的结果称之为《胡适日记全编》,就是相对于这些阶段性的《胡适日记》而言的。 《胡适日记全编(四)》收集了胡适1923年至1927年间的日记。《胡适日记》记载了胡适先生的社会贡献和人生轨迹,充分展示了胡适这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独特风采。其中有他的读书治学、朋友交往的札记,有他对社会时事的观察和分析、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记录,有他的诗文和往来书信的存稿或摘要;胡适的日记中有不少外文,其中绝大多数是英文,也有极少量的德文和俄文。为了方便一般读者,这里对外文作了必要的翻译。《胡适日记》的内容,涉及中国近代的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内政外交和社会变迁等许多方面,因此,
《胡适日记全编(八)》是参照了各种版本的《胡适日记》整理而成的胡适先生1950年至1062年间的生活日记。因为之前的版本都是阶段性的,本次整理的结果称之为《胡适日记全编》,就是相对于这些阶段性的《胡适日记》而言的。 《胡适日记全编(八)》收集了胡适先生1950年至1062年间的日记。《胡适日记》充分展示了胡适这位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独特风采。本书还特别阐述了胡适晚年的创作思想和生活个性与艺术个性,其中有他的读书治学、朋友交往的札记,有他对社会时事的观察和分析、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记录,有他的诗文和往来书信的存稿或摘要;胡适的日记中有不少外文,其中绝大多数是英文,也有极少量的德文和俄文。为了方便一般读者,这里对外文作了必要的翻译。《胡适日记》的内容,涉及中国近代的思想学术,文化教育,
《胡适日记全编(三)》记录的是胡适在1919至1922年间的杂记。本书是参照了各种版本的《胡适日记》整理而成的。因为之前的版本都是阶段性的,本次整理的结果称之为《胡适日记全编》,就是相对于这些阶段性的《胡适日记》而言的。 《胡适日记全编(三)》收集了胡适的1919年至1922年间的日记。《胡适日记》叙述了作者青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作材料,给文学开路。本集充分展示了胡适这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独特风采。其中有他的读书治学、朋友交往的札记,有他对社会时事的观察和分析、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记录,有他的诗文和往来书信的存稿或摘要;胡适的日记中有不少外文,其中绝大多数是英文,也有极少量的德文和俄文。为了方便一般读者,这里对外文作了必要的翻
既致力于古希腊世界几乎所有重要思想家生平行迹的描述,又试图勾勒出希腊思辩的全息图。由于对古希腊文献的丰富占有和熟悉,使其在上述两方面几乎接近了成功。此外,《名哲(套装上下册)》对希腊精神的还原方式,使我们得以亲近那个逝去的年代。感受希腊的光芒和人性欲求。总之,这部大约成书于古典时代晚期的著作,适时地开列整个古希腊时代的精神遗产清单,留存无比珍贵的文献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已足够配得上它在西方世界获得的荣耀。在经历了如此久的时光和如此多的毁灭之后,这部古典时代的著作几乎毫发无伤地留存于世,我们真要感谢上苍。
《陕北盲说书人》是一本讲述陕北黄土地上最后的盲说书匠故事的书。里面穿插了许多定格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场景的照片。这些照片不可能去改变那些一辈子悲壮、困难和无助的盲人命运,但起码能够让看见这些照片的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年事已高、双目失明的盲人长年奔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游走于村庄之间,为偏远地区的百姓传唱着传统的忠孝节义,以及关于生活的苦涩、欢愉。 《陕北盲说书人》为纸上纪录片在路上系列丛书之一种。它再现了盲说书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场景,而且展示了他们在现代文明逐渐融入和影响寻常百姓生活的进程中,与即将被遗弃的命运的苦苦争斗。全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