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人物传记。汉娜 阿伦特(Hannah Arendt)是她那个时代*天才又*挑衅性的声音之一,也是一位影响力两极分化的政治学家和哲学家,有人称赞她远见卓识,有人谴责她是骗子。她出生在普鲁士,父母都是犹太人。1933年,她逃离了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以批判世界对二战罪恶的反思而闻名。作为一个充满内心矛盾的女人,阿伦特在36岁时才学会用英语写作,然而她的*本书《极权主义的起源》却一手改变了几代美国人和欧洲人看待法西斯主义和种族灭绝的方式。她*著名、也是*争议性《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发了轩然大波,争议持续至今。
钱仲联是著名诗人、词人,更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国学大师,为汉赋、唐宋诗词以及清代诗作这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瑰宝注入新的生命力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王元化先生为之寿序云:吾民族所承受之文化,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贤者多以文学创造为旨归,而传统文学创造之主流,端在诗歌一脉,虞山梦苕庵钱公仲联先生“代诗豪也!” 《诗学霸才钱仲联》侧重在对钱仲联所处人文环境的介绍、钱仲联诗歌创作阐述和钱仲联史学研究介绍三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在诗学研究和诗歌创作方面成绩斐然的钱仲联的全貌。全书结构严谨、分析细腻、评述得当、语言流畅,是一部较好的学术人物传记。
《福柯思想肖像》由刘北成编著,作为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福柯及其著作影响世界学术界甚广。他侧重边缘历史的研究,为西方当代文化的发展重新建立了坐标。其知识考古、系谱学、知识一权力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依旧具有重大的影响。福柯的个人经历也颇值得关注,他与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的政治运动紧密结合,在风云变幻之间勾勒出那段时间法国学界的气象;他的同性恋形象也使他迥异于其他学人。《福柯思想肖像》取精用宏,叙事生动,为中国读者了解福柯打开了一扇大门。
“中央大学”1968年迁至现在校址,经过全校教职员生的努力,尤其是在刘兆汉校长任期中蓬勃发展,成为一所教研并重的研究型大学,尔后的刘全生校长推动重视大一,以及接任之李罗权校长重视学术拔尖,以及推动核心通识,使中大已成为台湾重视大学教学且研究成效卓越之重要研究型大学。 “中央大学”为了感念罗校长的贡献与风范,在1986年创立管理学院时,在这栋全校的教学大楼上,以罗校长的号——志希为名,取名“志希馆”,以资纪念;由此很可看出全体师生对他的景仰与怀念。 罗家伦在抗战艰苦的时期,前后担任中大校长十年,功在中华民族,培养了无数人才,贡献既多且大。其中为大家公认的功业,就是在日军轰炸的残破校园中,仍然雄赳赳、气昂昂的发表了十六次讲演,激励民心士气奋发图强,后来集成《新人生观》,成为全民共同抗
本书是近代以来十六位有血性、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合传。他们多生活于乱世民国,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但他们身上有着知识分子共有的高贵品质:血性与良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饯行时代的使命,奏鸣着一曲曲时代的强音。
古文其实很好学 作者:王翔著 上市时间: 2021年3月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书号:978-7-5722-1006-8 产品线:教辅 是否精装:(否) 是否系列书:(否) 定价:45.00元 开本:16 成品尺寸:166*235 印张:17 印刷工艺: 覆膜 CIP分类:文言文-中学-教学参考资料 G634.303 作者简介: 王翔,青年学者,语文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在读教育博士,现就职于北师大二附中。全国中学语文界的传奇人物,思维语文创立者,开创思辨古文、思辨古诗、思辨读写等多种课程及学习法。 首位登上《百家讲坛》《百家说故事》《文史大讲堂》等央视栏目的中学语文教师,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文化、教育节目嘉
本书包含周汝昌先生所存顾随先生之全部书信。书信文字优美、流畅,本身即可作美文阅读;内容涉及其生平事迹不少,是研究顾随先生生平绝佳的第一手资料;论及红学及诗、词,汇集点滴,亦可领略其为文(学)论学精要之一斑。
钱钟书与杨绛夫妇都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他们做到了“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做到了珠联璧合,相濡以沫,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在平凡中品尝幸福。本书再现了这对文坛伉俪几十年生活、爱情与创作的全貌,向我们诠释了二老的前尘往事。
《岁月情怀》以个人真实的经历为蓝本,运用平实生动的叙事手法,从追寻中外检察渊源入手,用鲜活的语言讲述了作者父亲与其自身成长的真实故事,融思想、工作、学术、文学、家庭五位一体,展现了父亲与我的童年、故乡、知识、职业、梦想的人生世界,《岁月情怀》从作者刘建家庭二代人背后解读时代变局,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研究性传记。
陆费逵,字泊鸿,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和爱国出版家,中华书局的创办人,曾经为传播和积累文化科学知识,发挥过重要作用。本书共分三部分:一、二部分是纪念和研究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第三部分是“陆费逵著作选载”,收有二十八篇文章,表达了他的教育与出版学术思想,本书是研究陆费逵生平事迹之重要著作。
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绕不开的人物。他是著名爱国教育家、体育和社会活动家,创办了包括大学、中学、女子中学和小学在内的南开系列学府,培养了周恩来、梅贻琦、陈省身、曹禺为代表的一批人才,成为中国现代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他又是西南联大的领导人之一,终生为中国教育“本土化”作出了捉有成就的探索。他对中国教育充满无限愿景:希望世界史中有一章日“新中国之觉悟无崛起”。追溯张伯苓颠簸踯躅、富有传奇的风雨人生,纵览他那永不颓悲、执著无悔的教育历程,缅怀他那丰富的教育实践,深邃的教育思考,重新解读他在教育上恪守不二的道德追求,不由让人由衷地敬佩张伯苓的奉献情怀和开拓精神。 本书作者梁吉生为南开大学教授,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从事张伯苓研究,出版著作十余部。
本书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入学者柳鸣九先生年届古稀所写的20余篇回忆性传记散文。作者沿用人们有时将中国社科院比喻为“翰林院”的说法,分别记叙了自己从年轻学子到学界领军人物的几十年风雨岁月里,在“翰林院”内外与李健吾、朱光潜、钱钟书、杨绛、冯至、卞之琳、郭麟阁、吴达元、徐继增,以及马寅初、梁宗岱、何其芳、陈占元、闻家驷、吕同六等人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些人中既有作者的师辈,也有作者的同辈,他们都是中国的文化学者,有的甚至是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柳鸣九先生将几十年观察和感悟所得发而为文,机锋照人,文笔洒脱,生动、悠然地再现了名士风流的一个个精彩瞬间。他从学术的、文化的、历史的视角写出了大师们独特的风貌、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贡献,感恩与敬仰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为中国人文知识
本书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北京大学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校友的怀念文字,这些校友来自经济与法律各系,除此之外还有国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朋友。更难得的是,纪念文集还收录了陆卓明教授的生前好友林叔平、胡亚东等前辈的纪念文字。 这些文字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陆卓明教授的学问与人格风范。
这是一幅幅王国维学问人生真实而生动可感的剪影。踏寻着这一帧帧立体而可追慕的册页,一个丰满而飘动的王国维就蔼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了。在这个生活剪影的背后,是学术大师王国维对学问事业矢志如一的执著追求,是对人生境界如醉如痴的反复叩问…… 本书还使用了不少插图,有一部分是笔者自己藏书的书影,还有一部分使用了他人的书影与图幅。
哲学大师冯友兰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崇高的学术地位受到学界和世人的景仰与关注,而在女儿宗璞眼中,冯友兰先生既是哲学大师,又是一位慈父,她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具体生动的故事,向读者讲述了冯友兰先生对于人生、学术、友情、亲情的态度,以及细致入微的言传身教和让她终生受益的人生感悟,从一个亲人的视角来解读一位不平凡的哲学大师,今天读来倍觉温馨和感动。向人们展现了一位亲切和蔼、充满情怀与的哲学大师的另一面。